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背景:
閱讀書籍 - 參學正眼 耕雲先生講述

參學正眼 耕雲先生講述

一、禪究竟是什麼?

[日期:2010-08-09] 來源:網友上傳  作者:耕雲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,請按

  耕雲先生講述

 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五日於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

今天是台南禪學研究會成立兩周年大會。這不但在法界是一件大事,對國家來說,也是一件大事。如果我們用常識的眼光來看,禪學研究會跟國家、眾生,似乎無關宏旨,但人類的命運最早的樞紐是看不見的,所以管它叫做「機」。

兩年來,禪學會會務可以說是蒸蒸日上。有些會友已經證得了生命的真實,也有很多會友已經品嘗到法的真正滋味,這不是書本上可以得到的,也不是沒有用的廢知識所能比擬的。

在這兩年裏,我接到很多來信,提出了很多問題,因為我的視力不好,回信回得很簡單,藉這個機會做一個總的答覆。歸納起來,兩年來大家問我的問題:

第一、「禪究竟是什麼?」我們看公案、看語錄,不曉得禪是什麼?禪除了名詞,我們把捉不到它的真實的內涵。

第二、「誰能學禪?」我是學禪的根器嗎?禪重根器,不是上上根器不能學禪,因此他懷疑他自己是否可以學禪。

第三、「修禪、參禪,什麼是參學的最佳時間?什麼是參學最佳地點?」

第四、「既然禪找不到它真實的內涵,好像跟自己格格不入,有沒有什麼方便可以使我們接觸、進入禪的領域呢?」

最後一個問題就是「參禪什麼法門最契機?最穩當?只成不敗,耕耘必有收穫,有沒有這個法門呢?」

以上的這些問題,是我兩年來接觸最普遍、百千個問題歸納出來的幾個重點。我想這也是各位很有興趣,或者是比較關心的問題吧!

一、禪究竟是什麼?

第一個問題,關於禪究竟是什麼?

各位看過指月錄、五燈會元這一類的禪宗典籍,就知道所有禪宗的問答,弟子問禪師的問題,在基本上都不外禪是什麼?儘管他們用的辭彙、語句不同,但它的目的都在問:禪是什麼?

比方說「什麼是祖師西來意?」達摩祖師從西方到中國來,他主要的目的及所帶來的是什麼?這不就是等於問禪是什麼嗎?

也有些禪宗的學人問佛法的大意、佛法的的大意,也是在問禪是什麼?因為誰都知道「禪是佛心,教是佛口」,這話怎麼講?禪宗所傳的是佛的心印,是把佛的心態傳給你;而教就是佛的教誨,教導弟子記錄下來的經典。那麼難道佛的心口不一,心口有兩種嗎?不是心口不一,佛不可能有雙重人格。教與宗為什麼有差距呢?釋迦牟尼佛自己說過:我說法四十九年,沒有說到一個字。問題就在這裏,說了四十九年,沒有接觸到法的實體;那也就是說,佛的教誨雖是金口親宣,唯獨禪才是佛心真傳。

我們看一兩千年以前,就有太多的人問「禪是什麼?」「什麼是祖師西來意?」「什麼是佛法的旨趣?」這些問題所指向的,都是問禪的內涵,但是答案如何呢?

有的人問「什麼是佛法大意?」答:你為什麼不問外面那個柱子?

有人問「什麼是祖師西來意?」答:現在太忙,沒有時間告訴你,等沒有人的時候,我再悄悄跟你說。這個人就開始緊迫盯人了。有一天老和尚一個人在散步,他就盯上了:師父啊!現在沒有人,你跟我講吧!

那位老和尚悠然地說:你看!那叢竹子怎麼那麼長,這叢竹子又怎麼這麼短。

這是答案嗎?確實是答案。

又有人問:什麼是西來大意?答:你為什麼不問自己的意,管他東來、西來幹什麼?

有人問趙州:什麼是祖師西來意?趙州說:庭前柏樹子!

靠我們的表層意識,我們習慣用了二、三十年的這種表層意識,是無法理解的。因此人們都以為這老和尚「愛說笑」,問這個答那個,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嘛!何必指東話西呢?其實不然。我們為什麼說他答得對,等一下再跟各位講。

那麼禪究竟是什麼呢?讀過信心銘的就應知道「纔有是非,紛然失心」。說「是」就必定有「非」,不離二邊,是相對不是絕對。真理是絕對的,你有了二邊就有了矛盾,有了矛盾就起了混亂,起了混亂就叫戲論。戲論是什麼?就是概念遊戲,是接觸不到真實的。那麼禪究竟是什麼呢?

各位也知道,歐洲文藝復興以後,有所謂科學的語言。近代的邏輯學,也有不矛盾律──是說你要討論一個問題,不可以模棱兩可。還有範疇說──要有一定的範圍,你談什麼問題,先確定範圍再進行討論,你不能海闊天空亂扯一通吧!就現在的邏輯學來講,你問:什麼是祖師西來意?他答:庭前柏樹子。你必定是無法接受。

假如我們說是什麼,一定會有人說非什麼,那就「纔有是非,紛然失心」,這個心就亂了。倘使我們不說它是什麼呢,恐怕你連邊都摸不到,又從哪里著手呢?

那麼,禪究竟是什麼呢?

(一)禪是生命的永恆相

儘管提到禪,沒有開口處,為了不捨方便,我甘冒大不韙,在禪學會成立的時候,我就說「禪是生命的永恆相」,這是一個參究的線索,雖然有點著相,有點違背古人的風範,但是可以給你一條線索,讓你去抽絲剝繭地慢慢發掘。

我也說過「禪是生命的共相」。生命有別相──個別的生命相。螞蟻那樣小,人比較大,大象又比人大,相傳喜馬拉雅山的雪人,又比人大十倍。但不管眾生外形如何千差萬別,卻有其共同點,生命之所以為生命,就奠立在生命共同點上,所以說禪是生命的共相。

(二)禪是自他不二的所以然

自己跟別人原本不二,眾生與佛原本平等。何以說眾生與佛平等?眾生煩惱垢重,諸佛光明解脫,自己是自己,他是他,說是自他不二,沒這回事。為什麼有這種論題呢?這個自他不二、生佛平等的所以然就是禪。契合、悟入了禪,就會親切地感受到自己跟別人果然不是兩個,佛跟眾生也原本是完全一樣。

剛才我們說過關於「禪是什麼?」一兩千年來有成千上萬的人發問過,也有成千上萬個答案。我們在後面講到跟這個問題有關時再講。

各位有的是今天下午才到達,有的昨天我們就聊過天,聊了五、六個鐘頭。有的今天聊了一個上午,各位應該感受到禪不是抽象的,不是概念遊戲,不是不能通過實驗的,禪是可以感受得到的。

(三)禪是心的原態

禪是什麼?勉強地說,禪只是一種心靈的狀態。我明知故犯地下了這麼一個界說,甘願下阿鼻地獄,只要大家能直趨禪境,不再向外馳求淪入外道,我都感覺心滿意足。

我們為什麼不說禪是一種心態呢?因為心態包括了心靈的狀態和心的表層。而所謂心的表層就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所積的本心上的污染層面。

剛剛出生的嬰兒,在育嬰室裏時,只有最低的、微弱的本能,肚子餓了就哭,他不會思惟、沒有感情、沒有理性、沒有智性,也就是說他根本還沒有形成表面意識,長大了以後,他有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他有第七識,有了我的執著,然後突出自我意識,在根塵相對中吸收、累積,成了本心原無的一層塵垢。

我們的聽覺很接近答錄機,耳朵要不具答錄機的功用,就沒有辦法學習。老師教你,你若錄不下來,怎麼記它啊?大家都會唱「青海的草原」、「我從山中來」,我相信會唱這個歌的人未必讀過曲譜,也有很多人沒有見過歌詞,他為什麼會唱?耳朵是答錄機嘛!那麼眼睛是錄影機嘍!這個人我曾經見過和經人介紹過,下次再見面就會打招呼說:老張你好!你好!好久不見。為什麼這樣?彼此已經感過光了。

這些東西累積多了以後,越積越厚,這是表層意識。既然心上面又加了一層叫做表層,於是本心就被蓋住了。所以我記得禪學研究會成立的時候,我跟大家說:禪是什麼?禪是心的原態。是沒有加表層意識,去掉表層意識以後心原本的狀態,也是六祖壇經講的本來面目。

所以這個問題討論到這裏,我肯定地講:禪是原本心靈的狀態,不是知識──不涉能知,沒有所知,離能所、絕對待,亙古未失,悟亦無得,一切具足,不假外求,人人本有,無須外求,只是聖主未蒙塵以前,心靈的原態。

(四)禪是宇宙的唯一真實

在禪學研究會成立大會中,我就曾提出了前面這三個界說,而且我恐怕大家摸不著方向,研究時還很難著手,所以我又說:禪是宇宙的唯一真實,是佛經所講的實相,也就是真相。

什麼叫真相?什麼叫幻象?真相是原本的、不變的、永恆的,幻象是過程的。不管你接受創世紀的說法,或者你接受星雲說,你都會肯定地球是無中生有的,原本沒有的,它只是過程的暫時呈現,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沒有人堅持說地球是永恆的吧?用大宇宙的無限時空來衡量這個地球,的確太短暫了,以人的眼光看昆蟲,其生命不也太短促嗎?

佛陀在菩提樹下,睹明星而悟道,完成了生命的覺醒,若問佛陀悟的是什麼?只是性空緣起、緣起性空而已,絕不含神秘的成分。就是說凡是靠條件的組合而成立、顯現的,都是原本不有的,凡是原本不有的,當條件消失、條件改變時,它也同時消失。

在座各位很多是學自然科學的專家,我們也知道雖然物質最小的單位是原子,而原子卻不是單一的。當你把電子、質子、中子分開的時候,你將發現實在沒有什麼東西是固定不變的原子;電子、中子瞬間即逝,質子跟著也會消失,為什麼它會空無所有?因為它原本不有,只是因緣所生的假合體而已。這說明靠條件組合的東西,一旦條件分離了,它也消失了。

過去我讀中學的時候,老師告訴我們說:什麼叫分子?分得不能再分,小得不能再小,叫做分子,現在證實沒有這回事,沒有什麼東西不可以再分,原子還可以再分。瞭解了存在的實相,就會瞭解釋迦牟尼佛所悟的法,沒有什麼神秘的色彩,也沒有不可理解、晦澀難明的理論,而是宇宙的真相、生命的實相,是邁向生命圓滿的途徑,促使生命覺醒的方法。 

【書籍目錄】
第1頁:一、禪究竟是什麼? 第2頁:二、誰能學禪?
第3頁:三、參學的最佳時間、地點 第4頁:四、參禪最契機、最穩妥的方法是什麼?
第5頁:五、什麼是參禪的大根器?
推薦 打印 | 錄入:admin | 閱讀:
相關書籍      
本書評論   查看全部評論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數
點評:
       
評論聲明
  •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
  •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- 五戒十善,不要謾罵
  •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
  •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
  •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