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,即「唯除逆謗」之文;而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,即「花合十二大劫」之文。彌陀悲智雙運,既要惡人迴心,又不縱容犯罪,故攝取中有抑止,抑止中有攝取。
如斯層層方便,皆顯彌陀,攝抑二門,悲智雙運;十方眾生,不論善惡輕重,皆在彌陀本願大網之中無一遺漏,但能迴心,願生稱名,無一不生。
使沉者浮,令墮者升;逆者不逆,謗者不謗;改惡向善,棄邪歸正;斷惑證真,入聖得果,正是佛教目的,也是佛心大慈大悲、拔苦與樂之所在。而這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之本願,若一經犯逆犯謗,即永棄不救,或無力救度,則佛心佛力,尚未圓滿。
重罪消滅,逆謗得生,正顯彌陀,佛心佛力,圓滿不缺,徹底無遺。
善之與惡,苦樂在心;升之與沉,淨穢由佛;佛願叵測,佛力絕思。
五逆猶坐金蓮台,明破闇時,何闇留室;
十念亦生極樂國,風拂雲時,何雲滯天。
二、總括唯除,大意有四
1.顯抑止攝取  2.顯眾生根機 3.顯無一遺漏 4.顯誡惡勸善
1.顯抑止攝取
曇鸞大師就單複解釋:逆罪得生,謗法不生,一罪重故,二無願生之理故;若能迴心,亦得往生。
善導大師就已造未造、攝抑二門解釋:逆謗罪極,抑止未造,攝取已造。顯明「唯除」者,但在於抑止,非真除。
故知:抑止正意,在於攝取。為救度一切善惡眾生,彌陀悲智雙運,以「唯除」調熟逆謗之機,令知逆謗罪極,使深生懺悔,迴心念佛蒙救度。
亦知,抑止與攝取,互有關係:
抑止是攝取之作用,為全部攝取,巧言抑止;
攝取依抑止之功能,使逆謗深悔,終被攝取。
抑止門者:未造之罪,小罪亦誡,抑止而言唯除;切莫妄為慎三業。
攝取門者:已造之罪,逆謗亦滅,攝取而言皆往;應當稱名而懺悔。
法然上人言(《法然上人全集》二八四、二九五頁):
十方之中願西方者:十惡五逆之眾生往生之處故也。
諸佛之中歸彌陀者:乃至三念五念彌陀自來迎故也。
若人造五逆,得聞六字名,火車自然去,蓮台即來迎;
若有重業障,無生淨土因,乘彌陀願力,得生極樂國。
2.顯眾生根機
抑止之文,亦在彰顯「十方眾生」之屬性。
願文雖說「十方眾生」,未詳凡聖善惡,因有「唯除逆謗」之言,故知「十方眾生」之中,以「凡夫為本」(聖凡相對)。凡夫造罪,需要被救;聖人不造罪,不需被救。故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〈玄義分〉(《善導大師全集》四四頁)言:
定為凡夫,不為聖人。
凡夫之中,有大小善惡多種,而以「惡人為先」(善惡相對)。善人尚有得度機緣,唯有極惡無他方便,若不蒙救度,將直墮阿鼻。《觀經疏》〈玄義分〉(《善導大師全集》三八頁)言:
諸佛大悲於苦者,心偏愍念常沒眾生,是以勸歸淨土。
亦如溺水之人,急須偏救;岸上之者,何用濟為。
可知:十方眾生,凡夫為本,惡人為先。
人皆凡夫,被業所牽,難免造惡,為惡而苦;若見此文,
如睹故親,倍覺親切,感動涕零。獄火可出,成佛可期。
亦知:諸佛之中,唯有彌陀,大慈大悲,拔苦與樂,救度惡機;
如我愚惡,若無本願,何法可修?必墮無間,求出何期?
曇鸞大師言:「唯除五逆謗正法,故我頂禮願往生」。(讚阿彌陀佛偈)
3.顯無一遺漏
舉下攝上,舉惡攝善,十方眾生,無一遺漏。
不論何人,皆得往生,以此啟發,眾生信心。
可知:抑止門唯置第十八願者,意在顯明「佛愍惡機」之大悲,同時顯示本願所被之普遍性與決定性,無一遺漏,無一不生,以此啟發一切人「信心決定」、「往生決定」之信心。
善導《法事讚》「逆謗往生」之文(《善導大師全集》三八三頁)言:
以佛願力:五逆十惡,罪滅得生;謗法闡提,迴心皆往。
善導《般舟讚》(《善導大師全集》五八九、五四七頁)言:
謗法闡提行十惡,迴心念佛罪皆除。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