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地獄去救度痛 苦眾生。他這種願心可說是菩薩發心,非常令人讚歎,現在應該也有很多學佛者也是這樣的發心。他因為這樣的發心,就輕視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人,甚至詆毀,自 己不願生極樂,也詆毀他人願生極樂。
可 是後來他身患重病,難以醫治,在病苦之中,非常難受,那個時候,原本要到地獄去救度眾生的大悲心早就煙消雲散了,他向來所修行的空觀,不生不滅,不起心動 念,安住空相、實相的那種心也都觀不起來,升不起來了,只有全身心的痛苦感覺而已。那個時候,他才懺悔以前所發的願是很不切實際的,可說是空腹高心,無補 實際。就像我們身上被小小的一顆火星踫上的話,都會疼痛難忍,何況到地獄當中去救痛苦眾生,如果不是證悟無生法忍的話,怎麼可能呢?
還 好,不久之後,他病好了,就回心轉意,同時注意有關往生淨土的經論,看到天臺宗智者大師所寫《淨土十疑論》裏面引用《大智度論》言:「初心菩薩,未得無生 忍,要須常不離佛」、「具縛凡夫,有大悲心,願生惡世,救苦眾生,無有是處」、「譬如嬰兒,不得離父母;又如弱羽,只可傳枝」。
這 三段文就是說初心菩薩還具足煩惱,只是在學佛當中發了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的菩提心。在還沒有證悟無生法忍之前,就必須常常跟隨佛、不離佛,因為跟隨 佛、不離開佛,才能使自己只有上升、上進,不會退墮;一旦離開佛,可能就會退墮。一方面我們內心有貪瞋癡,一方面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到處都是使人墮落的 環境,無力的人必須靠外力作為增上緣,如同「弱羽只可傳枝」,幼小的鳥兒只能靠著樹枝來回走,不可能說牠是鳥,一生下來就可以在天空飛,因為牠還沒長大, 翅膀還沒有堅硬,仍須依靠樹枝才能來回走動。同樣的,我們還是貪瞋癡的凡夫,雖然發了大悲心,但必須要發願往生有佛的世界,然後跟隨佛學,一直到自己斷除 了煩惱、證悟了無生法忍,才可以乘我們當初所發的願,到六道的世界去救度六道的眾生。不然的話,不但沒辦法救度對方,甚至連自己也都沒辦法得救。
未造抑止,已造攝取
善導大師 的回答最後說「此義就抑止門解竟」。這裏所說的「此義」,這種道理、這種內容是指前面所講的逆、謗、除、取的用意,以及彼此關係與在花苞裏面的三種障難, 也就是說這一些都是就抑止門來解說的。抑止本來是方便,不是實義,不是了義,不是真實的,如果就實義、了義來講的是什麼呢?是九品只要同一念佛的話,就平 等齊入報土,就證入無生法忍。那這裏所說的「華內三障」是就抑止的角度來講的,所以說「此義就抑止門解竟」。
總之,曇鸞、善導大師這一些會通問答,乍看似不同的說法,其實都在顯明「已造攝取,未造抑止」的道理。
善導大師此文之義有四:
一、攝取門:第十八願所言之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等二十八字,屬於「攝取門」。
二、抑止門: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八字,屬於「抑止門」。
三、未造抑止,防造重罪故:之所以抑止五逆謗法,乃因此二罪,一切罪中至極重罪,眾生若造,直墮阿鼻地獄,受無量苦,多劫之間,不能出離,是故彌陀為防眾生造此二罪,方便抑止,巧言不得往生,此約「未造抑止」。
四、已造攝取,大悲普救故:然彌陀本意,為救十方眾生,不論有罪無罪。說「唯除」者,一為警誡之,二為使其迴心。是故若造此重罪,亦不忍見其流轉,而令其迴心念佛以救度之;猶如下下品之機,已造五逆,不忍見其流轉,令其迴心念佛而攝取,此約「已造攝取」。
第十八願之唯除五逆、謗法,因其尚未犯故,深誡而抑止,若造亦必使其迴心而救度之。
抑止、攝取,兩門皆顯彌陀度生之悲願
善導大師的這個問答,這裏提出四點來解釋,文字很淺顯,一目了然:
可知:
唯除者,乃為抑止;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