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 大願法師講述

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 大願法師講述

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五

[日期:2010-08-15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大願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五

各位諸山長老、各位護法居士,今天我們又見面了。

飲酒亂性五戒墮

我們前集說到五戒的飲酒戒,不管是根本佛教或是後期的佛教(大乘或小乘佛教),其實大乘和小乘,是因為部派佛教才開始分為大乘、小乘佛教,部派佛教以前,根本沒有所謂小乘和大乘的區別,都是大乘,但是,不管大乘或小乘都必須持守五戒中的「飲酒戒」,佛教自五戒乃至大乘菩薩戒,都必須有這條戒酒的規範,因為佛教重視智慧解脫,並不是重視創造修功德而解脫,也不是重視你持守修苦行而解脫,重視在中道智慧解脫,五戒之中飲酒戒屬於遮戒,因為酒的本身是沒有罪惡,很多人認為酒是米做的,酒不是葷。為什麼不能飲酒呢?因為酒可以讓你亂性,為了飲酒而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很多,家庭破裂、社會不安等等,都是飲酒亂性所引起。喝酒時第一杯是人在喝酒,第二杯就變成酒在喝人啦!迷迷糊糊一直醉下去。酒本身當然不是什麼罪惡,但是飲酒亂性會導致你惹出了罪惡,所以酒是一種遮戒,為了遮止飲酒亂性造成其他的錯,為了避免犯罪,所以我們必須要制飲酒戒,佛教不准飲酒的動機是在這裏,飲酒雖然不是犯罪,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,在經律中有流傳一個故事,在迦葉波佛時,聽說有一位五戒的信士,一向持戒很清淨,有一天從外面回來,因為他很渴,那時有一種酒,沒有顏色,也沒有什麼酒味,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,因為他口渴以為這杯酒就是水,哇!很渴就把它喝下去了。因為他很渴的關係,所以,一口就將桌上這杯酒當做白開水把它喝完,但是喝到肚子裏沒有多久,酒開始在肚子裏作怪,哇!嘰哩咕嚕酒性開始發作起來了,當酒性發作起來時,由於酒精的刺激,神經系統起了興奮,茫茫渺渺失去理性,產生一股衝動。沒有理性傾向,失去理智的控制,導致連續犯了很多的大戒,犯了什麼戒呢?第一就是在他無法控制理智飲酒亂性時,看到隔壁有一隻鴨(有說鴨、也有說雞,都不要管,就有一隻屬於這種家畜)從隔壁走過來,走過他家,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,便把那只鴨抓來,把它殺了,煮熟了吃它。隔壁鄰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鴨沒有回來就去找,到隔鄰受五戒信士家去問說:「哎呀!我的一隻鴨今晚怎麼沒有看到,是不是跑到你們這裏了?」這位誤飲水色酒的五戒信土,因為酒精的刺激使他產生了沖動、興奮,所以見到隔壁太太來找鴨又起了欲念的淫心,在衝動之下把她強暴了,這強暴是邪淫。事後隔壁太太將事情說出來,很多的鄰居便合力將這個人抓起來,把他送去官府治罪,到了官府時因為他還在酒醉便開始打大妄語,不承認他有偷鴨,也不承認他有強暴她的罪行,都不承認,這位五戒的信士,只因為誤喝了一碗酒,竟然連續犯了五戒,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,他怎麼犯了五戒呢?只因誤喝了酒,導致飲酒亂性、竊盜,抓別人的鴨,殺生、殺鴨,邪淫強暴人,又妄語,所以,只為了喝水而誤飲酒就造成了這麼大的罪業,各位可知喝酒的問題是相當大,雖然喝酒本身並不是什麼犯罪,但飲酒之後亂性,可使你造罪,這是事實,所以佛陀才制戒不飲酒。

現在社會因為喝酒亂性而犯罪的人,不知有多少,因為喝酒破壞家庭而產生了很大的悲劇,所以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應該戒酒,不論你有受戒或沒有受戒,對於這個酒戒我們不可以不謹慎,因為飲酒會產生社會的不安,因飲酒亂性而產生家庭破裂的個案很多,怎麼說也說不完。佛陀時代也有一個名叫莎伽陀的阿羅漢,他已經達到了脫生死,他對世間貪、瞋、癡、無明均止息了,聽說他的神力可以降服毒龍,有一次,在他乞食時有人故意用一碗白色酒來供養莎伽陀,莎伽陀不知道,認為是水而把它喝下去,不久托缽完後要走回精舍途中,已經酒醉躺在那裏了,醉倒了,佛陀看到之後,藉這個機會便對他的弟子開示,因為佛陀當時制戒乃是應緣所制,很多是因僧伽裏犯什麼戒,這條戒會影響大眾生活,那麼他發現了,便立即制定,然後佛陀藉著這個機會開示告誡弟子說:這莎伽陀他以前可以降服毒龍,現在呢?簡單說連一隻螞蟻、癩蛤蟆都不能降服了。由以上兩個個案來看飲酒的過患,我們就應該瞭解不可對飲酒不慎重,飲酒最重要的是怕你飲酒亂性,但是有很多人他會說一句什麼呢?「啊!我這個酒量海量喝酒不會醉啦!」這種人最會醉,認為自己最有本事的人,往往最會失誤,若謹慎的人就不會,所以很多在家居士在事業上必須要應酬,對酒的問題憑良心講實在很難,但是,切記!一定要謹慎不可亂性,最好不要喝,沒有辦法者應該要注意千萬不要飲酒亂性。什麼叫做酒呢?在四分律中有說:酒者木酒(用果汁做的叫做木酒)、粳米酒、餘米酒、大麥酒等等,反正有很多辦法做出酒來,有產生酒精讓你喝下去會亂性者,我們都解釋為酒。那麼如何算是犯飲酒戒呢?在四分律中有說,酒色、酒香、酒味,不應飲、不能吃,在十誦律中也有說:飲酢酒、甜酒、若麴、若糟,一切能醉人者,每一口都是犯婆羅夷罪,婆羅夷罪是墮的意思。佛教重視智慧解脫,你喝酒亂性,頭腦不會清楚,何況說修行呢?世間事做不好,更別說修行?所以就是墮的意思,不管怎麼做,只要你喝下去可以使你亂性、刺激,這種都是犯婆羅夷罪墮的意思,若單獨作酒色,沒有酒香,沒有味道,看起來應該沒有酒香已經沒有味了,讓你喝了不會醉,飲者不犯,所以這一條的意思是要我們瞭解重點在酒醉、亂性的過患,若但作酒色,無酒香、無酒味,不能醉人,飲者無罪,四分律中也有說:以酒為藥,這是不犯,像今天我們身體需要,必須要用酒來做藥,那你喝了也無犯,所以假使你肉體生痔瘡、生瘡、生一些皮膚病或者受傷必須要用酒者,你用酒也無罪,所以有很多開緣的地方,我們濃縮起來,是要瞭解佛陀制戒的精神所在,並不是被戒綁得死死的,否則說一大堆理論做不到,還使人起煩惱,對人沒有幫助,反而讓人起煩惱,終歸一天放棄,為什麼放棄呢?哎!反正難試我就放棄了。因此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持守戒的精神,和瞭解佛陀所制酒戒的重點是不超越道德的行為,因為你超越道德行為就是犯戒,做事不能違背道德,道德規範也就是戒,這我們一定要知道,佛教是重視實踐,以理論來幫助實踐,無法實踐的理論對我們沒有幫助,但是不要別人可以做,我們卻無法實踐,這樣就不對了,五戒的內容就講到這裏。

五戒十善與沙彌十戒

通常有很多人,都會將五戒和十善分別來解釋,區分為有一個五戒和有一個十善,也有將十善稱為十戒,十種戒,但是在佛陀戒律之中,並沒有將十善列為一個戒品,如果說受十戒者,一定是指沙彌十戒,什麼是沙彌呢?就是說你剃度要學出家人,包括年齡未到的,全在未受戒之前一定要守沙彌十戒,這沙彌戒建立好,教界裏僧伽的質就高,不過現在有很多人住不到三天就想剃度出家,不要說沙彌戒,連出家的意思他也不知道,出家的意思他真的不知道呀!不知道出家的動機是什麼,來寺院看到:哇!出家人大家都穿一件僧服,看他剃一個光頭,別人都叫他師父,讓你看到後感覺很莊嚴,產生好奇心,要不然就是在社會上暫時看不開、壓力大,或是對社會生活感到格格不入有不平衡的心態,當他(她)來到寺院,看到寺院環境很好,大家都滿臉的微笑。嗯!他認為這生活很好,那麼就出家了,這種對佛教質的提升並無幫助,佛教的僧伽要受人尊重,必須重視質的提升,而非重視量的增加。當然質好、量好這是最好,只求量不求質,對佛教是沒有好處的,若僧伽的質都良好,那麼任何人看到我們就會尊重,若僧伽的質不好,雖然有很多的出家人,但這還是害了佛教,害了社會,坦白說是這樣。所以,沙彌十戒相當的重要,沙彌十戒建立好以後,他要受比丘戒(比丘尼戒)是不難的事,也可以說像一棵樹沒有把它的根照顧強壯,颱風來一下就倒了,若是你把樹根照顧得很強壯,那就「不怕樹尾刮颱風」,所以沙彌十戒是很好的,當初我有一個構想,想要來開一個沙彌學院,也就是不管社會任何人,只要他們對出家有興趣,就可以來讀這沙彌學院(這當時也是圓光佛學院性運法師,包括南普陀一些法師聽說我要辦佛學院,所以建議說是不是可以來興辦一個沙彌學院)。我當初想,這沙彌學院,也就是說只要僧伽的基礎建立好,不論到哪里都不用怕他怎樣,基礎建立不好,僧伽的素質則會很差,所以沙彌十戒,就是平常我們說的十戒,但沙彌十戒的內容,與十善有不同的地方,那麼沙彌十戒就順便介紹:第一不殺生、第二不偷盜、第三不非梵行,就是不淫,五戒在這個地方是不邪淫,但是沙彌戒在這裏叫你不淫,斷淫戒這裏不一樣,第四不妄語、第五當然不可以飲酒,沙彌十戒前面五條和五戒一樣,不同的一項是五戒是不可邪淫,因為五戒針對在家居士,所以佛陀制定不可邪淫,但是沙彌十戒有斷淫欲,這是不同的地方,第六不著香花鬘,不香油塗身,不要說出家了還掛了一大堆叮叮噹當的東西,這後面會說到,在八關齋戒的地方會說到,第七不歌舞倡伎,不故往觀聽,第八不坐臥高廣大床,第九不非時食,這像受八關齋戒一樣,跟八關齋戒一樣了,但和八關齋戒分開講,最後一條就是不捉持,就是不拿金銀財寶,這條戒是當時在佛陀時代制定的,但這一條戒現在難以適用,如果說出家人不能去拿財寶不能拿錢,當然這戒律是很好,像印度,或像泰國根本佛教裏,有很多出家人出門,就有一個在家居士會給他買車票坐車,但是他們佛教國家坐車不用錢,在我們這裏坐車一定要錢,出門若沒有帶錢,像我在山上,如果要走去蓮華精舍,或走去妙音精舍就需要好幾天,所以必須要開車,開車必須要有汽油錢,而且出去要吃飯,都需要錢,因此這一條當時佛陀制定的戒,到了現在是很難來持守。

那麼十善的內容是不一樣哦!第一不殺生、第二不偷盜、第三不邪淫,不一樣就是在這裏,所以和沙彌十戒裏的不淫,不一樣,第四不能妄語這都一樣,第五不兩舌,第六不惡口,這會說到,第七不綺語,第八離貪欲,第九離瞋恨,第十離邪見,邪見就是癡,其實這十善它是包含在五戒中間,也可說五戒裏包含十善,怎麼說呢?我們以上所說的十善,它都包含在五戒裏,將五戒拓展解釋就是十善了,也就是五戒包含了十善,就是這樣。所以五戒十善通常都是連在一起說的,十善實在是五戒分化只是細說得比較清楚而已,離開五戒就無法說十善了,也就是說離開了五戒就沒有十善。比如說:不綺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,這都是從不妄語中細分出來的,所以修五戒十善就能得到人天的果報,也可說五戒十善能感招人天果報,前面在說妄語戒時有說,妄語戒包含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若說五戒就具足十善,這是正確的,也就是說五戒具足十善了,所以五戒來配十善的情形,第一就是不殺生、第二不偷盜、第三不邪淫、第四不妄語。妄語裏包含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綺語,第五不飲酒,不飲酒包含什麼呢?因為飲酒就容易亂性,你若不飲酒不亂性,就遠離貪欲、瞋恨和離邪見,所以五戒能說成十善,十善也是五戒的細分。因此五戒包含十善,具足十善戒也就是持守五戒清淨,就是具足十善清淨了。

功德導引入門 隨分證、隨分得

那麼受持五戒有什麼功德呢?說到功德,有很多人會說唉呀!時常都在說功德,其實佛教是重視涅槃究竟解脫的價值,並不是重視功德的價值,凡是應該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的一切,都是佛教徒必須要去力行的戒律,為何還要落入個功德,是不是這樣呢?當然佛教它是講三輪體空,做善事的人,所做善事的物件,包括所做的方法,全部都不可以去執著,簡單說也沒有所謂的功德,因為你心有想修功德,那麼你會感召人天果報,但是佛教重點是在涅槃究竟解脫,並不是在功德價值的觀念,我們應該知道,這是我們應該去做的,也是我們的責任,何況我們既然有經濟力量,多做一些利益別人的事,並沒有什麼,回饋社會嘛!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有相當的因緣關係,這在以後還會說到,現在我們不要離題太遠。我們應該知道,去做一切我們應該做的事,這也是自己的責任,不應該有求功德的心態,這種持戒行善精神,才是真正學佛,才是真正的目標,所以行一切戒律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應該是沒有執著在功德,但是話又說回來,在我們初學凡夫來講,修行有次第,要做到這樣的功夫,並不是那麼簡單,一開始若跟你說沒有功德,就有人會將它變成斷滅,反而變成斷滅法,像很多人不瞭解佛法,我說覺性隨五蘊生滅,那麼他認為這是斷滅法,他們再創造了有一個覺性不變,有個覺性不變存在等等,若是覺性不隨五蘊生滅時,那就不用修行了,修行要做什麼?修行是要離苦的,記清楚!修行不是要落入神格化的,我們這肉體的五蘊有覺性沒錯,但是五蘊消滅後覺性也隨著消滅,這是五蘊覺性消滅而已,若是認為還有自性的覺性沒有生滅,那麼請問這種因緣如何來?自性的覺性因緣如何來?所以這是違背佛陀所說的「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」說,如果認為自性的覺性沒有生滅,那麼根本他的出家或是修行學佛動機,並不是為了離苦,這種誤認為另外還有一個清淨地方的觀念,並不是離苦的修行,有很多人抱持著這種觀念,事實上要悟緣起甚深法真的比較難,這是難免的,所以修行不是那麼簡單,只有這地方就很難了,何況說修行有很多次第,剛初入門的凡夫你叫他修卻說沒有功德是不可能的,告訴他布施沒有功德,幫忙別人也沒有功德,他不可能來修,所以凡是任何事情都有次第,學佛也是一樣都有次第,世間學問也是一樣都有次第,將有功德的觀念慢慢引導進入達到三輪體空,這是一個次第的過程,這都是一種修行層次,修行過程我們不可說沒有,也不可說不對,由修持三皈戒來做入門修持五戒的準備,以後依次第進入五戒、十善、八關齋戒,甚至菩薩戒,都有一層一層的次第。並不是說你沒有經過這一層一層的次第,就不能修戒,就不能夠瞭解修行,當然你可以不用經過這次第完全做到好,這是最好的,但是這已經是果地的人了,既然是解脫果地的人也就不需要說什麼戒了,他的心不管什麼時候都不用持戒,不用說戒,自然他就是按照戒律去行持了。這個戒是有層次,修行也有層次,從持守戒律一層一層的引導,藉由一層一層的引導由淺入深,這樣大家才有辦法,才能接受,所以從出發點的心態去瞭解,我們也就不可以否認這是沒有功德的,但是只要慢慢體證到佛法的意旨,當然你就可瞭解,所有功德非功德的心態在哪里。

若是我們持守戒律,在持戒當中再產生個出離的心,出離什麼心呢?是出你貪瞋癡煩惱等等的心,執著等等的心,因此可以證得涅槃,也就是說我們本身,從初地慢慢到果地都是個過程,佛教重視持戒,做我們究竟解脫涅槃的資糧,並不是持戒就能得到解脫,這樣佛陀只說戒就好了,不用再叫我們生出智慧,不可以認為持戒就可以得解脫,持戒是你解脫的資糧,解脫的助緣,不能沒有戒,也不能沒有定,我曾聽說:持戒修定是傻子,真正先修智慧再來持戒,修智慧以後,你的定和慧自然而然就生出來了。這種本末倒置的說法,到底他是根據什麼來說我都不知道。大概書看太多,沒有實踐,也沒有次第,頭腦迷糊了才亂說一場,你沒有持戒心不安,心不安定如何來開智慧,提心吊膽每天都煩惱。佛教重視消滅你的煩惱,止息你的煩惱,達到究竟沒有煩惱,並不是你沒有經過持戒,你的心會安,每天吃飽了,做壞事情你的心會安嗎?危險喲,稍為動一下,看到一個人眼睛一直看著你就怕了,心想:「是不是我昨天做壞事他有看到,我昨天做壞事情他知道?」那時你的心就會蹦蹦跳了,不見得說你有定,不見得那時你會攝心,不可能,你看報紙在報導,很多哦!年青逞強等到做違犯大事情要把他槍決之前,他不可能有多麼英雄,那時兩腳都軟了不會走了。所以人平常都喜歡賭一口氣,那一口氣值多少錢?能夠好好的來持守戒律,就是最大的自由,也是最大的根本,也是最大福德,所以剛入門的人對福德,我們不可以把它否認掉。如把它否認掉,往往就架空,如果來持五戒只求人天的福報,或是持戒力量比較薄弱的人平常會被環境影響,意志比較不堅強的人,也可以因此不必來墮入三途苦,意思是說我們能來持守五戒和十善,但是你若無法將五戒十善持守得圓滿,至少我們持守一、二、三條,隨分持、隨分得,至少也這樣呀!你都不去持,你就沒有機會了,隨分持,隨分得,以後你的果報就隨分受。這麼好的事,大家最好積極來隨分持,最好能持到圓滿,即使不能圓滿,以你的力量和在你工作當中隨分得、隨分持。無法持戒的人,他就是因為不瞭解持戒的好處,也正因我們能隨分持,至少我們不會墮入三途苦,若是持戒種子因緣成熟,再更進一步,進而繼續超越三界,如果五戒不能每條持守沒有關係,持一條有一條的功德,至少以後可以保住你的人身,不要死後落進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要學佛的機會就難了,是不是這樣呢?所以現在我們有正見的種子,假使你這一世能學到解脫最好,不能解脫由你的業力輪迴演變產生來世,你一定比別人更好,至少你能保住人身,不用墮落三途苦,持戒那麼好,所以持戒至少可以決定你捨此一身之後的人天境界高低,和你以後來出生人間的好壞。瞭解這種叫做業力的輪轉,業力的輪回,我們生死的輪迴,現在和以後都不出自己,由於自做自受而產生,沒有人可以給你的,也沒有別人操縱你,也沒有別人替你承擔,都是由自己的行為感召一切苦樂,都由一切行為感召一切來世的好壞,當然我們修行不要想修來世,這是最好,因為你想有來世,你就想求生、求存、求再生就落入靈魂種子裏,可是我們假設努力用功精進不能達到這境界,我們還是有持一分一分的功德,持二分二分的功德,持三分三分的功德,以後來世的好壞,是你現在所做的一切行為。所以我時常開示,我們認真做事,認真持戒,認真修行,千萬不要為以後鋪路,假如你只想要為以後鋪路,現在沒有認真腳踏實地,那麼這都無法為以後鋪路,都空說而已,也就是說我們未來的好壞,完全是依現在持五戒清淨多少而定,因為正報若好,依報當然就好,比如說我現在握個拳頭,往桌上打多大力,當然我的手就有多痛,打大就大痛,打小就小痛,一定的道理呀!所以,凡事都依自己的行為所感召,現在痛苦的輪迴包括以後生死的輪迴,全都由自己的業力牽引故,所以能持戒多少,我們儘量持多少,最好能持清淨,不能持守清淨就認真去持守多少就算多少,這都沒有讓人佔便宜,也不是佛祖得去,也沒有什麼人得去,我們自修自感受、自修自體證,不用等到時間到叫天叫地抱怨也沒有用。

持戒為悟道的資糧

佛教持戒的目標,並不是求死後升天,或是求來世的享受,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,精神集中,當你精神集中就觀察思惟,觀照思惟身心的變化,來悟證緣起甚深法,來消除你的貪、瞋、癡,止息一切生死煩惱的大苦集,重點在這裏。從佛教的觀點來看,升天雖然是好,但是升天不如人間,怎麼說升天不如人間?因為天上也有它的壽命,福報享盡之後,他又必須墮入三途苦,怎麼說?我講一個故事,把它當作故事,有時不講一些故事,大家會感到很無聊,反正在因地當中,必須要說一些來做參考,印順導師說一句「正直捨方便」,只要方便不引導別人走不好的,所以我勉強說一些故事,這個在律中有記載,目犍連尊者,他有一個在家的弟子,這位在家弟子叫耆婆,是印度當時最有名的醫生,很能幹,但是他皈依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,這個耆婆自從皈依三寶後,免費為僧伽看病,治病不用錢,他這種發心的功德,慢慢的累積,累積到有一天,耆婆死去了,肉體已經壞去,並不是他做醫生就不會病死,他也是會死的,這因緣和合的東西會生、老、病、死,佛陀也是會,有的人會說呀!出家人不會生病,開悟的人不會生病。佛陀也會生病,佛陀也有病呀!大家也有病呀!因緣和合的肉體,誰說沒有生病,有很多人說:「開悟的人就不會生病呀!」誰說不會生病哦!會死去呀!所以生、老、病、死是自然的事,任何人都不能左右的,只是你心裏生老病死的痛苦會解除而已,這肉體的生老病死大家都會經過,生老病死有二項,一項就是身體的生老病死,一項是你心裏的生老病死,而你心裏的生老病死能用佛法來消除,但肉體的生老病死是沒有辦法用佛法來消除的,所以耆婆死後聽說感召去天上三十三天,有一天目犍連他也有一個弟子,怎樣呢?生了一種怪病,醫不好。那麼目犍連那時想生病既然醫不好,當時醫術很好的耆婆已經不在了,是不是來找耆婆問看看這種到底是什麼病呢?聽說他用他的神通去三十三天找耆婆,那時剛好看到三十三天裏面的天人,每天自由的享受,開著他們天上的工具,都要去樂園玩,看到目犍連都不理,也沒有半個人理他,由此體會天人的福報是不錯的,後來耆婆看到目犍連,也沒有停下來,只用手比一下而已,又享受去了,看到這裏以後,目犍連就去追他,就問耆婆說:「奇怪哦!你見到我為何沒有停車呢?也沒有停下跟我打個招呼呢?」耆婆回答說:「哎呀!我們來天上生活享受最要緊啦!因為生活太好了,身不由己,不能自主呀!」並且說:「我已經算是最好的了,我還舉個手跟你打個招呼,你看其他人看到你,連理你也沒有。」哇!事情大了,這個故事不論是事實,或是假的,還是一種啟示都好,也就是說生在天上的人,他沈迷在欲樂的享受中,那麼就會忘記了苦,不知道苦,所以說,天人享樂不知苦,難學佛,地獄極苦難悟道,難悟出佛道,所以從耆婆的故事裏就可以瞭解去天上到底要如何修行呢?何況天人有他的福報,去到那地方沒多久,已經忘記三寶了,他忘記苦也忘記三寶了,這個故事,說明天人享受而忘記了修行,那麼等到天上的福報享盡後,像存在銀行的錢你拼命把它花完了,再要去銀行領錢不可能給你,借錢還要擔保且生利息,不可能你銀行的錢領完了,銀行還讓你領,也就是說你在天上的壽命終了還是要墮落下來。

所以五戒的功德可依各人的志願,但是佛教對持五戒的功德,只是增長我們悟道的資糧而已,千萬不要誤解我修持五戒有功德,就是能解脫的,並不是這樣,持五戒的功德是增長你悟道的資糧,這句千萬要記清楚,也千萬不要來修行後想要去什麼地方享受,人間最好修行,人間有苦,你才瞭解要出離苦,所以佛陀說苦集滅道,你沒有苦,怎麼去悟道,怎樣想去離苦呢?學佛就是要離苦,沒有其他所求,離一切苦,一切苦全部離開,你就涅槃了,學佛是涅槃最高,涅槃以後沒有,涅槃以後還有東西那就不是涅槃了,在回歸自然裏有說很多。雖然持戒是依各人志願,不能勉強你去持戒,像社會的法律,法律叫你不要去做的事情,你犯了法律後將你捉去關,然而佛教卻不是,它是自由的,你持不持是你的事,不持是你自己去受苦呀!你要持就不會受苦了,你就自由了,所以持戒本身就是自由,沒有持戒就沒有自由,而且佛教持戒最大自標,是在增長悟道的資源,也跟其他的宗教完全不一樣,其他的宗教都想要求天,求去天上,求去另外一個地方,何況現在持五戒的人,他當下得到家中的和樂,得人緣,子女孝順,因為上正下就正,上歪下就歪,以身做則,這種家庭讓人看起來整個氣氛就不同,包括可得到眾人的因緣,走到哪里,就讓人讚歎敬愛,你說的話讓人喜歡聽。那麼你說話不符合道理,嘴裏說沒有這樣做,或許別人比較不會聽,但也可以減少很多沒有必要的麻煩、是非等等,內心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得到安靜,所以持守五戒的好處很大,從我們持守五戒的功德力,可以來親近善知識,就是說你來持守五戒,慢慢福德善根因緣增長,你就會親近到正見的善知識,正信的善知識,然後你可以聞到他所說的正法,然後思惟、修行、悟道,這必須有個次第,悟道後,按照悟道的過程來修道實證,走入涅槃,斷滅一切憂悲苦惱,免受長期生死輪迴痛苦的壓迫,止息了生死輪迴,所以這有個次第,希望各位一定要知道,持戒就是增長我們悟道的資糧,很多人說持戒會解脫,我敢說只有持戒沒有運用智慧思惟教義是不會解脫的。依據經典所說:每持一條清淨戒,就有二十五位善神隨身保護,也就是說你有持一條戒,那麼就有戒神跟著保護你,當然,這樣說對很多初入門的人,比較會用功修行,所以可以運用很多方便法引導,但是不要太離譜了。若是持五戒清淨者,就怎樣呢?每一條戒聽說有五位善神隨身跟著保護你,你若能持五戒,五五就二十五了,有二十五位善神保護著你,當你出門一些善神把你保護著,其實要保護是要靠你自己時時刻刻生活謹慎,做事謹慎,要不然的話有這麼多神在保護,開車時眼睛閉起來,要保護到那裏去呢?若我都不用去賺錢,只坐在那裏等神的保護,肚子就餓死了,經營事業神在保護我啦!那麼你的事業就倒下去了,所以真正要靠自己,以自己本身的正見確實認清當下,認真經營事業,這樣才是真正的大保護,會這樣說的原因是為引導一些初學者,引導一些求功德及平常信外道、神界的人,慢慢引導他們走進佛教的方便法,所以聽說這二十五善神都會跟隨你的出入,照顧你的起居生活,讓你逢凶化吉,現在社會很多人要改運,那麼要改運時你就不用改了嘛!時常要去改運是浪費錢的,你本身來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了,這麼好,那我要來持戒,持戒有那麼多神保護我呀!就是在改運了,來庇佑我們逢凶化吉。時間已經到了,我們下星期再來介紹持守五戒還沒有說完的地方,感恩諸位,祝福各位都逢凶化吉,祝福各位時時刻刻持戒清淨得安樂,再見!

大願語錄:

柔和忍辱,無有窮盡,相反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。若能忍一分,便有一分的成就。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自序 第2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一
第3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二 第4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三
第5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四 第6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五
第7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六 第8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七
第9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持(戒篇):之八 第10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九
第11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十 第12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十一
第13頁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:之十二 第14頁: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