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故道白雲(佛陀傳記) 一行禪師著

故道白雲(佛陀傳記) 一行禪師著

功德田

[日期:2010-12-19] 來源:轉載  作者:一行禪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   接著的一年,縛悉底在迦毗羅衛國的尼拘律精舍安居。雨季之前,佛陀已回到他的故鄉,因為有消息傳來,說釋迦國和隔鄰的拘律利耶國正醞釀著糾紛和騷亂。拘利耶是佛陀母親的家鄉。,耶輸陀羅也是從那裡來的。
  
  這兩個國家只為廬奚多河所相隔。糾紛的起因,也正是因為河水的使用權而引。一次旱後剩下來的小量河水。起初,彼此的紛爭只限於農民在兩岸粗言對罵。但這樣很快便演變為情緒高漲,互相擲石的場面。一旦警衛隊被派遣來保護居民,事情便提升至兩岸都衛兵排列,氣氛緊張。這樣的局面,令人擔心隨時會引發戰亂。
  
  佛陀首先希望明白衝突的真正的原因。他親自詢問在河岸駐守的釋迦族長官。他們指責拘利耶的居民威脅釋迦居民的性命和財產。他接著又詢問拘利耶那邊的長官,而他們卻說釋迦族的居民威脅拘利耶居民的生命財產。直至佛陀直接與沿岸的農民查詢,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缺水。
  
  因為佛陀與兩國的特別關係,他才徵得雙方的同意,讓摩男拘利王與善安弗王會商談判。他更勸喻兩方早日作出和議,心免生起戰禍,因為無論誰勝誰敗,雙方都必有損失,而損失可大可小。他說:「因位陛下,你們說什麼比較珍貴,水,還是人命?」
  
  兩位大王都同意是人命可貴。
  
  佛陀又說:「陛下們,今次的紛爭是由於缺水灌田。如果不是人性的傲慢與瞋恚所煽動,這次的衝突實在很容易和解,更不需要動武!仔細審察你們的心。並不要因為傲慢瞋恚而令人民的血白流。一旦瞋慢消除,引至戰亂的緊張氣氛也便會自動散解。你們不妨坐下來,好好研究怎樣把河水平均分配,以供目前天旱之用吧。這樣,雙方都肯定有同等的水量應用了。」
  
  經佛陀的調停和轉導,雙方很快便達成和解。友好和諧的關係又再次恢復。摩男拘利王請佛陀留在釋迦國安居。這是佛陀證道後的第十五個雨季。
  
  安居過後,佛陀南下。他在阿拉毗度過第十六次安居,第十七次大竹林,第十八次在拘利子,而第十九次則在王捨城。
  
  每次佛陀留在王捨城,他都喜歡住在祗耆瞿陀的山脈上。這山頂形狀似雕,故又稱為靈鷲山。頻婆娑羅王時常到這裡來向佛陀請法。他甚至在這裡的山坡上築了梯級,直達佛陀的房舍。他又在有瀑流和水泉之處建起小橋。他喜歡將馬車留在山下,然後爬著梯級上山。佛陀房舍附近,有一大如數間房子的巨石。旁邊的一條清溪,正好給佛陀用作洗衣清潔,而光滑的大石,則可供他在上晾曬衣服。佛陀的房子,是用山上的石塊砌成的。從那兒望下來的景色,壯麗怡人。他最喜歡在那裡看日落。舍利弗、優樓頻螺迦葉、目犍連、優波離、提婆達多和阿難陀等大弟子,都在靈鷲山上建有房子。
  
  在王捨城和鄰近的地方,佛陀的僧團現在已有十八個修道中心。除了了竹林和靈鷲山,其他比較知名的有濕婆羅婆提出、沙波孫提伽羅婆羅、七葉窟和帝釋窟山。後兩處都在深山洞穴裡。
  
  阿摩巴離和頻婆娑羅王的兒子戌博迦,現在已是一名醫師,而且更成了佛陀的在家弟子,住在靈鷲山附近。他是頻婆娑羅王的私人醫師,並因為醫術高明,專治一些從前沒得治癒的病症而聞名於世。
  
  戌博迦也照顧佛陀的在竹林或靈鷲山比丘們的健康。每年冬天,他都安排一些朋友送贈衣被給比丘們以防禦防勝於治療。因此,他提議了一連串的衛生措施給比丘們實行。首先是要他們把食水煲沸才食用,又要他們最少七日洗衣一次和在寺院中提供多些茅廁。他也提醒比丘們不要吃留過夜的食物。佛陀把他的建議全部接納。
  
  衲衣已成為在家眾的一項非常普遍的供養品。一天,佛陀看到一個比丘回來精舍,肩上背著一疊衲衣。佛陀問他:「你那裡有多少件衲衣?」
  
  比丘答道:「世尊,我有八件。」
  
  「你認為你需要這麼多嗎?」
  
  「不,世尊,我不需要。因為人家給我供奉,我才收下來的。」
  
  「你認為一個比丘需要多少件衲衣?」
  
  「世尊,以我個人的想法,三件便應該足夠。就是在寒夜裡,也應該足夠保暖了。」
  
  「我也是這樣的想法。在寒冷的晚上,我也只需要三件衣服,便覺足夠。從現在開始,我們就給各人宣佈,每個比丘只能擁有三依一缽吧。假如有人再作供養,便只好不再接納。」
  
  那比丘鞠躬頂禮後,便回到自己的房子去。
  
  一天,佛陀站在山崗上,遙望著稻田。他忽然轉過來對阿難陀說:「阿難陀,那伸展到天邊的金黃色稻田是多麼的美啊!如果把衲衣像稻田的圖案般縫合起來,你說好嗎?」
  
  阿難陀說:「世尊,這主意很好。如稻田式樣的衲衣,真是妙極了。你曾說過,一個比丘的修行,就正如在沃田上植下功德的種子,留給現世及後世的人收益。給比丘供養和向他學法修行,也像種植福德的種子。我會告訴僧眾以後把衲衣縫成田狀。我們又可以稱衲衣為『功德田』。」
  
  佛陀微笑以示同意。
  
  翌年,善達多前來王捨城提醒佛陀他已很久沒有到祗園精舍。之後,佛陀便回到祗園精舍雨季安居。這是佛遼證悟後的第二十次安居。他現在已經五十五歲了。婆斯匿王很高興見到佛陀重來。他與一家人前來探望佛陀,其中包括一第二任妻子毗利沙剎帝和兩個兒女,惡生王子和跋知公主。這位第二任夫人,也是釋迦族人。多年前,波斯匿王成了佛陀門徒之後,他便往釋迦國求娶一位釋迦族公主。摩男拘利王把自己美麗的女兒,毗利沙剎帝利,下嫁給他。
  
  雨季中的所有法會,波斯匿王都全沒缺席。聽佛陀說法的人與日俱培。其中一位大護法鹿子母夫人,供奉了捨衛城以東的密茂叢林給比丘們。雖然它的面積較少,但景色卻不比祗園精舍遜色。在她的眾多朋友襄助之下,鹿子母夫人在那裡建設了禪堂、法講堂、以及很多小房子。在舍利弗尊者的建議下,他們稱這間精舍為東園。位處叢林中央的法講堂,則命名鹿子母堂。
  
  鹿子母夫人出生於鴦伽國的拔提城。她是一個名叫達納難伽耶的大富者之女。她的丈夫是位來自捨衛城的富者,而她的兒子則曾是尼干陀若提子的門徒。因此,他們兩父子初時對佛陀也甚嚮往。後來,因為鹿子母運動會人對佛法的虔誠,令他們也漸漸對佛陀的教導發生興趣,繼而要求成為在家弟子。鹿子母夫人和好友善化耶夫人時常往訪佛陀的精舍,給比丘和比丘尼們借助養大量的醫藥、衲衣和毛巾等日用品。她又答應支持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的計劃,在恆河東面的沿岸,興建一座給尼眾的修道中心。鹿子母夫人是僧尼在物質與精神上的大護持者。她的慈非智慧,不只一次排解了尼眾之間的小糾紛。
  
  當是,有兩個很重要的決議,都是在鹿子線堂作出的。第一個就是阿難陀成為佛陀的長期助待。第二個就是佛陀每個雨季都回到捨衛城安居。
  
  第一個決議,最初是舍利弗提出的。他說:「在我們眾人中,阿難陀師兄的記憶最好。沒有其他人有他罕有的記憶力,可以把佛陀所說過的話都覆述得一字不漏。如果阿難陀成為佛陀的長期侍,每次佛陀說法,不論是公眾法會或私人開示,他都必定會在場。佛陀的言教,是無上至寶。我們是應該盡力把它保存的。過去二十年,我們已因為對此疏忽,而失傳了很多佛陀的教誨。阿難陀師兄,請你代我們以及未來的世人,接納這份任務,成為佛陀的助侍吧。」
  
  所有的比丘都表示贊同舍利弗的建議。便阿難陀尊者反而極力推辭。他說:「我看到有幾個問題存在。首先,我們不知道佛陀自己會否同意讓我成為他的長期侍從。佛陀一向都很小心不讓釋迦族陀的人得到任何特權。就是對他自己的繼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,佛陀都非常嚴格。羅睺羅更從未佛陀共食或在他的房子度宿過。佛陀也一直沒有對我給予特別的好處。我只恐怕當了他的侍從,會被一些師兄弟誤會我是有意用這職位向佛陀討好。又或他們被佛陀責難時,會以為是我向佛陀指證他們。」
  
  阿難陀望著舍利弗,繼續說道:「佛陀對舍利弗師兄特別讚賞,他是我們之中最具天份和才智的一個師兄。舍利弗更是組織僧團的主導人,因而是佛陀最為信賴的人。可是,他所得來的,也是很多師兄弟們的嫉妒。雖然佛陀一般的主要決定,都會與其他人商議,但仍然有不少人以為這些決定,是舍利弗一人策訂的。雖然我知道這些傳言非常無稽,但我就是因為不希望會有同樣的誤會,才不願接受此重任,作為佛陀的侍從。」
  
  舍利弗尊者微笑道:「我是不會介意別人因一時誤會而對我產生嫉妒的。我相信,只要我們知道要做的事是正確和有價值的,便不需要再管他人的評論。阿難陀,我們都知道你做事一向小心謹慎。請你接納這任務吧。不然的話,大道正法,今生後世都不能流傳下去了。」
  
  阿難陀尊者默然而坐。經過一番躊躇,他終於說道:「如果佛陀答應我八項要求,我便願意成為他的侍從。一,佛陀不會把他的衲衣送給我。二,佛陀不會分食物給我吃。三,佛陀不讓我睡在他的房子裡。四,佛陀不要求我陪他到在家弟子的家裡受供。五,如我要接受在家人的供養,佛陀也會同行。六,佛陀讓我自行決定那些人可獲得佛陀接見。七,如我對他所說的有不解之處,佛陀會在我要求下,再次重複。八,我如未能參與法會,佛陀要為我再說一遍開示的精要。」
  
  優婆離尊者起來說道:「阿難陀的條件似乎很合理。我相信佛陀一定會同意。可是,我不同意第四項要求。如果阿難陀師兄不陪同佛陀前往在有弟子的家裡,他又怎能記下佛陀所說的?我建議當佛陀接受在家人供養時,除了阿難陀以外,他帶同多一位比丘前往。這樣,便沒有人可以說阿難陀有特惠了。」
  
  阿難陀說:「師兄,我不認為這是好主意。如果供食的人只有能力供養兩位比天,那又怎辦?」
  
  優婆離反駁他說:「那佛陀和你們兩位比丘,便只好吃少一點了!」
  
  解情況其他的比丘都大笑起來。他們知道替佛陀找一個適合的侍者問題,已經解決。於是,他們便繼續考慮佛陀每個雨季應否到捨衛城了。捨衛城的位置很好,因為祗園精舍、東園和比丘尼的道院都全在附近。它因此可作僧團的中心據點。如果佛陀每年都到這裡來,信眾都可能預先計劃,前來直接領受佛陀的法益。在家護法,如給孤獨長者和鹿子母夫人,都已答應提供所有醫藥食用給前往捨衛城雨季安居的比丘和比丘尼。
  
  比丘們都在散會前決定了每年雨季在捨衛城安居。他們更立即前往佛陀的居處給他報告他們的意思。佛陀對於他們的建議,都欣然接納。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為步行而行 第2頁:牧牛
第3頁:滿臂姑屍草 第4頁:受傷的天鵝
第5頁:一碗乳汁 第6頁:蕃櫻桃樹下
第7頁:白象之獎 第8頁:寶石的項鏈
第9頁:慈悲之路 第10頁:未出生的孩子
第11頁:月下之笛 第12頁:金蹄
第13頁:開始修行 第14頁:渡過恆河
第15頁:森林苦行者 第16頁:耶輸陀羅有睡著嗎?
第17頁:畢波羅樹葉 第18頁:晨星出來了
第19頁:對橘子的專注 第20頁:一隻鹿
第21頁:蓮花池 第22頁:轉法輪
第23頁:法蜜 第24頁:歸依
第25頁:音樂的妙境 第26頁:水也會上升的
第27頁:世法燃燒 第28頁:棕樹林
第29頁:緣起 第30頁:竹林
第31頁:我會在春天回去 第32頁:手指非月
第33頁:不會褪滅亡美 第34頁:重聚
第35頁:清晨的陽光 第36頁:蓮願
第37頁:新的信念 第38頁:啊,喜樂!
第39頁:等待明天 第40頁:黃金鋪地
第41頁:有誰見過我的母親? 第42頁:愛就是瞭解
第43頁:每個人的眼淚都是鹹的 第44頁:元素會重新組合
第45頁:開啟大門 第46頁:一把申恕波樹葉
第47頁:依照正法 第48頁:以禾蓋土
第49頁:大地的教化 第50頁:一把麥糠
第51頁:慧藏 第52頁:功德田
第53頁:投入此刻 第54頁:住於專念
第55頁:晨星出現 第56頁:覺觀呼吸
第57頁:木筏非岸 第58頁:一把珍貴的泥土
第59頁:論說之綱 第60頁:鹿子母夫人的哀傷
第61頁:獅子吼 第62頁:舍利弗之吼
第63頁:一直到海裡 第64頁:生死輪轉
第65頁:非滿非空 第66頁:四座山
第67頁:海洋詩人 第68頁:三妙門
第69頁:佛陀會到那裡去? 第70頁:鵪鶉與白鷹
第71頁:調弦的藝術 第72頁:默默的反抗
第73頁:隱藏的飯團 第74頁:象後的叫聲
第75頁:快樂的熱淚 第76頁:修行的果實
第77頁:眼裡的星斗 第78頁:二千僧袍
第79頁:檀香樹茹 第80頁:你們要精進!
第81頁:故道白雲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2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
第 2 楼
匿名 发表于 2014-6-14 14:57:19
感恩有緣閱讀此書.感恩所有成就此書的因緣!
回复 支持 (10) 反对 (55)
第 1 楼
匿名 发表于 2013-3-28 12:43:13
你好, 我很欣賞你們這個平台所流動的書籍,從中我獲益良多,感恩。
我發現了一個問題, 當我使用Safari內置的Reader 功能閱讀一行禪師的《故道白雲》時,它只能顯示到第39頁,並餘的頁數均未能顯示。

Safari 的Reader 功能能讓我更方便的閱讀你們平台的書藉,所以希望你作出相關修正。

最後,若你們能提供顯示全書或PDF檔便更好方便讀者們作離線閱讀。 感恩。
回复 支持 (18) 反对 (7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