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唯識二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

唯識二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

緒論——介紹唯識宗和唯識二十頌

[日期:2011-01-19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于凌波居士 講述

一、緒論——介紹唯識宗和唯識二十頌

唯識二十頌,是大乘唯識宗所依的一部論典。要講此二十頌,先要介紹這本書的作者、譯者、譯本,及這本書的中心思想、和內容綱要。同時,還要略述一下此宗的學統。

在我國,唯識宗是大乘八宗之一,為法相宗的異名。法相宗又名普為乘教宗、應理圓實宗、慈恩宗。由決判諸法體性相狀故,名為法相宗。由明萬法唯識的妙理故,名為唯識宗。由普為發趣一切乘者故,名普為乘教宗。由所談的義理,均為圓滿真實故,名應理圓實宗。由大唐慈恩寺玄奘、窺基二師所弘傳故,名慈恩宗。而此宗的學統,是傳自印度的瑜伽行學派。

印度的瑜伽行學派,是佛陀滅度後九百年傾——西元四、五世紀間,大乘佛教繼中觀學派之後興起的一個學派,此學派在西元六、七世紀間,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。而此學派的始創人,為無著與世親二位菩薩。

無著梵名阿僧伽 Asaga. 是印度笈多王朝 (320—500) 中期的人,住世年代約在西元三六零至四六零年之間。他是北印度健陀羅國富婁沙富城人,出身於婆羅門家庭,父名喬尸迦 Kausika、居國師之位,有子三人,長名無著,次子世親,幼子獅子覺。無著先在小乘佛教化地部出家,相傳他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,曾欲自殺,後得遇賓頭羅羅漢為講小乘空觀,他初聞悟入,然猶不能滿意,傳說兜率天宮的彌勒菩薩,降臨中印度阿瑜遮那國的瑜遮那講堂,為無著說五部大論:  <瑜伽師地論> 、 <分別瑜伽論> 、 <大乘莊嚴論> 、<辯中邊論> 、 <金剛般若論> 。唐代遁倫撰著 <瑜伽論記> ,卷一有謂:  [慈氏菩薩隨無著機,恒於夜分從知足天降於禪省,為說五論之頌......」無著承彌勒之說,集眾宣之,由是大乘瑜伽法門傳至四方。

無著的著作很多,時有千部論主之稱。他所著的 <顯揚聖教論> ,相當於 <瑜伽師地論> 的節略本;而在 <大乘阿毗達摩集論> 則建立了法相學,在 <攝大乘論> 中建立了唯識思想的中心。後來世親更完成了 <攝大乘論釋> 、 <唯識二十頌> 及 <唯識三十頌> 等不朽之作,大成了唯識學的理論。

世親梵名 Vasabandhu.音譯婆藪槃豆,是無著的異母弟,生卒年代約在西元三八零至四八零年之間。陳代真諦譯 <婆藪槃豆法師傳> ,稱他:  [於薩婆多部 (即說一切有部)出家,博學多聞,遍通墳典,師才俊朗無可為儔,戒行清高,難以相匹。」 據說世親為了取捨阿毗達摩一系理論,他曾匿名化裝,到有部的學術中心迦濕彌羅城,學習有部教理四年,後來回到富婁沙富城,用經量部教義,批判有部,集眾宣說。且隨講隨寫,著為 <阿毗達磨俱舍論> 。此論一出,頗有爭論,而無能破之者,時人稱此論為聰明論。

世親在北印度宣揚小乘,隱蔽大乘,其兄無著憫之,托以疾病,誘其來見,命弟子於鄰室宣讀 <華嚴經、十地品> ,世親聞之,方知其兄苦心。他深悔以往弘揚小乘誹謗大乘的錯誤,要割舌以謝過。無著對他說:  [你先前既用舌頭誹謗大乘,現在何不用舌頭來讚揚大乘呢? 」這樣世親乃捨小入大,廣造論釋,宣揚大乘。世親約於八十歲的時候,在阿瑜遮那國逝世,時其兄無著逝世已二十餘年。他遺留的著作很多,主要者有:<攝大乘論釋、 <唯識二十頌> 、 <唯識三十頌> 、 <大乘五蘊論> 、 <百法明門論> 等。

唯識二十頌、又名唯識二十論、亦名二十唯識論,全文一卷,是唯識三十頌的姊妹作,而出於三十頌之前。世親菩薩建立唯識宗,是以 <百法明門論> 總其宏綱,以 <唯識三十論> 完成組織。至於 <攝大乘論釋> ,重在成立阿賴耶識; <唯識二十論> ,重在破斥邪說,以明唯識無境之理。是故三十論與二十論兩部論典,二十論是破而不立,三十論立重於破。所以在「一本十支」之學——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,對闡釋本論的五蘊論、百法論、二十論、三十論等稱支論——中,二十論是 「摧破邪山支」。而三十論則是「高建法幢支」。

唯識宗所依的經論,有「六經十一論」之說。在六經中以 <解深密經> 為主依,在十一論中以 <瑜伽師地論> 為主依。而 <解深密經> 的分別瑜伽品中,已建立了「萬法唯識」的思想。經云:「世尊!若彼所行影像,即與此心無有異者,云何此心還見此心? 善男子,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,然即此心如是生時,即有如是影像顯現。]

以上一段經文,如果加以詮釋的話,意思是說:一般以為我人所認識的境,是離心外在的。事實上我人所認識、所分別的,都是自已的心識,並不是真有外在的實境。因為外境是我人心識所變現的,所以當心識分別境時,事實上是在分別我人自己的心識。「此中無少法能見少法」,雖說心分別境時,似乎是有所取,有所見,這是不瞭解「萬法唯識所現」的人,不知道這仍是分別自心。因此,上一段經文接著說: 「善男子,我說識所緣,唯識所現故。]

同時,唯識宗另一部所依的經典 <華嚴經> ,其中也申明此義。如晉譯 <六十卷華嚴經> 十地品謂:「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:三界虛妄,但是一心作,十二緣分,是皆依心。」 此在唐譯 <八十卷華嚴經> 十地品中譯作:「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:三界所有,唯是一心,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,皆依一心如是而立。」 經文的意思是:一切外境,都是由有情的心識所變現,一切外境諸法,只是虛妄的現象,並沒有其實體 (自性) ,所以唯有內識,沒有外境。即使是有情 (依於十二有支的) 生死相續,其原因也不是由於外境,而是由內心的貪愛。以上經文,都是建立唯識的理論根據。

基於以上經論所述,唯識思想的要點,是否定可以做為客觀外境的實在性,以建立萬法唯識所變的理論,其理論基礎可以下列三義說明:

一、世間萬法,由根身以至器界,皆是「三能變識」之所變現,而第八阿賴耶識儲藏的萬法種子,實為萬法的本源。

二、三能變識變現時,各各識體上變現出相、見二分,見分是能認識的主體,相分是所認識之境的影像,由見相二分的「能分別」與「所分別」,始有宇宙人生的存在。

三、宇宙人生,因相、見二分而顯現,而相、見二分又皆為心識所變現,離此心識即無宇宙人生之存在,此所以成其萬唯識之義。

而唯識二十論的宗旨,即在於破斥外境實有的思想,以成其唯識宗義。二十論所破斥的物件,即是執外境實有的實在論者——其中包括著印度六派哲學之一的勝論派,及小乘佛教的薩婆多部 (即說一切有部) 、經量部、犢子部、正量部、大眾部等。這在二十論頌文之後的長行中雖然沒有指明,但在唐代窺基大師的 <唯識二十論述記> 中,卻有明白的記載。

唯識二十頌,在我國共有三種譯本。最早的譯本,是南北朝時代北魏般若流支所譯,名 <大乘楞伽經唯識論> ;其次是陳代真諦三藏所譯,名 <大乘唯識論> ;最後的譯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所的 <唯識二十論> 。同時,這三種譯本不但在內容上互有出入,在頌文的數量上也不相同。菩提流支的譯本,文多頌少,有二十三頌;真諦的譯本,文少頌多,有二十四頌;而玄奘所譯的,文頌均等,有二十一頌——於正文二十頌之外加一結頌。以上三種譯本,均收入大正藏第三十一冊。我們現在所使用的,是玄奘三藏的譯本。

玄奘大師是我國的四大譯經家之一,也是唯識宗的開創人。他俗家姓陳名緯,河南偃師人,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生。他有兄長捷,早年在洛陽淨土寺出家,奘師亦於十三歲時隨兄出家。唐高宗武德元年,與兄同入長安,尋赴成都參訪。武德五年受具戒重回長安,從法常、僧辯二大德聽 <攝大乘論> ,以諸師所說,各異宗途,聖典亦有隱晦,不知所從,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。表請不許,奘師不為屈,乃就番人學書語,唐太宗貞觀三年,私發長安,途中歷經險阻,歷時五年,始抵中天竺,於那爛陀寺,依戒賢論師學 <瑜伽師地論> 及十支論奧義五年。復從勝軍居士學 <唯識抉擇論> 及 <莊嚴經論> 等論典二年。

奘師於貞觀十九年回國,由天竺攜回梵典六百五十餘部,歸國後廣譯經論,先後譯出七十五部,一千三百餘卷,其中關於法相唯識一系的,有 <解深密經> , <瑜伽師地論>, <攝大乘論> , <大乘五蘊論> , <百法明門論> , <唯識二十頌> , <成唯識論> 等多種。奘師唐高宗麟德元年圓寂,享年六十五歲。奘師之後,唯識之學,由其上座高弟窺基大師紹述之,而建立我國的唯識宗。

唯識二十頌一書,在印度的注釋極多,以世親菩薩的弟子瞿波論為首,共有十餘種注釋本,其中以護法論師所造的 <成唯識寶生論> 五卷 (唐代義淨法師譯) ,最為重要。我國注釋二十頌的,有窺基大師撰 <唯識二十識論述記> 二卷,新羅圓測撰 <唯識二十論疏> 二卷等。

奘師譯本的文字體裁,是採用似詩非詩的偈頌式,每頌四句,每句五字,共有二十一頌,每頌之後有長行加以解釋 (其實這種解釋,現代人很難看得懂。) 二十正頌之後的一頌是結歎語,用以結束全文,所以實際上仍算是二十頌。唯二十頌和三十頌一樣,也是世親菩薩假借外人質疑問難,用一問一答的頌文,來解釋 「唯識無境」的道理,以破斥執著外境實有的小乘外道。

外人所提出的質疑問難,計有七點:

一、四事不成難:這是勝論派、大眾部、犢子部、正量部、薩婆多部、經量部、順正理師等的主張,他們以四事為例,而難唯識之理不能成立。他們的意思是:如果只有內識,沒有外境,則對外境的認識,有一定的處所、時間,應不能成立;能緣之心具有普遍性也不能成立;世間的奎事物各具有其作用這一點也不能成立。

二、外人現量難:這是薩婆多部、經量部、大眾部等的主張,他們認為諸法的有無,應以現量最為殊勝,如果沒有外境,如何有現量的認識呢。

三、夢境不同難:這也是小乘外道的問難,夢中的境界,我人知其是唯心所變的幻境,但現境..........

四、二識決定難:外人問:如果唯有內識,無有外境,則在心識之外自然也沒存他人與聖教。果然如此,則因親近善友惡友而聞正邪之法,豈不是不能成立?

五、夢境業果不同難:唯識家以夢喻現境,但醒時造善惡業有苦樂果,夢中的善惡業何以獨無果報呢?

六、殺業不成難:殺羊之時,若無羊等外境,則不能殺生,或殺生之罪是否成立?

七、他心智難:他心智,即具有知道他人心意的智慧。若有他心智,則證明他心之存在,如此則唯識無境之義就不能成立。

以上七難,都是對「萬法唯識,識外無境」之說提出質疑,說明心外實境的存在。世親針對以上七個難題,一一予以破釋,以成其心外無法的唯識思想。

二十首頌文,如果予以科分的話,可以十二科來講解,此十二科為:

一、第一頌:設難生起。

二、第二、三頌:唯識家舉出夢等譬喻,證明「四義得成」,以成唯識義。

三、第四、五、六頌:唯識家否定獄卒的實有性以成唯識義。

四、第七、八頌:解釋外人引聖教不成、以成唯識義。

五、第九頌:略示二無我義。

六、第十至第十四頌:以一、多破外境實有,以成唯識義。

七、第十五頌及第十六之上半:破妄執現量以成唯識義。

八、第十六頌下半頌:示在夢不覺以成唯識義。

九、第十七頌上半頌:明二識轉決定以成唯識義。

十、第十七頌下半頌:顯示睡眠時心壞以成唯識義。

十一、第十八、十九頌:引意罰為重以成唯識義。

十二、第二十頌:釋他心智不如實以成唯識義

本文自第二講起,即依照此十二科分之順序詮釋。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緒論——介紹唯識宗和唯識二十頌 第2頁:第二講 詮釋第一至第三頌
第3頁:第三講 詮釋第四至第八頌 第4頁:第四講 詮釋第九至第十四頌
第5頁:第五講 詮釋第十五至及十七頌 第6頁:第六講 註釋第十八至第二十頌
推薦 打印 | 錄入:jaso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