呢?人的心,都是一般無二的。你指著胸前說:「我的心在這兒。」你的心真的在這個地方嗎?那你真是錯認心了!是認賊作父了!就像阿難似的,在楞嚴經裡阿難說:「心在裡面。」就是指這個肉團心;這個肉團心是沒有用的。怎麼說它是沒有用的呢?因為它只是一塊肉團。這個是集起心是聚集煩惱而生起來的心;又叫緣慮心,攀緣思慮的能力一直幫著你打妄想。而第六意識,也就是這個稱為集起心,是這個幫助你打妄想和生雜念的肉團心、緣慮心、集起心...,這個心就有這麼多的名稱。所謂心法,不要以為我是說這個肉團心。
 
那我另外還有個心嗎?你不知道嗎?看看這是不是妙呢?你連自己有個心都不知道。你既然連心都不知道,那你連生命也不明白啦!來的時候,糊裏糊塗,去的時候也糊裏糊塗。來從什麼地方來都不明白,這是個妙!死的時候又糊裏糊塗的跑了,到什麼地方去又不知道,這也是個妙;生和死的時候都不知道就算是妙!那麼活著的時候大概是不妙了吧?但是這個更妙!怎麼會更妙呢?比如說你在不知不覺中從小孩子變成大孩子;從大孩子又變成大人;成了大人之後也不知道怎麼變成為老人。你說這妙不妙?不但變成老人,你又會生育兒女。如果不是妙,怎麼不知不覺就有這麼多變化?這是妙法。這個妙法現在講出來,你會覺得有點意思,好像是這麼回事,但在沒講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這是妙法。
妙法就是這樣的在你不知不覺中生出一種作用。妙要說起來多得不得了。眼前你所能看見的都是妙。為什麼呢?你怎能看見呢?要不妙你就看不見了。那麼看不見的就不是妙了?看不見的更妙。看見和看不見都是妙,聽見和聽不見也是妙。
所以眼前能看見的,不但是看見;怎麼能看見呢?這就是楞嚴經所講的:「誰能看見?誰同你看見的?」你說這妙不妙?為什麼近的你能看見,遠的就看不見呢?這都是妙。當你看見黃色,你就有黃色的樣子。看見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,這些就在你的八識田中生起它的樣子。又怎麼會生起來呢?誰教你生出這種影像?這豈不是妙?
聽也是一樣。聽的聲音,為什麼有的聲音就喜歡聽,有的聲音你就不喜歡聽;誰教你歡喜和不歡喜聽呢?沒有!為什麼自己就會生出一種愛和憎的心來呢?見到美色,就生愛心,看到不好的顏色,就生出一種憎惡心、討厭心。是誰教你的呢?你說:「我不知道是誰教的,只是這麼想。」這麼想就是妙,一切一切都是妙;這是心法妙;是由心裡生出來的千變萬化。如果不妙的話,怎麼生出這種種的變化呢?
妙太多了,如果要說,說幾百年也說不完這個妙。要能說完那就不是妙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,談經三百餘會,都沒超出這個妙字。所以這個妙包括三藏十二部,包括一切的佛法;一切佛法都沒超出這個妙字。所以智者大師講了九十天,就是講九十年也講不完這個妙字。這麼說來法華經在這一生也聽不到了,也沒有機會聽完了。九十年也講不完一個妙字,那麼經文就不知道要講多久。別怕,現在的時代是一切事情都講快,講經講快是妙,講慢也是妙。既然釋迦牟尼佛講經也沒有超出這個妙,我現在講經又怎會離開這個妙呢?這個妙要離開就不妙,離不開就是妙。
法雖然是妙,要想知道妙法,得先要把妙放下。放不下是妙,但能夠放下那才是真妙;要不信,你試一試把身、心放下。內無身心,外無世界;人空法空,一切皆空,你說這不是個妙嗎?這個妙是要把身心放下才能得到真正自性本有的妙。你能內無身心,外無世界,可是還沒有離開身心世界。這不是說離開我這個身心,離開這個世界,才能沒有身心世界;而是在這個身心,在這個世界而沒有了。
「眼觀形色內無有,耳聽塵事心不知」,這就是快要到內無身心,外無世界的境界了。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,所以才妙。容易也妙,不容易也是妙,一切一切都是妙,都沒超出這個妙法。所以這個妙字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