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愷之作畫
2012-4-20 23:52:52
  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,到東晉時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,佛教繪畫也隨著繁盛起來。東晉時許多畫家以佛畫聞名,他們喜歡用佛經裡的內容作為自己的創作題材,還喜歡到寺廟中作畫,顧愷之在瓦棺寺作畫便是其中一例。
  
  興寧中(西元三六二~三六五年),南京瓦棺寺剛剛建成的時候,該寺的僧眾設會募集經費,許多達官貴人紛紛前去佈施,但沒有一個超過十萬塊的。年僅廿歲的顧愷之到會看了看別人捐錢的數目,隨即認捐一百萬。顧愷之一向很窮,其繪畫天才也從末在世人面前顯露過,因此人人都認為他是在說大話,想引人注意而已。顧愷之也不理會別人是怎麼想的,只是在寺僧跟他要錢時,才說他需要一面牆壁。寺裡的僧人就把大殿中的一面牆壁刷白了交給顧愷之使用。此後顧愷之每天都到寺裡,關著門在壁上作畫。當時《維摩詰經》在社會上盛行,顧愷之就畫那位人人喜愛的維摩詰居士。過了一百多天,畫好了身軀,只差眼睛沒點了。顧愷之這才對瓦棺寺的僧人說:「我這幅畫是無價之寶。第一天來看的人要立即施錢十萬,第二天減半,第三天隨來人任意佈施。」說完點好眼睛,壁上的維摩詰畫像立時燦然生輝,光照一寺。南京城的有錢人聽說後都想先賭顧愷之的傑作,搶著佈施。頃刻之間,瓦棺寺便得錢百萬以上。一時京城中傳為佳話,顧愷之的聲名從此大盛。
  
  據傳,顧愷之的人物畫絕妙,看著他的作品,人們會終日不知疲倦。他是最早畫維摩詰像的人,也是畫得最成功的一個。唐張彥遠在《歷代名畫記》中就說:「顧生首創維摩詰,有清贏示病之容,隱幾忘言之狀。」正符合東晉時人們心目中的維摩詰形象。以後的畫家陸探微、張僧徭雖然也畫過維摩詰像,但都沒有顧愷之畫得好。
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