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中國佛教人物 呂徵等著

中國佛教人物 呂徵等著

七三 阿底峽(982—1051,一說980—1052)

[日期:2010-08-12] 來源:轉載  作者:呂徵等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七三 阿底峽(982—1051,一說980—1052)

阿底峽,是中國西藏地區在朗達瑪王滅法之後,復興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。他是社護羅國(即今孟加拉國)人。他的父親就是當地的國王,名叫善祥;他的母親名叫吉祥光。這位國王有三個兒子,長子叫蓮花藏,次子叫月藏,幼子叫吉藏。長子繼承王位。次子月藏當受具足戒之後,取名吉祥燃燈智,也就是阿底峽尊者(阿底峽是人們對他的一個尊稱。後人對這個稱呼的解釋很多,但多不可置信。據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字詁》引宗喀巴和《迦當教法史》的說法,是有「卓越,優勝」等義,由此推測,這個名稱當係由梵語轉來)。

他幼年很聰穎。十歲以內,學會醫方、工巧、文學等,並常時皈依三寶,守持齋戒,對於佛法的信仰和修持,都有明顯的表現。十一歲的時候,他對宮中的寶車彩女等繁華享用起厭離想,便到山林去參見佛教出家人勝敵婆羅門。起初王子故意示現驕慢,自稱是當地主人。勝敵說,「我已超出人群,沒有主子也沒有奴隸」。說完這些話,王子供上弓箭寶劍,表示渴望出離,企求攝受。勝敵最後指示他到那爛陀寺,使他尋求菩提賢論師。王子到了那爛陀,拜見菩提賢論師以後,菩提賢又指他去參見那爛陀寺北面的明杜鵑菩薩。他見了明杜鵑菩薩之後,又被指示往見黑山之南的阿縛都帝巴。經過阿縛都帝巴的開示之後,王子回到本國,請求父母許可他離開家庭,父母無可奈何,就暫時答應了他。於是他又到阿縛都帝巴那裏,恭敬供養,企求教授。阿縛都帝巴傳給他發心法之後,又指點他到黑山寺去親近大瑜伽師羅侯羅笈多伐折羅,在那裏,他受了歡喜金剛灌頂。此後,先到王宮向父母訣別,再到阿縛都帝巴處修難行,學中觀,獲得月稱一派的中觀見。二十一歲之內,內外聲明、因明之學完全學會。在與其他宗教信徒的辯論中得到勝利。二十九歲時,在金剛座末底寺從持律上座戒護論師出家。他從論師學習了兩年論藏。到了三十歲,他已遍學四部(大眾、上座、正量、一切有部)的三藏教典,通達各派的持戒行法。他曾長久住在毗訖羅摩尸羅寺,主要依止那羅巴。又曾從飛行寺法護學《毗婆娑論》十二年。尊者不但精通了佛教學術,對於當時的其他學派:如正理派、數論派、勝論派、瑜伽派的根本經典都能通曉。

他不但在印度大陸上研習大法,為了求法的緣故,也曾三度入海。當時金洲(據說即今蘇門答臘)有一位大法師法稱,或稱法護,一般稱為金洲大師,學識淵博,名馳遠近。阿底峽對他極為崇敬,於是決意參拜依止,與一百二十五位弟子入海,乘船航行了十三個月,才到達金洲。金洲大師給予熱忱的歡迎,以後十二年中,尊者與大師共同起居,學得一切大乘佛法。特別注意學習的是《現觀莊嚴》一切教授,和《集菩薩學論》、《入菩薩行論》等不共教授。此外,以清淨增上意樂修自他換菩提心的不共教授,也是從金洲大師獲得。學成之後,與贍部洲的商人結伴回到印度,那時他年四十四歲。

當時印度有四大寺,即是:那爛陀、飛行寺、金剛座和毗訖羅摩尸羅寺。他回國之後,先住在金剛座寺,其後因為護法王迎請,在毗訖羅摩尸羅寺駐錫。由於他卓越的才學和聲望,成為該寺的首要人物。當時這個寺院的前面,右邊畫著龍樹論師的像,左邊畫著他的像,可見當時人以為他可與龍樹並論。還有,殿的左右牆壁一邊畫著通達五明的人,一邊畫著得成就者,而左右兩牆都有他的畫像。那時印度的寺規,只有大善巧者才能掌管鑰匙,而他掌管了十八把鑰匙。

當時中國西藏地區阿裏地方出家人智光,本是王族的後裔,而且曾攝持王位。他看到當時西藏地區佛教內部異說競起,理論分歧,即在經典之中,這部經與那部經也常常有互相矛盾的說法。他心裏想,只有到佛教基礎厚的地方去求法,才能決定誰是誰非。於是派遣七位智者到迦濕彌羅去留學,並且每人給予僮仆,共二十一人,囑咐他們除了求法以外,並應設法迎請當地的大德,而且還要打聽哪位大德能來西藏地區弘傳佛法。被派遣的二十一人因為不服水土,陸續死了十九個,只剩下寶賢譯師和善慧譯師兩個人。這兩個人回阿裏以後,除了把學法的結果報告智光以外,並且向智光述說他們所聽到的吉祥燃燈智尊者的學識與聲望。智光於是派賈精進獅子前往迎請。但是這次賈精進獅子失敗了,無論他怎樣請求,阿底峽只是不答應。他回到阿裏向智光報告經過之後,智光讓他再去迎請阿底峽以下的大德,於是,賈精進獅子再度入印。

這時智光為了迎請而籌募供養,到了西藏地區南方邊境,不幸被一個信奉異教的國王所俘獲。智光的侄孫菩提光帶兵往救,與那個王講條件,結果是須要用與智光身量相等的金子來贖智光。菩提光在阿裏廣事征募,結果還欠一頭之量。拿了這些金子去贖,未能達到目的。不過這次菩提光在牢獄中見到智光。智光告訴菩提光說:「這個罪惡的國王你不要給他一兩金子,把所有的金子都作為迎請阿底峽之需。我寧願為法捨身,死在這裏。」菩提光回去之後,還要再尋覓金子,但這時他聽說智光已經死了,於是中止這件事。又請戒勝律師往迎阿底峽。

戒勝到了毗訖羅摩尸羅寺中,晤見先來此地的賈精進獅子。賈勸告他先不提迎請,只說是來求學,因為恐怕操之過急更容易失敗。又告訴他不要提迎請阿底峽以下的大德,因為除了阿底峽以外,沒有第二個人能在西藏地方弘傳佛法。他們過了一些時日之後,把阿底峽請到賈精進的房間裏,奉上帶來的金子,並且把西藏異說流行的情形、智光如何為迎請他犧牲性命、智光菩提光受到多少痛苦,耗費多少資財,以及智光迎請他的言詞,一一都告訴了他。他對於他們所說的話表示非常同情,說智光一定是一位菩薩,但是告訴他們因為自己任務太重,恐怕不能成行。但他又說自己也要考慮一下,能不能在西藏地方弘闡佛法。當時囑咐他們暫時把金子存起來。

他當時雖然沒有馬上答應使者的要求,但此後經常考慮赴藏的問題。一天,到了金剛座,智光所派遣的使者頂禮足下,涕泣請求。他才答應了他們,把寺院的職務交卸清楚,決定赴藏。第二天他到毗訖羅摩尸羅寺的上座寶生寂處辭行,只說帶著外來的香客朝禮聖地。寶生寂聽了,也要和他們結伴到各地去瞻拜。到了中途,寶生寂發覺他們是設好圈套,打算與阿底峽共赴西藏地區。當時他就和戒勝譯師等人商量,允許阿底峽赴西藏地區弘法,以三年為限。因此,他們越過邊界到達尼泊爾,受到尼泊爾國王竭誠的敬禮和盛大的歡迎。不幸在這裏賈精進獅子譯師因病去世。阿底峽很悲哀地說:「我現在沒有舌頭了,到西藏也沒用了。」

在尼泊爾的時候,弘揚正法,並將王子蓮花光攝受為弟子。一年以後,啟程赴藏。那時是西元1041年。

到達阿裏的時候,菩提光迎請他住在智光所建的沱庭寺裏,在那裏講說多種教法,傳授多種灌頂,翻譯了多種經論。又應菩提光的啟請,造《菩提道燈論》,辟斥違背佛法的異說,開示三士道次第。這部書直到現在還為藏族佛教徒所尊奉。

那時八十五歲的寶賢譯師最初以為自己對顯密諸法都已完全通達。雖然有阿底峽來,也不會再有什麼可求的法。可是阿底峽既是王族請來的,只好虛與委蛇。但以後逐漸被阿底峽高深的學識、卓越的德行所感動,於是化輕視為崇敬信仰,後來並且幫助他翻譯了不少經論。

阿底峽在阿裏住了三年,將要返回本國的時候,西藏一位通曉梵文的居士,後來成為他最大的弟子名叫種敦巴的趕到補讓地方謁見他,得他的灌頂加持。種敦巴為了轉移他返國的念頭,盛讚拉薩、桑耶等地的道場殊勝,僧侶眾多。並且說那些僧眾都希望他到那裏去弘法。他聽了很高興說,「這麼多修梵行的,在我的家鄉也沒有,其中一定有大阿羅漢。」說完向東方頂禮,於是答應了種敦巴。種敦巴恐怕中途生變故,急忙寫信給前藏的僧眾,使他們秋季以前趕來迎接。那時戒勝譯師因為不願失信於毗訖羅摩尸羅寺的上座,曾經陪同他南下。但走到尼泊爾的時候,路途前面有兵亂,於是中止南返的計劃。回到芒宇住了一年,前藏的一些大德不久也趕來迎接,因此啟程一齊前往前藏。一路上講經傳法,經過拉多絳、寧措、桑耶等地,最後到達拉薩。在拉多絳時,供敦永仲、迦格瓦、傑吉迦瓦勤波、迦瓦釋迦自在、枯敦尊主永仲、善慧六人以五事請他決斷:一、方便和慧,單運一支能不能成佛?二、菩薩律儀須要不須要依別解脫戒?三、未得金剛阿縛黎灌頂的,可不可為說續部?四、修梵行的可否受秘密和智慧灌頂?五、未得灌頂可否行密咒行?他回符說:「比這更多的問題菩提光都問過了,都載在《菩提道燈論》中。」在桑耶時,他曾翻閱該寺所收藏的梵文典籍,看到好多在印度已經失傳的孤本,他異常驚喜。他於是抄寫了《明顯中觀論》、《華嚴經》等寄回國。此後他一面講經弘法,一面與藏地譯師合作,翻譯了好多經論,最後回到聶塘。這時他體力已漸衰老,西元1054年陰曆十月十八日示寂於聶塘,壽七十二歲。

阿底峽生存的時代,印度佛教的主要宗派中觀和瑜伽都很發達。密教此時也早已興起。尊者駐錫的毗訖羅摩尸羅寺,就是兼弘顯密的道場。能上承顯密諸師的傳統,下啟中國西藏地區迦當派的端緒的,即是阿底峽。所謂迦當派的教義,即是把佛所說的經律論三藏都攝在三士道次第中。對於一切佛說都不棄捨,沒有一法不是成佛的順緣。這是阿底峽學說亦即迦當派教義的特色,同時也是中國西藏語系佛學主要特色之一。關於他的學說的詳細內容和「迦當派」的源流,可參看全書「菩提道燈論」條和「迦當派」條。這裏把他的重要著譯列目於後:

一、著作

甲、怛特羅部:

《現觀分別論》、《獨勇成就法》、《金剛座金剛歌》、《吉祥集密世自在成就法》、《聖觀自在成就法》、《大威德遍照現觀》、《法界見歌》、《定資糧品》、《超世間七支儀軌》、《不動成就法》、《一切如來三摩耶守護成就法》、《攝一切三摩耶論》。

乙、般若部:

《般若波羅蜜多攝義燈》、《般若心經解》。

丙、中觀部:

《入二諦論》、《一念優波提舍》、《中觀優波提舍》、《經集攝義》、《菩提道燈論》、《心要略攝》、《菩薩寶鬘論》、《顯示歸依論》、《成大乘道方便略錄》、《經義集優波提舍》、《業分別論》。

丁、經疏部:

《業障清淨儀軌疏》。

二、譯籍

頓毗波著《十真性》,法稱祥著《現觀莊嚴論注釋難疏》,善觀自在稱著《金剛手成就法》、《大威德成就法》,聖天著《中觀破迷論》,清辨著《中觀心要頌》、《中觀心要分別燃論》、《攝中觀義論》,德光著《菩薩地注》,世親著《攝大乘論釋》,清辨著《異部分派解說》。

丹珠爾中有一函名為「阿底峽小品集」,專收阿底峽自著的和阿底峽學說所依據的小品著作。但所收的書目都重見於其他各帙,這裏所開列的書目已包括其中的主要作品。(張建木)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一 安世高(約二世紀) 第2頁:二 支婁迦讖(約二世紀)
第3頁:三 支謙(約三世紀) 第4頁:四 朱士行(約三世紀)
第5頁:五 竺法護(約三、四世紀間) 第6頁:六 竺佛圖澄(232—348)
第7頁:七 道安(312,一說314—385) 第8頁:八 支遁(314—366)
第9頁:九 僧伽提婆(約四世紀) 第10頁:一○ 慧遠(334—416)
第11頁:一一 鳩摩羅什(343—413) 第12頁:一二 法顯(?—約422)
第13頁:一三 道生(355—434) 第14頁:一四 僧肇(384,一說374—414)
第15頁:一五 曇無讖(385—433) 第16頁:一六 求那跋陀羅(394—468)
第17頁:一七 佛馱跋陀羅(359—429) 第18頁:一八 菩提達摩(?—536,一說528)
第19頁:一九 僧祐(445—518) 第20頁:二○ 慧光(約六世紀)
第21頁:二一 曇鸞(476—542) 第22頁:二二 菩提留支(約五、六世紀間)
第23頁:二三 慧可(487—593) 第24頁:二四 慧皎(497—554)
第25頁:二五 真諦(499—569) 第26頁:二六 慧文(約六世紀)
第27頁:二七 慧思(515—577) 第28頁:二八 智顗(538—597)
第29頁:二九 信行(540—594) 第30頁:三○ 吉藏(549—623)
第31頁:三一 法順(557—640) 第32頁:三二 道綽(562—645)
第33頁:三三 法琳(572—640) 第34頁:三四 法融(594—657)
第35頁:三五 道宣(596—667) 第36頁:三六 玄奘(600—664)
第37頁:三七 智儼(602—668) 第38頁:三八 弘忍(601—674)
第39頁:三九 神秀(606—706) 第40頁:四○ 善導(613—681)
第41頁:四一 圓測(613—696) 第42頁:四二 阿地瞿多(約七世紀)
第43頁:四三 懷素(625—698) 第44頁:四四 窺基(632—682)
第45頁:四五 普光(約七世紀) 第46頁:四六 義淨(635—713)
第47頁:四七 李通玄(635—730) 第48頁:四八 善無畏(637—735)
第49頁:四九 慧能(638—713) 第50頁:五○ 法藏(643—712)
第51頁:五一 慧苑(約七、八世紀間) 第52頁:五二 慧沼(650—714)
第53頁:五三 實叉難陀(652—710) 第54頁:五四 智周(668—723)
第55頁:五五 菩提流志(?—727) 第56頁:五六 神會(668,一說686—760)
第57頁:五七 慧日(680—748) 第58頁:五八 一行(683,一說673—727)
第59頁:五九 鑒真(688—763) 第60頁:六○ 希遷(700—790)
第61頁:六一 蓮華生(約八世紀) 第62頁:六二 不空(705—774)
第63頁:六三 道一(709—788) 第64頁:六四 湛然(711—782)
第65頁:六五 懷海(720—814) 第66頁:六六 澄觀(737—838,一說738—839)
第67頁:六七 宗密(780—841) 第68頁:六八 希運(約八、九世紀間)
第69頁:六九 天息災(?—1000)、法天(?—1001)、施護(?—1017) 第70頁:七○ 延壽(904—975)
第71頁:七一 知禮(960—1028) 第72頁:七二 智圓(976—1022)
第73頁:七三 阿底峽(982—1051,一說980—1052) 第74頁:七四 淨源(1011—1088)
第75頁:七五 元照(1048—1116) 第76頁:七六 膽巴(1230—1303)
第77頁:七七 帕思巴(1235—1280) 第78頁:七八 布敦(1290—1364)
第79頁:七九 宗喀巴(1357—1419) 第80頁:八○ 嘉曹傑(1364-1432)
第81頁:八一 克主傑(1385—1438) 第82頁:八二 僧成(1391—1474)
第83頁:八三 袾宏(1535—1615) 第84頁:八四 真可(1543-1603)
第85頁:八五 德清(1546-1623) 第86頁:八六 善慧法幢(四世班禪,1570—1662)
第87頁:八七 智旭(1599—1655) 第88頁:八八 讀體(1601—1679)
第89頁:八九 善慧海(1617—1682) 第90頁:九○ 彭際清(1740—1796)
第91頁:九一 楊文會(1837—1911) 第92頁:九二 敬安(1851—1912)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1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
第 1 楼
匿名 发表于 2015-1-12 11:34:14
智交法師那—段,於各個高僧名之間若加上頓號,有助於閱讀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