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傳佛教的譯經事業,雖然持續了一千年,魏晉以前為萌芽期,南北朝時代為成長期,隋唐時代為成熟期。其中主要的偉大譯師,有五位,也都是出現在西元第 三世紀中至第八世紀初的四百四十年之間,那就是:1.鳩摩羅什(西元三四四∼四一三年)、2.真諦(西元四九九∼五六九年)、434.玄奘、4.不空、 5.義淨(西元六三五∼七一三年)。前兩位出現於南北朝時代,後三位出現於初唐迄中唐期間。
  
  憑藉教義內涵普遍弘傳
  
  佛教漢化的完成,也是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醞釀,迄隋唐時代才陸續地形成。其實,漢傳佛教原先共有大小十三宗。除了以上所舉的八宗之外,尚有以東晉時代的 道生為主的涅槃宗,以《涅槃經》為依歸。鳩摩羅什門下的僧導及僧嵩等人,依《成實論》創立成實宗。以《十地論》為依歸,出現南北兩派地論宗;南道派主將慧 光,北道派的主將是道寵。以《攝大乘論》為依歸,由真諦三藏的弟子群建立了攝論宗。玄奘編譯出《成唯識論》,由其門下的窺基等成立了法相宗;玄奘譯出《俱 舍論》,由其門下的普光、法寶、神泰等,加以注疏,成立了俱舍宗。如此的五宗,雖各有若干部論疏,唯其傳持不久,便漸衰弱,有的被淘汰,有的成了同性質的 大乘宗派一個階梯,階段性的任務完畢,便衰退了。例如成實宗流入三論宗,地論宗為華嚴學派所攝,俱舍宗終被唯識宗的光芒淹沒,涅槃宗則由於天台宗也重視 《涅槃經》而告衰退。
  
  天台宗的智顗,依《法華》、《涅槃》、《大品般若》諸經及《中論》、《大智度論》等,著有三大部五小部等大量作品,建立三止三觀的實踐體系,五時八教 的教理體系,判攝釋尊的一代時教,氣勢壯闊,對於教法的統合整理,所作的貢獻,在中國佛教史上,堪稱空前。華嚴宗是承受北道派的地論宗,以及攝論宗和唯識 學派的影響而產生,到賢首法藏(西元六四三∼七一二年)而集大成,著有《華嚴探玄記》,《華嚴五教章》等許多部書,都是組織謹嚴,思惟縝密而廣徵博引。天 台宗主張性具,華嚴宗主張性起,兩家都提倡觀行,兩家又都主張淨土信仰。到了宋初,又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(西元九○四∼九七五年)出現,他以《楞伽經》 「佛語心為宗」的禪宗立場,又以《華嚴經》的角度,融合大小諸宗,所謂性相合流,會歸於由「頓悟成佛」而至「一念成佛」的禪淨雙修,完成一百卷的大書《宗 鏡錄》。此在漢傳佛教史上,應該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結集。到了明末的蕅益智旭(西元一五九九∼一六五五年),繼永明延壽的餘緒,也主張性相融會,整合包括 天台性具、唯識法相、禪宗、律宗,而歸淨土;又整合全體三藏聖典,撰有一部《閱藏知津》,也可算是一次聖教的結集。
  
  佛教文化,所以能夠不借武力和經濟力的威脅利誘,純粹憑藉它的教義內涵而弘遍亞洲諸國,如今也受到西半球歐美人士的歡迎,其原因就在於佛教的適應力 強,彈性度高,遇到任何狀況,都會保持無我而尊重對方的立場,講空,也講有;講解脫,也講入世;講出俗,也講隨俗。特別是佛法不違世法而淨化人間,佛教徒 弘法不為自己求名聞利養和權力地位,但為人間大眾離煩惱之苦、得解脫之樂,只希望能有為人付出奉獻的機會,不與人爭長論短,比高比低。所以到了中國,對於 儒道二家的固有文化,一向站在肯定的立場,稱之為人天善法,也是佛法的共同基礎。
  
  這是因為大乘佛法,有四依的教誡,所以不強調對於佛陀的人格的崇拜,也不強調對於佛語神聖的待遇,更不會強調某些特定的歷史人物要被當作神格來信仰。 佛在《阿含經》中就已說到,佛以法為尊,而緣起思想是法的重點,緣起法能使人悟見空性而解無明煩惱,所以「見緣起即見法,見法即見佛。」所謂四依,見於 《維摩經·法供養品》、《大般涅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