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

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

唯識與中觀(十六)

[日期:2016-05-27] 來源:  作者: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原文:四隨三智轉智。一隨自在者智轉智。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。境若實有如何可變。二隨 觀察者智轉智。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。境若是實寧隨心轉。三隨無分別智轉智。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。境若是實何容不現。菩薩成就 四智者。於唯識理決定悟入。又伽他說

心意識所緣  皆非離自性

故我說一切  唯有識無餘

此等聖教誠證非一。極成眼等識五隨一故如余不親緣離自色等。余識識故如眼識等亦不親緣離自諸法。此親所緣定非離此。二隨一故如彼能緣。所緣法故如相應法。決定不離心及心所。此等正理誠證非一。故於唯識應深信受。我法非有空識非無。離有離無故契中道。慈尊依此說二頌言

虛妄分別有  於此二都無

此中唯有空  於彼亦有此

故說一切法  非空非不空

有無及有故  是則契中道

此頌且依染依他說。理實亦有淨分依他。若唯內識似外境起。寧見世間情非情物處時身用定不定轉如夢境等。應釋此疑。

 

要告訴大家,功夫不是畢竟啊!也不是苦行的成就——大智慧的成就,那叫做成佛。要開發自己的大智慧的成就。所以說第四種就是「隨三智轉智」。怎麼叫轉智?把八識統統轉了,平常的心意識轉成大智慧光明普耀的境界。那麼這「三智轉智」是什麼「三智轉智」呢?「」,第一種,「隨自在者智轉智。」 第四種「三智轉智」所包含這三種,三種的第一種就叫做「隨自在者智。」得到大自在的(智慧)。我們都曉得念「觀自在菩薩」,得大自在,解脫以後才能得大自 在哦!拿我們現在世俗的觀念來講,真自由只有成佛才能真叫做得了自由,那是真自由。一切不受物理、身心的拘束,生命的本來找到了,這是真正的自由。在佛學 過去的名詞就是真正的自在,「自在」的名稱拿我們文字上來研究,比自由好多了:自在,自己本身都還在這裡。自在是大菩薩的境界。這個智慧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?「」就是說(師囑同學:看書哦!)「已證得心自在者,隨欲轉變地等皆成。」就是說,得了解脫以後證得心自在的境界,那一定得此心自在了。

我們這個心不自在哦!各位要注意啊!我們現在內在你看,開著眼、閉著眼,自己那個思想啊怎麼樣來的、怎麼樣去的一點把握不住,下個念頭想什麼你不知道,你控制都控制不牢。這個思想不是心的全體呦!這是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都沒有辦法得自在。所以心自在,菩薩第六意識發而都自在的。

而我們普通人,譬如有許多人心裡頭的所有的念頭都是分裂精神,在心理方面我們給它創一個名字,理性上覺得:「做人不應該這樣做,做得好一點啦!」「講話不應該這樣講,說得好聽一點啊!」可是自己莫名其妙,那個習慣上是養出來的,那個行為不對,已經做出來了,不得自在。

心完全得自在者,完全能夠作主,這個心能夠作主。不但能做心的主,而且做身體的主。你說要死吧,我暫時不死,再留三個月,他有本事給你留住;或者我不想留,早一點死吧、早一點走,生死來去也可以自在,這就叫做心得自在。

他說,「證得心自在者」這個境界,「隨欲轉變地等」,跟到他的心念轉的,要把這個地下水泥土變成虛空,這個實質性土地就變了、沒有了,就變成空的。要把手指一指把這個地下變成黃金,統統這個地就是變成黃金了,所謂神通了,這是真神通。神通如何做到?——心得自在。

所以得大自在菩薩,一切凡是地水火風、所有物質的東西,隨心所欲可以轉變的。所以說(再念一道啊):「隨自在者智轉智」,「謂」這是講,已證得心自在者的菩薩們,「隨欲」跟到自己的慾望轉變土地、物質等,都可以成功,隨時可以做到。修持到這一步,才叫悟道、證道。不要隨便瞎扯啊!** 禪宗什麼,你就悟了;悟了,不要說把土地轉成黃金,那我們現在正缺黃金耶!直接把土地轉成黃金,好不好?你只要把茶杯轉成鋁的或者轉成銀的就好了,不要黃 金,差一點都可以,轉成玻璃也可以,你來轉吧?這是個求證的功夫。不能做到成功,悟了道,悟了什麼啊?是誤了,言旁一個口天誤的誤,耽誤了的誤。不要亂來 啊!

所以說,「證得心自在,隨欲轉變地等皆成。」好,他說有個問題:「境若實有,如何可變(呢)?」如果物理世界、一切的外境界真正是固定的,那怎麼樣說證到心自在者可以把物理的東西隨時變到?換句話說,物理世界地水火風、物質世界的一切,心物一元,心的本體所呈現一部分的相,物理世界的東西它本身也是空的,隨時在變。山河、大地、風、水等等,它沒有一個永恆存在的不變的東西。它都是在變去。所以我們科學就曉得能量互變、質量互變等等的道理。沒有一成不變。因為它互變,所以它體空;因為它是體空,所以隨心所欲可以轉變。當然我們這個也有神通啊,可以轉變的,冷水把它拿來一倒,加工就變成開水;把它放一點酸的東西就可以制酒。這就是我們隨心所欲在變,這是凡夫境界的小智。證得大自在這個智,轉變物質,就是心意識這個心念一動,就可以轉變了。

那麼就要再問了,怎麼樣能夠做到這樣?古來成就的祖師他就告訴你個秘訣,但是你不要執著哦:「心風得自在者」,要心風都得自在。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四大,風是其一,中國的習慣都講「氣(氣)」,中國的氣、最基本的氣,等於科學所講的「能」。所以心風得自在者,才能證到佛菩薩的大神通,大神通可以轉變物質世界。

但是轉變了,那個境界是假的了,偶然一用哦!不會長時間轉變的。為什麼如此?佛菩薩也不肯、你轉變不了。眾生定業。定業沒有完,你不能逆轉它;逆轉以後, 它可以用……所以講到這裡,我們順便另外講別家的一個故事,道家****呂真人、呂純陽,**公司這個老闆就拜他的,拜呂純陽的。呂純陽當年學道(道家的 故事),碰到他的老師叫鍾離權。道家有一個條件,道家分幾等神仙,分五等,不管哪一等,那麼至少修道人這個「三千功滿,八百行圓」,要三千、八百個善事做 了。什麼叫善事?救了人家,要死的人你救他活轉來,救一命就叫一件善事。還不是說我拿兩個錢投一下功德,然後啊端飯給人家吃,自己沾沾自喜以為做了好事 ——那個小之又小,應該做的。那個小善慢慢累積起來變成大善。大善是這樣,比如拿一個生命做標準。等於說,大好事做三千、八百件了,才可以學仙。

那麼呂純陽跟這個鐘離權一拜了老師以後啊,什麼善事也沒有做啊!他是聯考沒有考取,正在那裡做夢的時候碰到這個老師鍾離權——黃粱一夢。那麼鍾離權要傳他一個點石成金,********。修道基本要 做善事,做善事沒有錢,怎麼辦呢?傳你一個點石成金,指頭一點這個東西就變成黃金了,拿這個黃金可以去做善事。這個呂純陽就問:師父啊!這個法術這麼一點 就變成黃金了,這個可見是神通變出來的。這個黃金啊,能夠流傳多少年?——物質上的黃金永遠是黃金了,(但)這是神通變出來的。這個鐘離權告訴他:五百 年。五百年以後這一塊黃金還會變,如果是泥巴變的,還是變成泥巴。呂純陽說:算了,這個我不學了!他說你為什麼不學啊?他說:那不是善事,是做壞事啊!這 塊黃金把它變了做了好事救了別人,五百年以後那害了別人。這個不學了!

「好!」鍾離權一聽,「你行了!你就在這一念之間可以修道了。」

就是這一念!

所以,雖然是道家很有名的這麼一個公案、這一件故事,我們自己研究看?所以一切唯心。做人、處事、修道,都一樣。任何一件事情的處置,自己智慧的檢查能到這樣精細。所以我們有時候所謂「愚夫」,普通人就是我們愚夫——沒有得道的人,自己認為夠聰明,這一件事情、好事做的結果,它的後果貽害另外一個空間的人、貽害另外一個時間的人,這就不可以。這個要注意!這是又順便附帶額外的一個故事。

但是,回轉來就講,「境若實有,如何可變?」就是說你所以要知道,物質世界一切是外境,從表面上看是外境,並不是真實;是可以轉變的。所以心風得自在者,可以轉變這些境 界。雖然如此,這是神通,神通也是幻境,不是真實。所以我們佛的弟子神通最大的目連尊者,目連尊者他要死的時候,他自己有神通嘛,馬上就逃到地獄裡頭去。 不行,感覺到還是躲不掉;升天,還是躲不掉;躲到世界的邊緣處——二鐵圍山,鐵圍山就是世界邊緣的一個地區,非常艱苦,都是礦,礦藏的中間裡頭去了,還是 跑不掉。*******,最後**。神通最大,無法躲開無常,一切法無常,要變去的,最後還是躲不掉。所以神通皆是幻化。但是有這個事沒有?有這個事,神 通是有,叫做「心風自在」。這是第一個。

第二個,「隨觀察者智轉智」,這個「觀察」不是我們現在國際上政治觀察員、經濟觀察員的觀察,就是講修持或修定的人。所以唯識學很少用「定」啊、「功夫」啊這些名詞,它多用觀待道理,用智慧、邏輯的,配上思 想的觀念告訴你。什麼叫入定、得定?這一種不用心,你看,什麼都不用心,以為打坐這個就是道、這個是定,這個是錯誤的,不會有成就的,絕對不成就的。不過 呢,可以活長一點,身體上病少一點,暫時做得到。那是什麼道理呢?那麼假使你每天也沒有什麼事情坐著,不用心,也可以長壽一點點、可以聰明一點點,那是什 麼道理呢?那很簡單嘛!那是你在休息。一個人多休息總有好處的啊!不是定境界哦。

所以許多修道的朋友要搞清楚,你覺得身體好啊、我還得了一點利益呀。是啊!因為你是在休息嘛。吃飽了飯沒有事情,你的福氣好,天下太平,或者上面父母養你,下有兒女養你,你坐在那裡號稱「修道」,這樣一天在那裡偷懶,那當然好一點了。不是道的正果

所 謂修持的用心,[錄音中斷]……「觀」,屬於觀的一個方法。止以後,止中自然有觀。這是什麼道理?我們的本心、心境界自然有這個功能。我們舉個例子,你們 去看展覽會、去看畫,看到這個一幅畫,感到吸引你:嘿!好!真好看!這時候心很專一很*,你看看旁邊這個時候有兩個作用,還在觀呢:「好!真好!」「哎 呀,嘿!這裡有個缺點!」馬上觀察出來。對不對?所以止定是你心理的作用,止中就有觀。要把普通這個心理狀況瞭解了,修持時應該用什麼功夫,如何叫做入 定?所以觀的成就就是慧。所以,「隨觀察者」,就是講修定的人,在定中在觀察自己心行、心念的起動,明白了、觀察得「智」,明白了心念、觀念(關鍵?)在哪裡,然後「轉智」,把妄想心念轉成大徹大悟的般若、菩提。

那麼這個智慧、這個能力是講什麼?「謂得勝定修法觀者,隨觀一境,眾相現前。」就是說,「謂」是「講」,「得勝定者」,真正得到入定的人、得到定境界,定境界為什麼又加一個字:「勝」定?勝過的,不是凡夫定。凡夫定,譬如我們傻里傻氣地坐著,也叫做打坐、也叫做學佛,或者有些人守著這裡守竅啊,或者各種花樣念個咒子啊,花了幾千塊錢買一個咒子啊,在那裡「吽啊吽啊」練了半天叫做超覺冥想定,一個印度的方法;或者是有許多人弄一個什麼東西啊在那裡玩勝 定的境界;這是修習、練習,如何把心內、心的變動的狀況走入止的狀況,那才是定。得了定、得到勝定、智慧的成就,修這一種方法的這種人,都會得勝定。「修 法觀者」,修這一種方法而得到止觀成就的人,那他是什麼呢?「隨觀一境,眾相現前。」定不一定打坐哦!站在那裡還是睡著,只要心念一定,觀想一個境界,境界就出來。

譬如我們講,大家最熟悉的,講一個例子,你們很多都念《阿彌陀經》,看過《彌陀經》,都討論那個《彌陀經》,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不是那個樣子你不管了,暫時不管。我們就把《彌 陀經》上所描寫的極樂世界,什麼玻璃為地、七寶行樹,樹上有些鳥啊都在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他總而言之,把極樂世界的那個環境音響的作用、色相的作用都描寫 出來了,然後是什麼七功德樹啦、八功德水啊,管他七七八八的也好,很多很多,你念完了,這一本經都背來了、都瞭解了,你是不是這樣叫做一念之間,極樂世界 的假想的構象,是不是一念之間呈現出來?做到沒有?做不到,念佛的人**。所以這個佛經上的境界就****,**。你不要在那裡光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六個字啊,我們念的時候是六個,等於點頭一樣六點:南、無、阿、彌、陀、佛,有間歇性的,不是一念專一呦!所以《無量壽經》告訴你,一念之間要觀起來。你觀不觀得起來?

有些所謂修密宗的人,你比如假使黃教,像達賴、班禪他們的祖師法門,大威德金剛文殊如來、文殊菩薩化身,三個頭、三隻眼睛、兩個腳,十八隻手,每個手上拿著東西,膀子上也掛著東西,多得很哎!三十六隻腳,每個腳下面都踏著兩個東西,亂七八糟那多啊!一念之間,所以叫修法本、修密宗,上座一剎那之間你就能觀好他,能做到吧?一般人學不來呀!這個也學密、那個也學密,你們不行耶!觀***十八隻手,大概想了半天那個手啊,想了這裡就忘記了腳了,想他的鼻子忘記了耳朵了,呵!怎麼觀?所以沒有得正定的關係。

得正定境界是「隨觀一境」,他說一念得定境者,只要觀相**, 「眾相現前」。真的一樣,整個呈現了。假使觀極樂世界,那個**************,自己在極樂世界那個環境裡。不要說這個,我們說這個**,大家 都非常,現在諸位十一樓,尤其我們這裡老菩薩們、新的菩薩、舊的菩薩,常常就坐在這個位置,體會一下觀一下看,****,人還是坐在自己那個位置旁邊,有 老王啊、老李啊、張居士啊、李居士啊,你觀得起來嗎?你現在眼睛閉上你看看,自己眼睛前後左右這個環境你觀得起來吧?觀不起來。你們老用功也不行。 就坐在這裡,環境還擺在這裡,我眼睛這樣一閉,前面這個袁老弟、老居士啊、老法師啊、老和尚啊,這個人、那個人,都在這個樓上境界,你一念之間能不能看過 你觀得起來吧?就是說理想境界、幻想境界,整個地都把它呈現,等於電視的X光一照一樣,****,做不做得到?對不起啊!我相信不是看輕視了你們諸位,我 也就是這個樣啊!(一笑)你們一定觀不起來。

假定你觀不起來,你說修得定力**,不是自欺嗎?不管你修淨土、禪宗、密宗、天台宗哪一宗,隨便你哪一宗啊,你把祖宗、爺宗都可以,你學了哪一宗,真得到效果的人,**。佛學是一個科學性一樣的,**求證。拿證據來,自己得到,第一個自己心理上證據要拿出來。觀不觀得起來?觀不起來。觀不起來,初步的功夫都沒有到。不要認為這就是悟了,悟不了的啊!是誤了,耽誤了!要注意啊!

所 以他說一個真修定的人,「隨觀察者智轉智,謂得勝定修法觀者,隨觀一境,眾相現前。」你注意這個「眾」字,只要觀一個境界成功了,隨你念頭的轉動,所有的 一切相所謂頓悟、頓現,一念之間統統出來了(師彈一響指),這叫做頓現。不是一個一個來的。假使這一段我們修准提法門,這個准提像在這裡,不是說我畫畫一樣,先畫鼻子啊,畫出來;畫完鼻子畫眉毛,左邊、右邊,然後畫下來半邊,一邊都不邊了,都不邊了。要一念之間頓現,立刻呈現,就證入,就在這個境界。這個就是說,得到正定修法者,「隨觀一境,眾相現前」。那麼下面就告訴我們理由:

境若是實,寧隨心轉?」 觀起的境界,叫做方便法門,所以注意了。所以學密宗的唸咒子觀想,學佛的念淨土念「阿彌陀佛」來做觀想;修止觀的,天台宗止觀什麼利用呼吸開始,或者利用 白骨觀、利用不淨觀,各種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,不是究竟。而且沒有哪一個法門叫好,沒有哪一個法門叫壞。什麼密宗好啦、淨土差啦,淨土好、密宗差啦,或 者禪宗好啦、密宗差了——這些都是自己妄自分別。這些法門那麼多的投眾生業力需要之所愛好。尤其是密宗,它是方便般若。沒有辦法,一切眾生不夠吃,只好來許多方便。譬如你看有些人,又想成佛,又要發財,那麼他怎麼樣教育他呢?那麼好嘛,我教你一個財神法,財神法你好好去修哦!修了以後,哦!結什麼一個手印,這個手指頭啊,管你什麼** 管發財的手印玩了!跟手印倆玩起來,哦怎麼****怎麼樣玩,有幾千個手印啊,然後隨便這樣一弄都是手印。這管什麼用,你們不知道吧?這就是電纜,或者一 個電纜、電線,這邊、那一邊,那一邊接著就通了,所以叫電線。那麼,這邊玩手印,然後嘛唸咒子,哦!修財神法,修了以後可以成佛了!你看誰不愛呀?又發 財,學了財神法又不要勞動,好像這個錢、鈔票就掉下來了。結果我大概也去學了,我也同大家一樣啊!結果學了以後我從來沒有修過,我修不起!我修了財神法已 然曉得我已經早發財了!那天天要麻油、要酥油、要牛奶給那個菩薩洗澡,哎呀我的媽呀!還要這樣香燭水也還要這種供養啊!我算算我一天啊,修了一壇財神法, 拿現在的成本啊,起碼一天花兩千塊錢!(眾笑)那麼我修十天就兩萬呦!我修一個月就六萬呦!我何必求財神菩薩呢?只求我多好呢!

財神修法有沒有?絕對有。但是不是你這樣修得來的,**不到,不會來的。有些人修空行母啊,一輩子不結婚,結果要修個空 行母來,空中成就的那些女性佛,已經成了佛的,她來幫忙你,修道修得好不好啊?你看又不用聽經,又不用去公證結婚,然後這個佛母她還來幫忙你成就——天下 有這樣大的便宜的事?!這些學密宗人發了瘋了的!——空行母並不來。真成就的女性,這個女性就是佛啊!你這樣的腦子一肚子的髒,腦子一肚子的髒,空行母 ——母咱不說了,空行爹我也不來啊!(眾笑)就是看你看不像啊!不去反省自己啊!亂學!

所以一切法門皆是方便,沒有哪個是善法、惡法的。當然密宗的方法呢並不是真能夠自然**法門的,一般人喜歡嘛。因為這個要唸咒,一堂的咒子, 咕隆呱啦、嘰裡咕隆地你還搞不清楚,*****,然後一天******玩,完了以後這裡還有個鈴子「叮鈴鈴,叮鈴鈴」搖下來以後,這裡這個鼓又「咚咚 咚」,做完了以後又要來,腦子又要觀想,手裡要搖,嘴巴要「轟隆轟隆」,然後搞不完那個觀想,這裡出一個什麼,那裡來一個東西,是鬧熱啊!像我一般修密宗 的時候,譬如修黃教大威德金剛,一天修兩座法,就是早晚做兩座功課,一堂課做下來五個鐘頭,連吃飯都沒得時間!當然如此專心,你不得休息,那當然很好。

但是一般人想修密宗做不到哦!去求密法,***那麼簡單的都沒有修好。結果嘛六字大明咒,然後「嗡嘛呢叭咪哄」啊,這就是密法的咒子了,你都沒有念好。四臂觀音你叫他看過,反正觀想也觀想不出來,你的觀音是百臂觀音吧? 念一個「嗡嘛呢叭咪吽」,百臂觀音也觀不出來啊!就是給你觀出來,觀出來成就,以密法來講這個道理、唯識道理是什麼呢?所以修密宗不懂唯識不能修的啊!一 定是錯入外道。修道家也一樣,禪宗也一樣。就是你觀出來的境界,一念之間你要觀的境界都呈現了,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就呈現在前面,這只屬於「生起次第」。 次第者,程序、過程。這就是說你意境上原來沒有的東西,現在給你了。訓練自己生起了,無中生有起來,屬於「生起次第」。生起次第在修密法不過是初步的成 就。

要「無中生有」,意境上本來無的把它有了;「捨有還無」,再把這個觀成功的境界,連身心及一切物理世界歸到「空」,這叫「圓滿次第」。 那麼,在修密宗這個名稱叫做「生、圓二次第」,生起次第、圓滿次第,簡單地就叫「生圓二次第」,兩個次第。次第者是程序,我們現在講梯次。等於****梯 子,像坐十二層電梯,一層一層上來。

真的給你觀成功了,生起次第也好、圓滿次第也好、念佛也好,你境界給你現前,不是究竟哦!由此現前的境界,然後連帶著心性一起歸於空,證到空性。也不是***可以修持的。那麼,現在就告訴你,如此觀者,你修法觀起來的這個境界,我要它轉變就轉變了。因為已經知道,這個境界是唯心所造的。但是你說我懂了這個理,不修這個過程,可不可以?不可以。為什麼?你沒有經過這個嚴格的訓練,你看不見的、證不到的。雖然明這個理了,你還要去做到。做到了以後,瞭解一切境界都不是真實,(是)虛幻的。****,這個境界是虛幻的。你要這個境界怎麼樣現出來呢?用你心觀想去造作出來,造出來的,所以它本空。(現在我們****空一下,休息。)

 

……看到這個「智」,就是說你修持的功夫到了這一步,自然你本心心性的功能發出來的智慧成就,自然有許多作用。那麼你說為什麼有那麼多名稱幹什麼?不能籠統。每一個作用同它智慧的範圍、現象不同。不能籠統,籠統就錯了。所以在觀待道理上、在邏輯上要分析得清楚。剛才講了兩種這個境界,現在是第三:

三,隨無分別智轉智。」就是說,我們都曉得叫無分別,尤其一般學佛的人培養無分別心。這個特別注意這個話:「無分別」,差不多限制於第六意識;第六意識它的作用、它的習慣善於分別同計度,就是分別、計度。計就是估計,就是很精細地分析。這是第六意識的功能作用最強的部分。所以無分別心是普通佛學的一句名詞。就是做 到了無分別心,不過是第六意識的清靜。所以你們大家研究佛學或者佛經要注意,像我們前天晚上講到《維摩經》,《維摩經》就提到「分別也不惡」,分別不錯 啊!那這個分別就不是普通了,本心起的分別是觀察的智,就是般若,那個名稱不同了。所以我們普通學佛的人把修行、修證道理、理論沒有搞清楚,以為「無分 別」是「什麼都不知道了」,那好了,你假使說你無分別,我們能不能把泥巴拿來當成酥油餅吃、把泥巴拿來當成豆腐吃啊?做不到的。這個要搞清楚啊!所以說, 「隨無分別智」,意識清明不起妄念了,永遠清明,內外空空洞洞這個現象境界,不起分別,意識不動用。「轉智」,然後轉了。

「無分別智轉 智」,我們開始講唯識《成唯識論》,教大家注意背的《八識規矩頌》,第六意識、第七識這個中間怎麼講呢?「六轉呼為染淨依」,對不對?好!第六意識不起分 別,這是初步哦!譬如我們打鍾知道,聽到知道,沒有起分別;結果聽到「一、二、三、四」,在分別了。當我們意識專一地看書的時候,只聽到「叮、叮」,不曉 得它打幾下,也沒有管它幾點;這個時候聽到,耳識聽見,第六意識沒有起分別。當然你第六意識不分別你是看書哦,還在分別,這個意識看書在分別。要六根接觸外境的六塵——五根,不是六根,這第六意識不起分別。初步到達這樣才是學佛修道的開始。

當 然一般人一到達這裡,尤其現在的人,又是禪學流行了,以為自己「哎喲!我到了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!」然後見鬼不是鬼了!(眾笑)呵,那完全錯啦!這個 是第六意識偶然的清明。偶然清明不是不好,由這裡起始、開始修是對的。如果認為這個時候我已經悟了,那你真誤了!就是那個誤了,耽誤的誤,「聰明反被聰明 誤」的誤。千萬不要這樣!

一句話,學佛修道,我經常給同學們講兩句話,所以你千萬注意:規規矩矩地做人,老老實實地修行。不要玩聰明,沒有你玩聰明。

現在講到「無分別智」,無分別智得到了——「轉智」,轉了,轉識成智。那麼無分別的清淨現量的境界,轉成妙觀察智。這個智慧的境界、成就的境界是講什麼?「謂起證,實無分別智,一切境相皆不現前。」 他說一個人修持到了真正無分別智,第六意識不起作用,譬如唸咒、譬如觀想都靠第六意識在起用。第六意識不起分別作用,這個時候;或者第六意識起分別作用在 專一上,不起第二念的分別作用,也叫做不起分別,專一在某一點上;或者是專一在清淨上。那麼這個時候,譬如唸咒、咒也沒有,念佛、佛也沒有,得清淨現量。 「起證」就是開始生起次第的道理,開始證到「實無分別」,第六意識真實面、這個清淨的一面本來無分別,這個是觀察智慧起用。那麼如果在這個境界上的話, 「一切境相,皆不現前」,外面一切境界、一切現象都不現前。茶杯還是擺在這裡呦!擴音器還是在這裡呦!——對境無心,不起分別。眼睛看見沒有?眼識看見 了,沒有去計度、分別。這個叫做無分別智的轉智。在這個境界慢慢定下去,第七末那識、意之根慢慢轉了,然後慢慢轉到第八阿賴耶識。所以這是第三種。

那麼,在這個無分別智方面,下面有同樣兩句話:「境若是實,何容不現?」讓我們瞭解一件事:心外一切境相,除了心的本體以外的一切境相,這都是不實在的。如果外境界是實在的,為什麼得了無分別智的時候,面對外境界,外境界都不起,不相干、不應現,在意識狀態上不反映出來呢?

這樣歸起來,叫做菩薩成就四智。這個四智裡頭第四個,***稱「七智」,「菩薩成就四智者,於唯識理,決定悟入。」 所以真正懂得唯識啊,很難!理論上講得來,不算懂得唯識。要修證到,要功夫做到那個境界,(叫)懂得唯識。所以菩薩成就了四智境界的人,對於唯識的真正道 理才有決定性的悟進去,才開悟了。換句話,學禪宗的人到這個境界才是算開悟了。初悟,還是初步的悟哦,還是沒有大成就的悟,還不是禪宗所講的大徹大悟、直 透三關哦!

」,他又提到;「伽他說」,這是偈子,引證佛所說的、在佛經上引證下來的偈子:「心意識所緣」,心分析它的作用叫八個識、阿賴耶識,阿賴耶識不是根本哦!八識的根本是心所具備,所以八識心之王、八識心王。所以普通用啊,我們講八識,唯識講了八個識,實際上講了什麼?只講心哦,心的作用。心的作用中間代表最嚴重的第六意識,一切萬念這個花朵啊,這個反應的作用是「識」,識就有識別、認識外面、瞭解外面、認識的識一樣的作用。所以心意識……[錄音中斷,以下速度變快。]47:00

只談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切法的東西現在醫學我 們知道,前面五個識:眼耳鼻舌身,所以心意識所緣,緣就是攀援,「遲來的緣」、「***以後」,所以呀,不管西洋哲學、東方哲學,那緣起來你真沒有辦法。 碰到一個緣**,喜歡用緣來**。緣就是圓的這個東西,我們要爬牆,緣到這個牆來爬;要爬樓梯,緣到這個樓梯來走,這是緣。**,**,輔助,連起來的一 個作用,這叫做緣。緣就是連鎖的關係,就像是鐵鏈,像那個圓圈子套起來的一條鐵鏈,一個圈環歸一環,這一環又歸那一環,這一些很多的環節互相連鎖,把它整 個地全體的一條鐵鏈一個緣。一個力量牽著一個力量,每一個環都不能少。假使少了兩個,這個鐵鏈斷了,它****。這個緣就是這個道理,叫攀援,這個緣普通 叫做攀援。「心意識所緣」這個緣就是攀援這個意思。

皆非離自性」,學唯識要注意呦!這不是講能緣的功能哦!(是)講所緣的境界。能、所兩個一定要分清楚,這個我們講過了的。「能」,譬如這個電、電源、電能,我們電燈、擴音機,由現在這個電能所發出來的作用,它的所用的電叫所用、所起的現象。一個能、一個所,一定要分清楚啊!「心意識所緣」的境界不是能緣,這個所緣境界,都不是離開了自性。什麼自性?依他而起(依他起性)、遍計所執。這個三自性,也叫做三無性。學唯識的常常來講這個三自性、三無性。所謂五法、三自性、八識、二無我,這是學唯識的根本。依他起性、遍計所執性(加了一個「性」字,不相干,不加也可以,遍計所執)、圓成實性。也叫做三自性,也叫做三無性。第一個,我們先來現在解決這個三自性(三無性)的範圍。

依他起性:我們一切眾生,心意識的外境這些作用,所有外境界一動,自己失去了定力,都是受外境界的影響。依他起性,我們知道普通一個道理,譬如說假使一個外國的小孩或者中國小孩,小小孩,七八歲,帶了來,有一點影響,外國的境界或者洋文一句都不懂,你把他弄到外國去,他慢慢那個思想意識上染了,跟到那個外緣熏染,他就起了受教育那個思想,這就是「依他起」的道理。所以我們的慾望、一切境界都是依他起的,都是靠、由外境界的影響。

由 此你要知道現在世界上的思想界,尤其是唯物哲學,它認為這些心理作用一切都是唯物的,這些心理上的一切都是物變的。他們唯物哲學者瞭解了「依他起性」,後 面不曉得了。可以說瞭解了依他起性到遍計所執,後面不知道了。所以給他產生個觀念,認為世界一切都是由外物的支配,所謂心理狀況都是外物、生理、物質的所 構成的一個現象,****,從唯物哲學來看。因為這些東西沒有的話,他心理上、意識上就構不成這麼一個形態,都不會有。所以意識心理作用都是依他而起,它 這個外界環境引起。引起了以後呢,形成意識狀況——遍計所執。普遍地存在、計度、形成所執,這個觀念就抓得很牢。譬如我們****,年輕時候沒有接觸過佛學的觀念什麼佛啊、那個佛同這個心啊**差不多啦,一點影子都沒有。慢慢接觸了以後啊,又念佛了呀,佛的以外還有一個唯識啊,結果又唯什麼的唯什麼的,又八識啊搞得一塌糊塗,影響了很多的東西,都是依他起。依他起了以後滿口的佛話、一臉的佛相、一身的佛氣,看到人都是**馬上*下來,他都來了!遍計所執,抓得很牢,構成一個形態。其實依他起性是**的。遍計所執,人意識的固執,形成了一個假想的境界。就是物理的世界****,也是我們意識的形成,這個道理相當嚴重,很嚴重一個道理。所以,唯物的哲學是錯了。

最 後是「圓成實性」。這個世界心物一元的那個自性,本來是清淨的,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;但是就是因為依他起、遍計所執等等染污了。現在有個遍計所執就是固執 成見,把這些東西拿掉了,自性的光明就出現了。所以說,「心意識所緣,皆非離自性。」他這個文字比較顛倒來說的,倒裝的文字***。都離不開依他起這個作 用,「故我說一切,唯有識無餘。」佛說:所以我說一切法,——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乃至唯心、唯物等等一切,都是唯識所變。****,除了唯識以外,唯心唯識的以外,沒有另外的一個東西存在。拿西方哲學的觀念來說,叫做徹底唯心主義、徹底唯心的思想、絕對的唯心思想。所以真講唯心哲學,就不懂唯識的講不太清楚這個,那個唯心哲學**,那碰到唯物哲學,**既不是,那個拳王打擂台一樣,唯心的拳王被唯物的拳王已經打得**快要下去了。**唯識哲學,**唯心哲學,**,要想曉得心物一元啊,******「故我說一切,唯有識無餘。唯有識,都是唯識所變。道理要把唯識研究完了就瞭解了,不是那麼簡單啊!

現在再說這個原文:「此等聖教,誠證非一。」現在,玄奘法師引用,引用*****佛經上說的,釋迦牟尼佛說的,就引用了佛說的話:「此等」,像這一類佛說的,我們大聖人佛說的「聖教」,「教」是教訓,「誠證」,很誠懇驗證下來,所有的經典上多得不得了******。***,心意識所緣的境界,「極成眼等識,五隨一故,如余不親緣,離自色等。」……

[56:07以下速度太快,無法正常聽錄,故約有18分鐘的錄音未整理成文字。]

01:13:35……開始啊。最後兩行的原文:「若唯內識,似外境起,寧見世間,情非情物,處時身用,定不定轉,如夢境等,應釋此疑。」這個是連帶下面起來一大串的問題。

如 果說根據佛學、佛法的道理,一切內外境界只有心識的作用,絕對唯心。這個「內」不是指身體以內的內,如果只把它當身體以內的內,就會搞錯了的。就是內心。 這個「內」我們可以借用莊子的話來解釋:「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。」大到無邊無際,其實講一聲「無邊無際」,已經有了邊際了;在邏輯上,我們說無量、無邊、 無際,就是有量、有邊、有際了,一落名言就有限度了。所以大到沒得邊際可講了,沒得邊際可講有多大呢?就是最小。那麼小到沒有內部可講了,所謂中心,中心 都沒有了;小到最小,中心都沒有。所以「小而無內」,小而無內就是大,無大無小;換句話是非內非外。假使說一切都是內心心意識所造的,一切外物世界、物質 世界也就是這個內識、心識唯心所造,那麼,我們所謂山河大地、地球同宇宙萬物也是心造的,一切眾生的共業的心所造。所以外面的境界「似外境起」,相似的, 像外面東西起來。

我們講到這裡順便岔一個話,非常有趣的。別的宗教譬如說天主教、基督教《聖經》(《新舊約全書》):所謂上帝照他的形狀造 了這個世界。這一解釋,完了!實際上呢,如果把那個教義不是這樣講,所謂「內識」,這個內識你叫他上帝也可以、佛也可以、什麼東西都可以,「似外境起」, 相似的自己的形狀、心意識的形狀起來,構成了外物的世界,那麼,這個宗教哲學就不同了。當然,《新舊約全書》原始的原始究竟是不是那個樣子,很難講了。西 方人、外國人有一句話:耶穌如果重生復活了,他看了這個《聖經》啊,一定氣得半死!他不曉得把它改成一塌糊塗改成這個樣子,各種翻譯改來改去。這是順便我 們岔進來一個宗教哲學的話來講。

現在我們又回進自己的本身說:一切的外境界,包括山河大地、宇宙萬象,就是內心的影相而起來的。

他 說,假定——這是佛經上的觀念,尤其是唯識的道理,現在就提出問題來:「寧見世間,情非情物,」他說,那麼這個世間歸納起來兩樣東西:有情,就是眾生、有 生命的,我們人就是有情眾生之一種,乃至於其他的生物,乃至於最小的螞蟻,最小的這些生物;甚至可以說,現在我們在科學上(講的)細菌,究竟有沒有生命, 算有情、無情?還是個問題。不一定說細菌絕對確定它是機械性的,說沒有一分的感覺、或者沒有一分的東西,很難講!現在還不敢確定。這就是說有情的是指世間 有生命的生物、動物,我們人當然是有情之一,人是最完備的;其他的生物比較思想差一點,它這個意識力量差一點。

非情,就是無情的東西,譬如 礦物質啊、泥巴、石頭,這些東西,無情的東西,沒得靈性、沒得知覺。它是有機械性的,可是它有它——有生而無命。譬如我們吃菜,吃的青菜也有生啊!而無命 而已。它不會說話,沒有思想,沒有知覺。但是它有沒有感受的成分?很難講!很難講!絕對很難講!所以嚴格地講不殺生,幾乎很困難!非常困難!我們一呼吸就 在殺生,空氣裡頭很多細菌來,就死亡了。所以絕對地不殺生,除非到了三禪定以上,氣住(呼吸也停止)、脈停了,可以做到;否則做不到的。任何東西,一個 花、一個什麼,都有有情的生物。

所以,他說「寧見世間,情非情物,處時身用」,「寧見」是古文,翻成白話「寧見」兩個字很難翻。那麼,就是 說我們看到、所見到的這個世間裡頭,有情的同無情的這些東西,它的「處」(空間、位置)、「時」(時間),兩個觀念了:處是空間,一;第二個呢,時間;第 三個,它的身體。譬如石頭有石頭的身體,一枝花有一枝花的身體。它的作用,「定不定轉」,有時候一定,有時候不一定。「如夢境等」,像我們做夢的境界一 樣。這是什麼道理呢?「應釋此疑」,他說希望解決這個問題。這怎麼講法呢?

譬如我們做夢,尤其我們假使是一個人夢到回到故鄉家鄉去,家鄉那 一條河流、那個山,你儘管做夢,覺得轉來轉去,已經由山南走到山北了,由山上走到山下了。我們心理觀念上、夢境中意識觀念在轉動,實際上南山還是南山,那 一條河流還是那一條河流,這個東西固定的,它變不了,沒有變。你說,你說既然一切唯心造,那我意識、心的功能為什麼變不了它?第二,時間。譬如我們人的做 夢,最長的一個夢不會超過五秒鐘;現在以科學的研究,人最長的夢,夢了幾十年的大事,在夢境中不過幾秒鐘而已,這個時間是這樣相對的。乃至我們夢境覺得一 下下,可是已經好幾秒鐘了,不會是一下下。那麼我們夢到自己由少年,假使老年人做夢可以恢復到少年去;或者我們在中午睡覺、做夢,覺得自己過了幾十年的時 間,可是醒來那個時間還是那個時間。

不但夢如此,入定的時候也如此啊!你入定的時候,南山還是南山、北山還是北山,你轉不了;不是因為你定 了,這個地球不轉了。這個時間,你入定,說羅漢、大阿羅漢入八萬四千劫的大定,好像一剎那之間就過了;可是這個世界上的時間,一分、一秒、一個鐘頭、或者 是二十四點鐘,它並沒有變,這個作用不變。

身,這個身體,譬如夢中的身,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夢中飛起來——會夢著哦——到底我們還是躺在床 上,沒有飛起來。譬如在許多學靜坐的人、學佛修道的人,在靜坐或者夢中覺得自己飛了,覺得自己懸空坐著了,尤其是現在你常常聽說這些學什麼功夫的、學密宗 的,哦喲人練功夫到某一種會飛了,不過是凌空跳了一下,兩三寸高,沒有什麼稀奇。所以你們年輕人稍稍練一下都做得到的,沒有什麼稀奇,到底身體還是坐在這 裡。作用——由於「定」。所以這個作用啊,它究竟什麼道理?一切唯識所轉。那麼,我們現在講是固定的,你變不了。

可是說你夢中變不了嗎?有 時候不一定啊!夢中是意識的獨影境界。譬如,我們所以研究唯識,因為我們不從頭上講起,中間插過來。頭上講起就先要瞭解《百法明門論》,《百法明門論》裡 頭,就是說有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;這個心,不是指本體、不是指八識心王這個心,這個心是專指第六意識的心,第六意識我們現在思想這個心。這二十四種我們 變不了,跟心兩個不相應,跟意識思想不相應。譬如時間、譬如空間,譬如一個能量、物質世界的能量,這許多等等,都是你意識變不了的。所以有二十四種屬於 心、第六意識、心意識的不相應,跟你倆不相干,它的因緣跟你倆不親,你沒有力量變動它。這裡要注意呦!佛學唯識只講到這裡。

我們要曉得,科 學的昌明對佛學、對修道有大幫助的,所以學佛修道的人今天不瞭解科學,是很可惜也很笨的事情。這個科學要嚴謹的科學,不要在報紙後面看報屁股上那些科學, 那靠不住的,有許多講的都是幻想科學,不行的。我們要瞭解了科學,譬如時間、空間,我們站在現在自然科學立場,它硬可以左右你,這個環境影響了你的生理與 心理,那究竟是唯心唯物?這裡頭有個大問題。現在我是站在這個科學立場來說話,假定你們說打坐修道修得很好,身體氣脈通了,所以得定了、氣色也好了、精神 好了,那講了半天是唯物的嘍?必須要你這個生理、四大、身體整個的氣脈練好了,才能得定——那是唯物的呀!不是唯心的呀!對不對?那你現在是活著,假設你 死了以後你究竟成功沒有成功?你拿兌現來給我看啊!依科學來講。說那個時候我兌現你看不到,那再說。科學精神保留這個問題——哎,我沒有求證到嘛,我不知 道嘛!所以嚴謹的科學,所謂科學,什麼叫做迷信不迷信啊?科學家絕不輕易說你這個迷信,這就已經不科學了,因為這個東西我不知道啊!不曉得你這是迷信或者 不迷信,我不知道撒!不像我們普通人隨便開口:「迷信!」自己對於那一行也不懂。換句話你是知識上的逃避。你不懂這一行,只好拿「迷信」兩個字來做擋箭 牌,那不行!不科學。一個嚴謹的科學家,你問他他不知道的東西,迷信不迷信啊?他說「我不知道」。真的不知道嘛!他沒有求證到。所以剛才講到,「處時身 用」等等,你看,我們現在假使研究唯識研究佛學是岔進來的,因為現在知識是這樣發達的時代;所以我們現在學佛、參話頭……(第16集完。玉樹臨風錄,妙 音、雨辰校,玉樹臨風2011-05-16三校完。)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唯識與中觀(一) 第2頁:唯識與中觀(二)
第3頁:唯識與中觀(三) 第4頁:唯識與中觀(四)
第5頁:唯識與中觀(五) 第6頁:唯識與中觀(六)
第7頁:唯識與中觀(七) 第8頁:唯識與中觀(八)
第9頁:唯識與中觀(九) 第10頁:唯識與中觀(十)
第11頁:唯識與中觀(十一) 第12頁:唯識與中觀(十二)
第13頁:唯識與中觀(十三) 第14頁:唯識與中觀(十四)
第15頁:唯識與中觀(十五) 第16頁:唯識與中觀(十六)
第17頁:唯識與中觀(十七) 第18頁:唯識與中觀(十八)
第19頁:唯識與中觀(十九) 第20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)
第21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一) 第22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二)
第23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三) 第24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四)
第25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五) 第26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六)
第27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七) 第28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八)
第29頁:唯識與中觀(二十九) 第30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)
第31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一) 第32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二)
第33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三) 第34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四)
第35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五) 第36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六)
第37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七) 第38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八)
第39頁:唯識與中觀(三十九) 第40頁:唯識與中觀(四十)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2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
第 2 楼
匿名 发表于 2023-10-11 23:03:00
讚!
第 1 楼
匿名 发表于 2016-5-28 23:05:25
請問您有關:南師這上丶下冊的唯識與中觀 南懷瑾先生講述 書在那裡可買到,我很喜歡想閲讀,可否請您告知,謝謝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