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嚴經》上說,「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、執著而不能證得」。這是一語道破十法界的由來。打妄想,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;有執著,就造成六道輪迴。因此,破執著,就超越六道;斷妄想,就超越十法界。
「三皈依」是傳授學佛的總綱領、總方向。「皈」是回頭;「依」是依靠。「佛」是覺的意思。從迷惑顛倒回頭,皈依覺,從今以後覺而不迷,即是「皈依佛」。「法」是正知正見。從一切邪知邪見回頭,依佛知見,即是「皈依法」。「僧」是清淨的意思。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現代講的,心理的染污、精神的染污、思想的染污、見解的染污,乃至生理的染污、環境的染污,我們從一切染污裡回頭,依清淨。心清淨,身就清淨;身心清淨,環境就清淨。這才是「皈依僧」。
佛法修什麼?修「覺、正、淨」。用什麼方法修?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。「法」是方法;「門」是門徑、門道。方法門道無量無邊,都是修「覺、正、淨」。如果所用的方法門道,不是修覺、正、淨,而是迷、邪、染,那就不是佛法。我們自己每天生活、工作、處世、待人、接物,若不是與覺正淨相應,我們學的就不是正法。
《金剛經》上說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世法因緣所生,緣起性空;佛法還是因緣所生,也是當體皆空,了不可得。這是佛陀教導我們,世法、佛法都不可執著,「應無所住」。「住」就是執著。並不是教人世間法不要執著,佛法可以執著。經上講得很明白,佛法也不能執著,都要放下。我們今天為什麼放不下?是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。釋迦牟尼佛生活得那麼瀟灑自在,原因是他於一切法,真正做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我們學佛、學菩薩,就要學習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接觸一切境界,也是充滿圓滿的智慧,生活自然是法喜充滿,令別人感動。世尊天天這樣表演,從未間斷,但是從未有人提起這樁事。
這天,須菩提尊者在大眾中,讚歎釋迦牟尼佛,『希有,世尊』。世尊累劫所修的、所證的究竟圓滿的果法,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」,原來就用在日常生活中,穿衣吃飯,點點滴滴都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也就是「無上究竟圓滿的智慧」。這才是真正希有!
須菩提接著說,『如來善護念諸菩薩,善付囑諸菩薩』。菩薩是學生,佛怎樣護念學生,做出來給學生們看,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、學習、實踐。這是真的護念,真的付囑。「付囑」就是託付的意思。你們明白了,做到了,還要教化一切眾生,要為一切眾生作好樣子,希望一切眾生人人覺悟,個個都過真實美滿智慧的生活,這是佛的本願。眾生迷惑顛倒,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,以為別人與自己不相干,我好就可以,何必管別人。
因為一切眾生與自己一體,所以真正覺悟的人必定慈悲,對於一切眾生的愛護關懷是無條件的。「慈悲」就是愛護、關懷。「無緣」就是沒有條件。諸佛菩薩在世間,不一定示現為佛門的法師、居士,也常示現作外道。《華嚴經》上的「勝熱婆羅門」與「遍行外道」,皆是一般宗教的領袖。他們教化眾生的原理原則,與佛所講的沒有兩樣,但是方法、手段不一樣。他們是佛菩薩應化示現,如經所說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真正偉大!
今年二月一日,澳洲昆斯蘭少數民族事務局局長Mr.UriThemal, OAM,在昆斯蘭辦了一所「多元文化論壇」,邀請我講演。這個論壇的目的非常可貴,以佛法來說,此人即是佛菩薩。他是以色列猶太人,入籍澳洲成為澳洲的公民,信仰猶太教。多元文化論壇的目的,是希望集合世界各種不同的宗教,開誠布公的討論如何團結,如何消除種族、文化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的隔閡。因為澳洲政府現採開放政策,現在世界各地移民至澳洲的人愈來愈多,這些新移民,以後如何能在此地和睦共處、互助合作,以達到社會繁榮、安定、興盛、富足的目的,這就是佛菩薩弘法利生的觀念。
當天我與十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