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己、老老實實地念這句佛號,她也是固定數 目,一天念三萬聲。即使出遠門回來再晚,也必定把這三萬聲佛號念完才去休息,所以念佛很固定,而且很精勤。她一生可說沒什麼病,往生之前七天,她預知時 至,所以召集兒子、女兒、媳婦,一一交代後事。到第七天早上,家人想:這個時間老人家應該出來用早餐了,怎麼還沒出來?就到房間一探究竟,結果看到她已經 手拿念珠,坐在椅子上安詳、寂靜地往生了。
所以,只要專一、虔誠、老實地念佛,長壽無病往往不求自得。
念佛人安份守己、安貧樂道、知足常樂,所以本身會感覺只要三餐不缺、身心康寧,在他的心目中,沒有比這更富貴了。所以,一個念佛人,世間的所謂五福自然臨門。
有了本金,自然有利息
印光大師 說:「若求世間福報,不肯迴向往生,所得世間福報,反為下劣;而心不專一,往生更難決定矣。」印光大師這一段法語顯示出念佛的目的主要在往生,世間的福報 是一種附帶的,也就是念佛的利益有本金的利益、有利息的利益。主要在本金,有了本金自然就會有世間福報的這些利息。
念佛的十五種利益
念佛的利 益很多,在《念佛感應錄》裏就有理論的根據,也有事實的證明,同時歸納出好幾個項目,譬如說「治病」、「免難」、「避鬼」,或者是「離開三途地獄」,或者 是「往生西方淨土」,這種種種種,很多。念佛的「現當二益」在《念佛感應錄》裏面充分顯明,既有理論的根據,也有事實的證明。
我 把它歸納為十五點,也就是「現當二益」十五種:「第一、彌陀住頂;第二、佛光護身;第三、諸佛護念;第四、菩薩相隨;第五、冥眾護持;第六、消除罪障;第 七、增長福慧;第八、離諸厄難;第九、能得壽康;第十、將獲善終;第十一、入正定聚;第十二、斷除輪迴;第十三、往生淨土;第十四、成就佛果;第十五、廣 度眾生。」
     
這「現當二益」十五種在我們《念佛感應錄》裏面都具足。在這十五種當中,前面的十一種屬於「現世的利益」,後面的四種屬於「往生的利益」。
入正定聚
在「現世的利益」當中,第十一「入正定聚」,屬於「總益」,也就是根本的利益,也由於有這根本的利益,所以才能連帶地獲得前面的現益以及後面的當益。
「入正定聚」以一般法門來看的話,認為是往生極樂之後才能獲得的,但是我們這個法門不然,是現在就能獲得。
曇鸞大師在《往生論註》裏就根據《無量壽經》的道理而說:
若人但聞彼國土,清淨安樂,剋念願生,亦得往生,即入正定聚。
這段法語顯示「入正定聚」是在現生所獲得的,不必等到命終往生極樂世界之後。
那麼,曇鸞大師是依據《無量壽經》的哪段文呢?《無量壽經》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說:
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
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。
所謂「正 定聚」,就是「阿鞞跋致」,就是「不退轉」。這個不退轉,是只要「乃至一念」(「乃至一念」就是「上盡一形,乃至臨終十聲、一聲、一念,念其名號」之意)  --  這個念佛不是只為了現世的福報,或者是為了將來求生人天,都不是,而是「至心迴向,願生彼國」;有了這「迴向願生彼國」的話,「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」,當 下就獲得往生身份了,所以,曇鸞大師就斷定說:「剋念願生,亦得往生,即入正定聚。」這一段和第十八願成就文的意義很吻合。曇鸞大師又說:
有凡夫人,煩惱成就,亦得生彼國土,三界繫業,畢竟不牽,
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。
這一段文也顯示我們還沒有往生就已經獲得「涅槃分」了。這樣當然不可能再繼續六道輪迴,因為「三界繫業,畢竟不牽」。可見,「三界繫業,畢竟不牽」,是現在所能得到的。「涅槃分」也是今生今世所能擁有的。
三、名體一如、光號不二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