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天台心鑰:教觀綱宗貫註 聖嚴法師著(轉載中)

天台心鑰:教觀綱宗貫註 聖嚴法師著(轉載中)

五時八教

[日期:2010-07-24] 來源:網絡轉載  作者: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    五時八教
  
  一、何謂八教
  
  原文
  
  佛祖之要,教觀而已矣。觀非教不正,教非觀不傳;有教無觀則罔,有觀無教則殆。然統論時教,大綱有八,依教設觀,數亦略同。
  
  語譯
  
  佛及歷代祖師們傳給我們的佛法要領,唯有教義及觀法而已。無教之觀,不是正觀;無觀之教,教便不傳。有教無觀,教即無用;有觀無教,觀便危險。然而,全盤地討論釋迦世尊的一代時教,可以得出一個大綱,總共攝為八教;依教義所設的觀法,數目也大略相同。
  
  註釋
  
  1.「教觀」:已如前釋。
  
  2.「時教」:代表釋迦世尊自成道之後,迄於涅槃的四十多年之間,在不同的時地,為不同程度的對象,說了讓大家覺得有深淺不同的佛法。此在前面緒論中,也已介紹。正如諦觀的《四教儀》所說:「以五時八教,判釋東流一代聖教,罄無不盡。」
  
  原文
  
  八教者,一頓、二漸、三祕密、四不定,名為化儀四教,如世藥方;五三藏、六通、七別、八圓,名為化法四教,如世藥味。
  
  語譯
  
  什麼是八教呢?共分兩大類:1.化儀四教:(1)頓教、(2)漸教、(3)祕密教、(4)不定教;此類如世間醫師所開的藥方。2.化法四教:(5)三藏教、(6)通教、(7)別教、(8)圓教;此類如世間藥劑師根據處方箋所給病人的藥品。
  
  註釋
  
  1.「化儀四教」及「化法四教」:化儀是如來為了適應各類眾生根器而設的教化軌道,化法是如來為了適應各類眾生程度而設的教化範圍。日本德義的《教觀綱宗贅言》卷上則云:「頓等四教,是如來化物儀式,藏等四教,是如來化物方法。」《教觀綱宗釋義》云:「化儀無體,全攬化法為體。」化法四教,乃教之綱。
  
  2.「藥方」與「藥味」:《四教儀》已有「頓等四教是化儀,如世藥方;藏等四教名化法,如辨藥味」的譬喻。是形容兩類的四教,也是彼此相依互用的。倘若僅有藥方的化儀四教而無藥味的化法四教,猶如雖有四種根器的眾生可度,卻無四種程度的教材能度;若與之相反,僅有四種程度的教材,竟無四種根器的眾生為對象,也等於沒有一樣。
  
  3.「頓教」:對於頓大根器的眾生,直說別教及圓教的大乘法,例如《華嚴經》及《梵網經》等。
  
  4.「漸教」:對於需要次第修證的眾生,便說漸修教法,例如阿含、方等、般若經等。
  
  5.「祕密教」:同聽佛陀於一時一地說同一部經,聽眾各以自己的程度根器,各取所取;為此人說頓,為彼人說漸,而彼此之間互不相知,故稱祕密。
  
  6.「不定教」:於如來同一說法會中,眾生同聞異解,或於漸中得頓益,或於頓中得漸益。得益不同,故稱不定。
  
  7.「三藏教」:三藏本為大小乘聖典的通稱,那是指的經、律、論三藏。天台宗特指小乘為三藏教,是依據《法華經‧安樂行品》所云:「貪著小乘三藏學者」之句而得名。若依《大智度論》卷一百云:「佛在世時,無有三藏名。但有持修多羅(經)比丘,持毘尼(律)比丘,持摩多羅迦(論)比丘。」然在《毘奈耶雜事》卷三十四有云:「聖者仁是三藏,持經律論耶。」可知在釋尊住世時代,不論是否已有三藏之名,經律論三種性質的聖典,確實已經有了。
  
  8.「通教」:是大乘的初階,前通小乘三藏教,後通大乘別教及圓教,含攝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的三乘聖教,而以菩薩為正機,聲聞及緣覺為傍機。
  
  9.「別教」:此是不與二乘相共的大乘聖教,唯對菩薩說大乘無量法,獨明三界外的菩薩法。此教的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,既別於此前的藏通二教,也別於此後的圓教,故名別教。
  
  10.「圓教」:此是佛對最上利根的菩薩,所說事理圓融的中道實相法。此教與別教不同之處,僅在於一者隔歷,一者圓融。所謂圓融,依《四教儀》所說,是指「圓妙、圓滿、圓足、圓頓」,也即是「圓伏、圓信、圓斷、圓行、圓位、圓自在莊嚴、圓建立眾生。」
  
  原文
  
  當知頓等所用,總不出藏等四味。藏以析空為觀,通以體空為觀,別以次第為觀,圓以一心為觀。四觀各用十法成乘,能運行人,至涅槃地;藏、通二種教觀,運至真諦涅槃,別、圓二種教觀,運至中諦大般涅槃。
  
  語譯
  
  應當知道,頓等化儀四教所用者,皆不出乎三藏等化法四教的功能。三藏教教人修析色入空觀;通教教人修體色入空觀;別教教人次第修觀,先修體假入空觀,再修從空入假觀,然後修第一義諦觀(此三觀原出於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);圓教教人以一心為觀。
  
  以上的四教四觀,各各皆用十法成其所乘,能將化法四教各類根性的修行者,運送到涅槃的境地;藏、通二種教觀,運人至真諦涅槃;別、圓二種教觀,運人至中諦大般涅槃。
  
  註釋
  
  1.「析空為觀」:三藏小乘教,教人於五蘊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用苦、空、不淨、無我的四觀,主要是對蘊、處、界或陰、界、入的三大科所構成的自我中心,以修四念處等道品,觀察透析而皆歸於空,目的是在滅除人我執,故稱為「析色入空」。此處的「色」,是指一切現象,包括心理的、生理的、環境的,亦即是陰、界、入的各種現象。
  
  2.「體空為觀」:通教是對根器稍利的二乘人及初機大乘人,教以直接體驗陰、界、入所構成的自我及自我所依的一切現象,無非緣生而無自性,每一念當下的自我本身,便是空的,故名「體色入空」。
  
  3.「次第為觀」:別教是對一類大根眾生,教以修行三個次第的觀法,先修體假入空觀,破見思二惑;後修從空入假觀,破塵沙惑;再以二觀為方便,親證真如實相,悟入中道第一義諦,破無明惑。
  
  4.「一心為觀」:圓教是對最利根的眾生,教其先悟一切諸法,無非俗、真、中的三諦,頭頭自在,法法圓融;然後教其依解而起一空一切空,一假一切假,一中一切中的一心三觀,圓解、圓修、圓破、圓證。
  
  5.「十法成乘」:十法的內容,見於《教觀綱宗》化法四教每一教六即文之末段,也就是說,化法四教的任何一教,都以十法成乘,是比照《摩訶止觀》的圓頓法門而設。也可以說,教觀雙運,教不離觀,是天台宗的特色。通常稱為十乘觀法,其條目是:一觀不思議境。二真正發菩提心。三善巧安心於止觀。四以一心三觀的智慧遍破三惑。五善識通塞,知道何行相能通入法性,何行相能使法性蔽塞。六道品調適,是調適七科三十七菩提分的修法。七對治助開,以藏通別等事相法門,助開正道之理觀。八知次位,知修證之分際,令不生增上慢。九能安忍,於內外的修行障礙,安然忍耐。十無法愛,不愛著於既得之法益,繼續修行進入法性的究竟。
  
  6.「涅槃地」:是梵語Nirvāṇa的音譯,意謂滅、滅度、寂滅、不生、解脫、安樂等。Parinirvāṇa則譯為圓寂。滅生死之因果,度生死之瀑流;滅生死之大患,得無為空寂之安樂。大乘小乘,均有有餘及無餘的兩種涅槃,名同義異;大小乘相對而言,則以小乘涅槃為有餘,大乘涅槃為無餘。
  
  7.「真諦涅槃」與「中諦大般涅槃」:天台宗有兩類的三諦說,一是北齊慧文禪師讀《中觀論‧觀四諦品》的偈頌,而悟得空、假、中的三諦。二是唐代荊溪湛然禪師的《始終心要》有云:「眾生迷三諦而生三惑,當依三觀、破三惑、成三智、證三德。」其所云三諦:「中諦者統一切法,真諦者泯一切法,俗諦者立一切法。」《教觀綱宗》此處的「真諦」是對俗諦而言的出世間法,「中諦」是對非真非俗、即真即俗、亦真亦俗而言的世出世間法。真諦涅槃對中諦大般涅槃而言,仍是有餘而非無餘。
  
  原文
  
  藏、通、別三,皆名為權,唯圓教觀,乃名真實。就圓觀中,復有三類:一頓、二漸、三不定也。為實施權,則權含于實;開權顯實,則實融于權。良由眾生根性不一,致使如來巧說不同。
  
  語譯
  
  在化法四教之中,三藏教、通教、別教之三者,皆名權巧方便教,唯有圓教,才得稱為真實教。在修行圓觀的真實教中,又可分為頓、漸、不定的三類根性。如果為使眾生趣向真實的圓教,而設施權巧方便的藏、通、別三教,藏、通、別的三種權巧方便教,即含攝於真實的圓教之中;如果開出權巧方便的藏、通、別三教,是為了向眾生顯示真實的圓教,真實的圓教,便融和在權巧方便的藏、通、別三教之中。類此的或權或實,立權立實,以及或頓、或漸、或不定,立頓、立漸、立不定,都是由於眾生的根性有差別,以致於如來要用善巧的方式,說出不同的教觀。
  
  註釋
  
  1.「權」與「實」:通稱「權實二教」,是天台學的常用名詞,《摩訶止觀》卷三下有云:「權是權謀,暫用還廢;實是實錄,究竟旨歸。」權實之名,雖為諸宗通用,天台學者則特別重視。《法華文句》卷一上亦云:「若應機設教,教有權實,淺深不同」,以三乘皆為方便教,唯一佛乘是真實教,是《法華經‧方便品》所闡說的。
  
  2.「為實施權」與「開權顯實」:為實施權,是為了真實而施設方便,是說如來在說《法華經》之前,所說各經,均為方便接引眾生獲得《法華經》的利益,稱作為實施權。至於開權顯實,略稱開顯,則是天台學派的名句,「開方便門,示真實相」是《法華經》的宗旨。《法華經》的前半為開三顯一,後半為開近顯遠,都是表達開權顯實之意。《法華玄義》卷五上有云:「昔權蘊實,如華含蓮;開權顯實,如華開蓮現。」
  
  二、何謂五時
  
  原文
  
  且約一代,略判五時:一華嚴時,正說圓教,兼說別教,約化儀名頓。二阿含時,但說三藏教,約化儀名漸初。三方等時,對三藏教半字生滅門,說通別圓教滿字不生不滅門,約化儀名漸中。四般若時,帶通別二權理,正說圓教實理,約化儀名漸後。五法華涅槃時,法華開三藏通別之權,唯顯圓教之實,深明如來設教之始終,具發如來本迹之廣遠,約化儀名會漸歸頓,亦名非頓非漸。
  
  語譯
  
  若約如來一代所說教法的時間性而言,可以大略地判作五個時段:
  
  1.宣說《華嚴經》的時段,主要是說化法四教的圓教,兼帶也說別教;約化儀四教而言,屬於頓教。
  
  2.宣說《阿含經》的時段,僅說化法四教中的三藏教;約化儀四教而言,屬於漸教之初。
  
  3.宣說方等經典的時段,相對於化法四教中的三藏教半字生滅門,宣說通教、別教、圓教滿字不生不滅門;約化儀四教而言,屬於漸教之中。
  
  4.宣說《般若經》的時段,於化法四教,雖帶說通教及別教的二種權理,主要是說圓教的實理;約化儀四教而言,屬於漸教之後。
  
  5.宣說《法華經》及《涅槃經》的時段,《法華經》開化法四教中的三藏教、通教、別教之權理,唯顯圓教之實理;深明如來為實施權的始終,具發如來為本垂迹的廣遠;約化儀四教而言,名為會漸教歸頓教,亦名為非頓教非漸教。
  
  註釋
  
  1.「半字」與「滿字」:比喻取自《涅槃經》卷五有云:「譬如長者,唯有一子,心常憶念,憐愛無已,將詣師所,欲令受學,懼不速成,尋便將還,以愛念故,晝夜慇懃,教其半字,而不教誨毘伽羅論。」又云:「如彼長者教半字已,次為演說毘伽羅論。我(如來)亦如是,為諸弟子,說於半字九部經已,次為演說毘伽羅論。」可知「半字」是小學開蒙的課程,梵語名為「悉曇章」(Siddhirastu),是梵字的原始及其生字的列次,是使兒童識字的教科書。《南海寄歸傳》卷四說是「小學標章之稱」。《涅槃經》稱此悉曇章為半字,釋尊取喻為小乘三藏教的阿含部,涵蓋九種文字體裁及題材的所謂九部經。
  
  至於滿字教的「毘伽羅」(Vyākaraṇa),是五明之一的聲明記論,《慈恩傳》卷三說,此名梵書,有百萬頌。梵文的摩多(Mātṛ字母)與體文各別者,名為半字的悉曇章;摩多與體文相合者,名為滿字的毘伽羅論。
  
  梵文的字母,稱為悉曇,共有四十七個,其中的十二字為母韻,稱為摩多,三十五字為子韻,稱為體文。兒童初習四十七個母子韻的字母,稱為悉曇章,尚非梵文文章,故稱為半字。母韻與子韻相合構成梵文書籍者,稱為毘伽羅,故名為滿字。這個半字教與滿字教的「二教」說,若不了解梵文的結構,真是非常難懂。
  
  2.「生滅門」與「不生不滅門」:這是天台學派引用《涅槃經‧聖行品》所說四種四諦配合而成的判攝方法。(1)生滅四諦,(2)無生四諦,(3)無量四諦,(4)無作四諦。《釋義》第四條云:三藏詮生滅四諦,故名生滅門;通教詮無生四諦,故名為不生不滅門;若細論之,三藏是三界內的生滅門,通教是三界內的不生滅門,別教是三界外的生滅門,圓教是三界外的不生滅門。
  
  3.「分段生死」及「變易生死」:《釋義》又云:通教約三界內論,雖不生滅,約三界外說,仍屬生滅,以通教但能體得分段生死之空,尚不能體得變易生死之空;別教約三界外論,雖云生滅,若約三界內說,亦不生滅,以別教雖不能體得變易生死之空,亦能體得分段生死之空。所言界內界外,是由於三界之內,見思二惑為因,所感分段生死為果,三藏教及通教,正治此病,名界內教;居於三界之外的方便、實報二土,以無明為因,所感變易生死為果,別教及圓教,正治此病,故名界外教。分段生死是一切凡夫,以見思二惑,造諸有漏善不善業,所感得的三界六道果報,就是一般所知受身捨身的流轉生死;變易生死,已斷見思二惑,是依所知障造諸無漏善業,所感之界外淨土以及非色形無壽期的果報身,即是阿羅漢以上的聖者功德莊嚴身。
  
  天台宗以藏通二教的無學位、別教的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薩,圓教的第七信及初住以下菩薩,受此變易生死,一說天台宗以變易生死之聖者,居於天台所說四種淨土中的方便土。
  
  4.「始終」:一代教法,共有五時,以第一華嚴時為始,以第五法華涅槃時為終。
  
  5.「本迹」:諸家判教,皆將《法華經》的二十八品,大判為本地與垂迹之二門,前半部以〈方便品〉為中心,稱為迹門;後半部以〈壽量品〉為中心,稱為本門。跡門是開三乘之權巧方便,顯一乘之真實義,即開權顯實。本門是開伽耶始成佛之近跡,顯久遠成佛之本地,即開跡顯本。
  
  原文
  
  涅槃重為未入實者,廣談常住;又為末世根鈍,重扶三權。是以追說四教,追泯四教。約化儀亦名非頓非漸,而祕密、不定,二種化儀,遍於前之四時。唯法華是顯露,故非祕密,是決定,故非不定。
  
  語譯
  
  《涅槃經》與《法華經》同屬第五時,是在《法華經》之後重複一次,再為尚未由權教成熟而進入實教的眾生,廣談佛性真常久住的實教;又為如來滅度之後的末世根鈍眾生,為免他們於佛法中起斷滅見,重複一次,扶持圓教而設藏、通、別的三種權教。在追說化法四教的同時,也追泯化法四教。若約化儀四教而言,《涅槃經》則既非頓教亦非漸教。至於化儀中的祕密教及不定教,遍及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的四時。唯有《法華經》是顯露說,故非祕密教,是決定說,故非不定教。
  
  註釋
  
  1.「常住」:無為的寂滅法、虛空法,是無生滅無變遷的,諸佛的果德,也是不會生滅變壞的,故名為常住。《阿含經》的三藏教,只說緣起性空的無常法,未說真實不變的常住法。若依《佛地經論》卷七云:常有三種,一是法身佛的本性常住,二是報身佛的不斷常住,三是化身佛的相續常住。《法華經‧壽量品》所說的靈山淨土久遠佛,即是不斷常住的報身佛。此處所說的常住,是指整部《涅槃經》所明的常住二字,例如該經的〈如來性品〉之四曰:「或聞常住二字音聲,若一經耳,即生天上,後解脫時,乃能證知,如來常住,無有變易。」印順法師所判的「真常唯心論」,便是指的這一系統的經論所說。由於寺院是住持三寶的道場,三寶為久遠常住,故亦稱僧寺為常住,僧眾名為常住眾。
  
  2.「末世根鈍」:一般人解釋末世為末法,且有正、像、末的三時說,於初期大乘經典如《法華經》,即有正法、像法及末法之說,如來滅後,法欲滅時,稱為末世。至於根鈍,實即《法華經‧方便品》所說:「鈍根樂小法,貪著於生死」之句;樂小法者,即是《法華經‧安樂行品》所說「貪著小乘三藏學者」,貪著於生死者,乃是不知學佛及誤解佛法的凡夫外道。
  
  3.「重扶三權」:天台宗依《涅槃經》的半滿二教說,解釋如來一代時教,最後說出《涅槃經》,有兩種用意:(1)當時在世的機根未熟弟子,於法華會上遺漏了的,到《涅槃經》中更說藏通別圓的四教。(2)再使彼等弟子,歸入一乘常圓的妙理,以捃拾法華會中漏失的殘遺眾生。因此稱法華為大收教,涅槃為捃拾教。
  
  雖在《法華經》中已說: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,對於佛世弟子中的鈍根者,以及法欲滅時的末世眾生,仍需有《涅槃經》來重說藏、通、別三種權教,依正法律,漸次修行,畢竟令入一乘常圓的實教,所以《涅槃經》又被稱為「扶律談常教」。
  
  4.「追說四教」與「追泯四教」:依據蕅益智旭的《教觀綱宗釋義》所明:《涅槃經》「重為未入實者,廣談常住」,是追說圓教,「又為末世根鈍,重扶三權」,是追說藏通別的三種權教。《涅槃經》雖也四教並談,卻與方等經典中的四教不同,方等經中的藏教及通教,初後都不知常;別教初亦不知常,後乃知常;別教初心,雖知中道,唯得「但中」,不具諸法,不同《涅槃經》的佛性;唯有圓教初心及後心,一往俱知常住佛性。《涅槃經》中的四教,同知常住佛性,所以不同方等經中所說的四教;此即名為「追說四教」。既然《涅槃經》中所說的前三權教,亦皆知常,不同於方等經中不知常的隔異的三權,這就是追泯了藏通別三教。既扶植三權並幫助他們進入圓教,不同於方等經中相對於三權的圓教,這就是追泯了圓教。
  
  原文
  
  然此五時,有別有通,故須以別定通、攝通入別,方使教觀,咸悉不濫。今先示五時八教圖,次申通別五時論。
  
  語譯
  
  不過,於此五時之中,也有別五時與通五時的不同,故須以別五時來定通五時,又將通五時攝入於別五時,才能使得教與觀,都不致於失序而成混亂。在此先列出五時八教權實總圖,其次申論通五時及別五時的道理。請見附圖一(第三七三頁)
  
  註釋
  
  1.「有別有通」:智顗《法華玄義》開頭便說:「釋此五章,有通有別」,有二義:「一經通別」,「眾教通別」,可知此語源出智者大師。此也使得天台的五時論,具有合理性了。根據靜修法師《教觀綱宗科釋》所說,別五時乃指如來說出諸部經典,確有先後五個時序;通五時乃謂如來說法,隨機宜施設,並非於某一固定的時段,只說某一部經。須以別五時斷定初及後之通五時,所說內容與何一時段相應,便當歸攝於何一部類,因此而云「以別定通,攝通入別」。對這項兩種五時論,乃是智旭大師的卓見。
  
  2.「五時八教權實總圖」:簡明扼要地將化儀四教的頓、漸、祕密、不定,化法四教的藏、通、別、圓,五時的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法華涅槃,以及權實二教的彼此關係,緊密而確切地標示出來,使人一目了然。天台學派的教判,綱舉目張,已略攝於此圖之中。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修正版自序 第2頁:自序
第3頁:緒論 第4頁:五時八教
第5頁:通別五時論 第6頁:化儀四教
第7頁:化法四教 第8頁:附錄一 教觀綱宗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2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
第 2 楼
匿名 发表于 2022-1-27 19:31:41
受益多多,阿彌陀佛
第 1 楼
freecot會員 发表于 2012-4-4 8:04:10
分享我與此書結緣的經過
我有一部常用的佛教集成經典電子書,有一回我無意中看到了有閞「八不道人」的文章,便與此文結下因緣。在不到二個星期之後,我到一間寺廟的分院裡參學,在參學冗暇之時,便往分院的書苑走去。面對兩百多冊的書籍,不知為何?我逕走向《天台心鑰》這本書,拾得之後,並在閱覽作者的自序,隨手一翻,眼前現出的是一段話:
師終其一生,都是保持融和論者的立場。五十四歲,撰〈八不道人〉,述其生平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