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
  
  聖嚴法師著
  
  佛教發源於印度,創始者是釋迦悉達多王子,他的年代,依據南傳善見律的眾聖點記之說,是於西元前四八五年為入滅年,世壽八十歲。最初的一百多年之間, 佛教文化大概是在印度境內傳播。至西元前三二三年,孔雀王朝的第三代阿育大王即位,十七年後皈依佛教,並派遣大批僧侶,赴世界各地傳揚佛法,便將佛教推展 到全亞洲的鄰近諸國,其中包括南方的金地(錫蘭、緬甸),北方的中國,其時正好是秦始皇時代。
  
  最早的漢譯佛經,始為後漢明帝永平十年(西元六七)迦葉摩騰及竺法蘭來到洛陽,於白馬寺譯出《四十二章經》。傳到藏地則再晚六百多年,於唐太宗貞觀十 五年(西元六四一)左右,分別從漢地及尼泊爾伴隨公主下嫁藏王而傳入佛教。直到西元第八世紀末(七八一年),還有印度僧與漢僧的一場頓和漸的公開大辯論, 那是藏王赤松帶贊親自主持的,留下的雙方記錄,都說對方落敗。來自印度的是寂護的弟子蓮華戒,來自漢地的是禪宗的大乘和尚,不論那場辯論的勝負屬誰,當時 的藏王尚對居住敦煌的曇曠馳書問法,表示對於漢傳的禪宗,並未忽略。但在西元第八世紀之後,印度的密教便源源不絕地傳到西藏形成了藏傳佛教的特色。
  
  因此,佛教文化的開展,分作三大系:1.南傳巴利文系的上座部。2.北傳由梵文漢譯的大乘佛教。3.藏傳由梵文藏譯的密教。若以時代區分,南傳巴利文 系是印度早期的部派佛教,即所謂小乘;漢傳梵文系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;藏傳梵文系是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。其實此三系的內容,都曾傳入到了漢地,唯中國的 漢文化背景,對於小乘佛教及大乘密教,似乎不能吸收消化,所以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繁瑣哲學,在漢地無法弘揚。晚期大乘的密教,在傳入西藏的同時,漢地也有 唐玄宗時代的所謂開元三大士:善無畏、金剛智、不空,傳入大量的密教聖典,此後隨著蒙古人統治中國而第二度將藏傳密教由蒙古民族帶入漢地,可是迄今未能在 漢文化中生根立足。
  
  漢傳佛教,雖經過約一千年的翻譯,才由於印度佛教的滅亡而終止了譯經事業,但是漢傳佛教的成長是在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年之間,漢傳佛教的成熟是在隋代及至中唐期間,所謂中國佛教的大乘八宗,都是在成熟期中形成的。
  
  1.隋代的智顗(西元五三八∼五九七年)開創天台宗。
  
  2.吉藏(西元五四九∼六二三年)開創三論宗。
  
  3.隋唐之間的道綽(西元五六二∼六四五年)及善導(西元六一七∼六八一年)開創了淨土宗。
  
  4.唐初的道宣(西元五六九∼—六六七年)開創了四分律宗。
  
  5.法相宗由玄奘三藏(西元六○○∼六六四年)從印度引進中國,完成一宗之說的是他的弟子窺基(西元六三二∼六八二年)。
  
  6.唐初的杜順(西元五五七∼六四○年)、智儼(西元六○二∼六六八年)、法藏(西元六四三∼七一二年)累續發展而開出了華嚴宗。
  
  7.禪宗雖起於梁武帝世(西元五○二年即位,五九四年歿)菩提達摩來華,為第一代祖師,其實要到唐高宗迄唐玄宗之世的六祖惠能(西元六三八∼七一三 年)及其門下的荷澤神會(西元六六八∼七六○年)、青原行思(西元?∼七四○年)、南嶽懷讓(西元六七七∼七四四年)等人,才正式完成。
  
  8.密宗在中國完成了組織化及體系化之各種聖典的傳譯者,是有開元三大士之稱的無畏(西元六三七∼七三五年)、金剛智(西元六七一∼四一年)、不空 (西元七○五∼七七四年)。由此可見,中國漢傳佛教大乘八宗的完成,是在隋代迄中唐的二百年之間。嗣後便進入中國佛教的爛熟期,大乘八宗之中,也只剩禪宗 一枝獨秀了。
 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