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三、略談戒法之重要性
乙一、成佛之本
接著,在進入本文之前,我們就簡單的談一談戒法它的重要性。首先我想,我們學習佛法,大家都有一個最終的目的,尤其是大乘的佛法。這個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?就是希望能夠成佛。因為成就了這個圓滿的佛果,不但能夠利益自己,也能夠幫助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,得到究竟的解脫。這個成佛的境界,它是一種大光明的境界。為什麼說它是一個大光明的境界呢?因為它當中具備兩種殊勝的果德。哪兩種殊勝的果德呢?根據《成唯識論》它是這麼說的:「由斷續生煩惱障故,證真解脫。由斷礙解所知障故,得大菩提。」由於斷除了相續所生起的煩惱障的緣故,因此就能夠證得真解脫。由於斷除了障礙我們理解般若智慧這個所知障的緣故,因此就能夠得到大菩提。也就是斷除了煩惱障就能夠得到真解脫。這個真解脫又叫做大涅槃。而斷除了所知障呢,就能夠得到大菩提。這兩種的果德是非常殊勝的。為什麼說殊勝啊?就是它超過一切。因為聲聞、緣覺對於這兩種的功德還沒有圓滿的得到,菩薩對於這兩種的功德也還沒有究竟的證得。唯獨佛與佛才能夠究竟圓滿的獲得。所以佛的這種大光明的境界是非常殊勝的。我們眾生了解到這個佛果的殊勝,就也想要成佛。成佛,就必得要修行!修行就必須要有所依憑。這個依憑是什麼呢?就是道器,修道的法器,也就是人身,要具有人道的果報身。這個人身不是一般的人身喔!還必得要具足暇滿的人身,也就是要能夠離開八無暇,而且具足十種圓滿的人身。比方說,不要出生在邊地,或者投生到長壽天,也要相信這個戒律是一切世出世間善法所生之處,以及能夠遇到正法等等。這個就是暇滿的人身。如何能夠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呢?在《大般若經》上面就說到:「三十二相無別因,皆由持戒所得。若不持戒,尚不能得野干之身,況復佛身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佛的應化身是具足三十二種殊勝的容貌,以及微妙的形相。佛的這三十二大丈夫相,每一相都要經過百福的莊嚴。而這三十二相的異熟業還必須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夠修行圓滿,所謂的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種相好。」而要成就這三十二種大人的相貌呢,「無別因」,沒有其他特別的原因。「皆由持戒所得」,都是由於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,能夠執持清淨的戒法所感招到的。「若不持戒,尚不能得野干之身,況復佛身」,倘若不能夠好好的持戒,尚且不能夠得到野干的報身。野干就是野狐狸。我們知道野狐狸的果報是很低劣很不好的,如果不持戒,就連這麼下劣的野干之身尚且是得不到,更何況是殊勝的佛身呢!《大般若經》是大乘的經典當中專門講空性、智慧、般若的經典。佛在這一部經當中也是告訴我們持戒的重要性。要成佛是不能離開戒律的。在其他經論也都提到,持五戒能夠得到人身,修十善可以招感天人的果報。所以想要得到人身來修持佛法,非得要持戒不可。
乙二、修行之基礎
或者有人就問到:學習經論以及教理,增長智慧也就足夠了,為什麼要學戒呢?關於這一點,慈舟老法師他曾經這麼說過:「儒家不學禮無以立。不學詩無以言。但是我們出家人呢,不學經教則無以言,不學律典則無以立。」這是什麼意思呢?我們知道這個禮,不但是我們個人生活的規範,也是維持群眾社會次序的準則。所以,如果不學習禮教,就無法立足於社會。所以說「不學禮無以立」。「不學詩無以言」,一首好的詩我們讀了以後可以調平我們的情感,陶冶我們的性情。這個就是所謂的溫柔敦厚的詩教。多讀詩、多學詩才能夠加深我們的涵養,增廣我們的知識,因此我們所說的話才會言之有物,才不會有錯。所以「不學詩無以言」。這個詩或者也可以通於文章典籍,所以孔子又說到:「君子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,亦可以弗畔矣夫!」這句話就是說:君子他廣泛的來研究聖賢的典籍。再用禮節來約束自己的行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