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就要像是在祭天祭地那樣恭敬他們。
  
  4.從自利必利人的立場而言:「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」,即是忠心耿耿的「忠」貞;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即是寬恕的「恕」道。曾子 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矣。」忠恕之道,也就是孔子「一以貫之」的仁道。由於《論語》中有「臣事君以忠」之句,後人便將忠字狹義化了,好像只有臣對君忠、 下對上忠,其實《論語》中尚有「為人謀,而不忠乎」,以及「與人忠」等句子,都是將己心比他心,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置於一條平行線上平等看待,才是 把良心擺在中間的「忠」字意涵。
  
  這種忠恕之道,也就是孔子提倡的仁道,是很難實踐的嗎?對於有心的人而言,並不困難,所以孔子要說:「仁遠乎哉?吾欲仁,斯仁至矣!」又說:「求仁而 得仁,又何怨?」只要「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」,便能完成全部人格的道德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能有實踐仁道的決心,不僅要把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平 等看待,甚至要將他人的利益,置於絕對優先的地步,為了求仁得仁,不但不可為了自求生存而害人,更要犧牲自身來成全他人,才算是仁道的極致。正因為孔子沒 有機會做到「殺身以成仁」,所以要自謙地說:「若聖與仁,則吾豈敢」了。
  
  孔子說「成仁」,孟子說「取義」,都是表現著一個崇高的理念,那是從個人利益的私心追求,轉化到為了群體利益而放棄私人利益,甚至不惜奉獻出自己的生 命,來成全「求仁得仁」的人格。這種思想,和大乘佛教的菩薩行,是很相近的,什麼是菩薩?具足智慧和慈悲的人便是菩薩,有智慧便不會害自己,有慈悲便不會 害眾生;更進一步,為了利益眾生,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利益,故有「不為自身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的菩薩誓願。私利、公益的兩極,或是以利人作為利己, 僅在一念之間的差別,自私的利己是精神的污染,是心靈的腐敗,以奉獻心來利他,是精神的昇華,也就是心靈環保。
  
  道家的老子說:「道者,萬物之所然也。」又說:「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」,因為「道常無為,而無不為」,便是自然的法則,心也只是自然的 現象之一。老子看宇宙人生,都是站在相反相成的立場,老子勸人若要如何,必先居於此如何之反面。故云:「知其雄,守其雌」、「知其白,守其黑」、「知其 榮,守其辱」。
  
  老子對於人的私欲心,所作的建議是:「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」故又云:「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」這是說,人不能無私,但宜少私,人不必無 欲,但宜寡欲,那便能夠知足知止而可以健康,而能夠長生久視了。老子所嚮往的是自然主義,提倡純樸,反對虛浮的繁華,希望人類的道德,素樸而不假巧立名目 的爾虞我詐,所以主張「絕聖棄智」、「絕仁棄義」、「絕巧棄利」。
  
  莊子觀察天地間的萬事萬物,是「形雖彌異,其然彌同也」。這是說,萬事萬物之存在,並沒有優劣、尊卑、高下、大小的定義,只是各是其是而已。此可使人 免於「羨欲之累」,例如〈齊物論〉云:「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」,不是說萬物之中秋毫最大,而是說泰山與秋毫不必比大小,秋毫之末的本身便是最大。如果人人 不和他人比尊卑高下,各人自有自己的大小,便無所謂我不如人,或者我高於人的比較心了。
  
  莊子的人生觀,不同於儒家的「殺身成仁」、「捨身取義」,也不同於墨子的「兼善天下」的人生追求,故有學者說:「重生」、「養生」、「保生」,是貫穿 《莊子》一書的基本思想。所謂明哲保身的思想,便是出於《莊子》的〈養生主〉所言:「為善無近名,為惡無近刑,緣督以為經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養 精、可以盡年。」
  
  儒道兩家對於人生的看法,雖有不同,其用心則都是為了人類身心的健康、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