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樂世界。
【安受苦忍】 二忍或三忍之一。
【寺】 僧伽所居住的地方。
【寺十種異名】 寺有十種的別名,即寺、淨住、法同舍、出世舍、精舍、清淨園、金剛剎、寂滅道場、遠離處、親近處等。含義尚有六種,即窟、院、林、廟、蘭若、普通等。
【年戒】 受持具足戒之後的年數。
【年滿受具】 年滿二十歲之後才能受持比丘的具足戒。
【式叉】 華譯為學。
【式叉尼】 式叉摩那尼的簡稱。
【式叉摩那尼】 華譯為學法女,或正學女,為出家五眾之一。凡沙彌尼,欲受具足戒為比丘尼,應於二年間,先學六法,即不殺、不盜、不淫、不虛誑語、不飲酒、不非時食等,過了此二年,若是情形良好,才能正式受具足戒。
【羊車】 三車之一。見三車條。
【羊鹿牛車】 羊車、鹿車、牛車。羊車是喻聲聞乘,鹿車是喻緣覺乘,牛車是喻菩薩乘。這種譬喻是以羊鹿牛車所能運載數量的多寡來比喻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的利世成果。
【血途】 畜生道的別名,為三途之一。
【托胎】 托於母胎而生。
【托缽】 比丘乞食。
【托缽天王】 四天王之一,即北方多聞天王,梵名毘沙門,管領羅剎夜叉,佛令掌擎古佛的舍利塔,故俗稱為托塔天王。
【有】 苦果的別名,依因而有果,故果名為有,如稱三界為三有、九有等是,是有生死煩惱的意思。
【有支】 十二支之一。見十二因緣條。
【有見】 執著實有的邪見。
【有作】 有作者的意思,與有為同義,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。
【有法】 有作為之法,如體用俱全的一切事物是,若龜毛兔角等體性全無者,則叫做無法。
【有門】 四門之一。見四門條。
【有界】 有世界的簡稱,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,名為有世界。
【有流】 有是指三界的果報,流是指四種之惑。三界的果報實有,故云有,四種之惑使人漂流於三界之生死海,故云流。四流者,即見流、欲流、有流、無明流。
【有頂】 天名,色界之第四重,本名色究竟天,因處於有形世界的最高頂,故稱有頂。
【有間】 有間斷。
【有結】 有是說有生死的果報,結是煩惱的別名。
【有輪】 有是有生死的果報,輪是輪迴,意謂眾生於六道之中輪迴不止。
【有學】 在小乘四果中,前三果為有學,即有所修學的意思,第四果為無學,即無可修學的意思。
【有邊】 偏於有的一邊。
【有色】 指欲界與色界中具有色身的眾生。
【有色天】 色界的諸天。
【有相】 有形態可見的意思。
【有相教】 佛於成道後十二年間,說阿含經,世稱為有相教,因阿含經是以諸法實有之理為本。
【有相無相】 一切事物有形態可見,謂之有相;因緣所成,自性即空,謂之無相。
【有情】 又名眾生,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。
【有情世間】 二世間之一。見二世間條。
【有情緣慈】 見有情受苦即生起慈悲。
【有教】 說有的道理的教法,如小乘的俱舍宗及大乘的法相宗是。
【有教無人】 謂只有教法而無真正修行和證悟的人。
【有為】 有因緣造作之法。
【有為法】 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。
【有為空】 十八空之一,謂一切有為的事物,其本性皆空。
【有為果】 有為法所結成的果。
【有為生死】 凡夫的分段生死,叫做有為生死,若是菩薩的變易生死,則叫做無為生死。
【有為無漏】 雖然有為但是通於無漏之法。
【有為解脫】 對於無為解脫而言,又名無學支,即無學的勝解,勝解是大地法的心所,故是有為,有為法的勝解起於無學之果體,故云有為解脫。
【有無】 1.有法與無法。如小乘的七十五法及大乘的百法為有法;如龜毛兔角等絕對無者是無法。2.有是指常見,即固執身心為實有的邪見;無是指斷見,即固執身心為斷滅的邪見。
【有無二見】 固執有與無的二種邪見。有是指常見,無是指斷見。一切邪見都歸納於此二見之中,因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