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物猶如此 徐鶴子

物猶如此 徐鶴子

踐信鑒第七

[日期:2012-04-20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徐鶴子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踐信鑒第七(十三案)

燕鴻應候,豚魚孚誠。無輗無軏,車何以行。白水信誓,陰雨寒盟。輯踐信

申州虎(《警心錄》)

貞元間,王徵為申州牧,時多虎暴,徵約得一虎者酬十縑。有老卒丁岩,善為陷阱,不數日,得一虎,聚觀者千百人。時岩方被酒,因衣襟掛樹根,墜阱中。眾駭甚,乃以轆轤下巨索,令岩自縛引之上。岩得索引,去地二、三尺,虎則躡其索而留焉,如此數四。岩謂虎曰:「爾輩縱暴,理宜翦除,眾所以未即屠者,以我故也。汝能從我,當白太守,捨爾之命,爾其率群輩遠離此土。我當質之天日,不渝此約。」虎諦聽,若有知解。岩再引繩,虎不復留。既得出,遂白太守曰:「今殺一虎,不足除群虎之暴,乞捨之,令其率群虎去耳。」徵許之。岩乃積土坑中,虎躍出,嘯風而逝。自是,群虎屏跡。

李斯義曰:為井得虎而自墜,此時虎何難噬岩,眾何難屠虎。然眾所以不遽屠虎者,以岩故。而虎所以不遽噬岩者,以求出故。從來兩不相害,則可以兩全。岩踐約而虎屏跡,豈不兩得乎哉!

詩曰:食言罕見信由中,心諾潛消坎窞凶;擒虎不難難縱虎,腥風萬壑轉仁風。

虎赴西關約(《排悶錄》)

山西孝義縣郭外,環山多虎。一樵者,朝行叢箐中,失足墮虎穴。兩小虎臥穴內,穴如覆釜,三面石齒廉利,前壁稍平,高丈許,蘚落如溜,為虎徑。樵踴而蹶者數,彷徨繞壁,泣待死。日落風生,虎嘯逾壁入,口銜生麋,分飼兩小虎。見樵蹲伏,張爪奮搏。俄巡視,若有思者,反以殘肉食樵,入抱小虎臥。樵私度虎飽,朝必及。昧爽,虎躍而出。卓午,復銜一麋來,飼其子,仍投餕與樵。樵餒甚,取啖,渴自飲其溺。如是彌月,浸與虎狎。既而小虎漸壯,虎負之出。樵急,仰天大號:「大王救我!」須臾,虎復入,卷雙足,俯首就樵,樵騎虎騰壁上。虎置樵,攜子行。陰崖灌莽,禽鳥聲絕,風獵獵從黑林生。樵益急,呼大王,虎卻顧。樵跽告曰:「蒙大王活我,今相失,懼不免他患。幸終活我,導我中衢,我死,不忘報也。」虎頷之,遂前,至中衢,反立視樵。樵復告曰:「小人西關窮民也,今去將不復見。歸當畜一豚,候大王西關三裏外,郵亭之下,某日時過饗,無忘吾言。」虎點頭,樵泣,虎亦泣。迨歸,家人驚訊,樵語故,共喜。至期,具豚,方事宰割,虎先期至,不見樵,竟入西關。居民見之,呼獵者閉關柵,矛梃銃弩畢集,約生擒以獻邑宰。樵奔救,告眾曰:「虎於我有大恩,願公等毋傷。」眾竟擒詣縣,樵擊鼓大呼。官怒,詰樵,具告前事,不信。樵曰:「請驗之,如誑,願受笞。」官親至虎所,樵抱虎痛哭曰:「救我者大王耶?」虎點頭。「大王以赴約入關耶?」復點頭。「我為大王請命,若不得,願以死從大王。」言未訖,虎淚墮地如雨。觀者數千人,莫不歎息。官大駭,趨釋之。驅至亭下,投以豚,矯尾大嚼,顧樵而去。後名亭曰「義虎亭」。南昌王猷定記。

王子曰:予聞唐時,有邑人鄭興者,以孝義聞,遂以名其縣。今亭復以虎名,然則山川之氣,固獨鐘於此邑歟!世往往以殺人之事,歸獄猛獸,聞義虎之說,其亦知所愧哉!

詩曰:虎解回思憫負薪,荷恩急難兩全身;臨歧對泣悲風起,千載荒亭感路人。

黃耳塚(《述異記》)

晉陸機,少好獵。在吳時,有客獻快犬,曰「黃耳」。機入洛,常將自隨。犬黠慧,能解人語。又嘗借人三百裏外,犬識路自還,一日至家。機羈官京師,久無家問,戲語犬曰:「我家久斷音耗,汝能齎書取消息否?」犬喜,搖尾作聲應之。機試為書,盛以竹筒,系犬頸。犬出馹路,走向吳。每經大水,輒依渡者弭毛掉尾向之,因得載渡。到機家,口銜筒,作聲示之。機家啟筒,取書看畢,犬又向人作聲,如有所求。其家作答書內筒,仍系犬頸,犬復馳還洛。計人行五旬,犬往還才半。後犬死,葬機家村南二百步,聚土為墳,村人呼為「黃耳塚」。

詩曰:綺年入洛飲香名,黃耳還鄉路幾程;一紙家書萬金抵,洪喬投渚太無情。

圍城犬負米(《聖師錄》)

楊光遠叛青州,有孫中舍,居圍城中,族在西州別墅。城閉久食盡,舉家愁歎。犬彷徨其側,似有憂思。中舍因囑曰:「爾能為我至莊取米耶?」犬搖尾若應狀。至夜,置一布囊,並簡,系犬背上。犬由水竇出,至莊鳴吠。居者開門,識其犬,取簡視之,令負米還。如此數月,以至城開,孫氏闔門,賴以無饑,愈愛畜此犬。後數年斃,葬於別墅。至其孫彭年,語龍圖趙師民,刻石表其墓,曰「靈犬志」。

鶴子曰:四郊多壘,勢將拔幟孤城。七日無糧,困更斷炊累月。擬泛舟兮何所,同仰屋以興嗟!當是時也,倉葛怒而呼,臣朔饑欲死矣。猗孫門之靈犬,忿戎莽之逼人。傍主若憂,含情莫訴。寸丹敢竭,雖曆艱阻而甘心。尺素請裁,願負橐囊以報命。怡然出竇,俄而還家。晝伏夜行,獨越阡而度陌。驚聲顧影,想履險而乘危。一時菜色回春,翳桑免餓,伊誰之力歟!夫見義必為,勇也。相時而動,智也。臨蹇不懼,忠也。踐約不渝,信也。厥後馬鬣妥骸,龍圖表碣,宜哉!籲!靈蹤渺渺,尚護片石之苔花。寒食年年,合酹半盂之麥飯。

詩曰:圍城坐困絕餱糧,乞米帖誰郵舊莊;盡室回生靈犬力,虧他一路負歸囊。

博羅犬(《偃曝余談》)

博羅何宇,母死,廬墓。家無僕從,一黃犬,間日輒候墓所。有所需,即書片紙系頸,家人見之,具備,系使負還,無或爽者。

詩曰:往來供乏歷年華,廬墓郵書望眼賒。蕭穎士奴輸捷足,陸家黃耳復何家。

鶴寄詩(《內觀日疏》)

才女晁采,養一白鶴,字「素素」。一日,小齋坐雨,念其夫於役,久乏音問。謂鶴曰:「昔西王母青鸞,郭紹蘭紫燕,皆能寄書達遠,汝獨不能乎?」鶴延頸向采,若受命狀。采即援筆直書二絕句系其足,竟致其夫,尋即俶裝歸矣。

鶴子曰:「曰歸曰歸歲雲暮,其雨其雨怨朝陽。」未免有情,誰能遣此?此情之得其正也。郁金堂上,望夫山頭,烏得胎仙在在傳書哉!

詩曰:征夫聿至喜無端,鶴使多勞瘁羽翰;翦燭西窗同話雨,詩箋舊淚未全乾。

燕寄詩(《情史》)

長安豪民郭行先,女紹蘭,適鉅賈任宗。任久賈於湘,蘭睹雙燕戲梁間,長籲語曰:「我聞燕子自海東來,往還必經湘中。我婿離家數載矣,音耗杳然,存亡未卜。欲憑爾附書,投於我婿。」言訖雨淚。燕似有所諾。蘭復問曰:「爾若相允,當泊我懷。」燕徑飛膝上。蘭吟詩云:「我婿去重湖,臨窗泣血書。殷勤憑燕翼,寄與薄情夫。」遂小書緘系燕足,燕飛鳴而去。任時在荊州,忽雙燕回翔頭上,訝視之,遽泊其肩,有小函系足。解而覽之,乃妻所寄詩也,感而泣下。燕復飛鳴而去。次年任歸,以詩示蘭。宰相張說,敘其事而傳焉。

鶴子曰:「商人重利輕別離,前月浮梁買茶去。」彼計以月,此計以年。任之歸,燕之力也。唐人詩云:「嫁得瞿塘賈,朝朝誤妾期。早知潮有信,嫁與弄潮兒。」是商得詩泣下,掛席言旋,視瞿塘賈之爽信何如耶!

詩曰:裁詩好寄任公子,臨發開封帶淚哦;湘月莫遲送雙影,倚樓南望夜如何。

雁繫書(《元史》)

汴中人,射雁金明池,得繫帛書。詩云:「霜落秋高恣所如,歸期回首是春初。上林天子援弓矢,窮海孤臣有帛書。至元五年九月一日放雁,獲者勿殺。國信大使郝經,書於真州真勇軍。」

詩曰:雁足傳書又子卿,海天雪窖共淒清。孤臣心事更誰寄,望斷寒雲此際情。

飛奴(《開元遺事》)

唐曲江張九齡,少養群鴿。與親知書,繫鴿足,依所教處,飛往投之,無一差舛,因目為「飛奴」。

詩曰:雁帛魚書杳莫尋,停雲空自撫幽琴;相思綿渺關山隔,仗爾飛奴達素心。

真定鴿(《輟耕錄》)

顏清甫幼子,獲一鵓鴿,翎間有書一緘。簽題云「家書付男郭禹開拆」,乃曲阜縣尹郭仲賢也。蓋其父自真定寄至者,時仲賢改授遠平縣尹去,鴿未知也,盤桓尋覓,遂遇害。清甫見之,責其子,使取木匣函鴿,直抵仲賢署,獻書與鴿,具白以故。仲賢憮然曰:「畜此鴿已十七年矣,凡有家書,雖隔數千里能傳至。」命左右瘞之。

詩曰:拜命燕山寄好音,移官何處幾回尋;一緘空繫身先死,地下猶懸未了心。

五時雞(《洞冥記》)

影娥池北鳴琴苑,有伺夜雞,隨鼓節而鳴。從夜至曉,一更為一聲,五更為五聲,亦曰「五更雞」。

詩曰:風雨瀟瀟夜色清,五更雞唱聽分明;影娥池畔瑤琴靜,恰應譙樓畫鼓聲。

潮雞(《袖中記》)

移風縣有雄雞,聲如鼓角,每潮至則鳴,時號為「潮雞」。

詩曰:朝潮夕汐信誰知,喔喔雞聲壯且悲;一聽海風先鼓翼,門前正到雪濤時。

飛魚失書(《居錄續卷》)

謝長裾,往觀魚洞天,每念瓊卿,輒命一魚寄訊。魚飛入青天,輕於片紙,往來甚遠(「遠」疑為「速」字之訛)。一日,飛至桂海,與龍隱岩龍鬥,失其書。恐長裾責之,立化於西山之後為石馬,即今立魚峰是也。

鶴子曰:欻忽靈幻,魚也龍乎?

詩曰:日望空中接報書,故人問訊近何如;殷勤尺素千鈞托,石馬無聲恨有餘。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 第2頁:總目
第3頁:刊竣漫書簡端十首 第4頁:孝友鑒第一
第5頁:忠義鑒第二 第6頁:貞烈鑒第三
第7頁:慈愛鑒第四 第8頁:恤孤鑒第五
第9頁:眷舊鑒第六 第10頁:踐信鑒第七
第11頁:守廉鑒第八 第12頁:翼善鑒第九
第13頁:救難鑒第十 第14頁:酬德鑒第十一
第15頁:雪冤鑒第十二 第16頁:知幾鑒第十三
第17頁:通慧鑒第十四 第18頁:重刊跋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1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
第 1 楼
陳寬敏 发表于 2016-8-1 9:25:15
因有一套太上寶筏圖說,有徐太史詩句,偶讀印光大師文鈔。續編下冊409頁,有此書名覺得很意義。請問那裏有賣,煩請告知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