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16日,我有幸被選為“首屆大陸佛教青年法師赴台進修團”的四名成員之一,赴台灣法鼓山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研修與交流活動。
  “首屆大陸佛教青年法師赴台進修團”是受法鼓山聖嚴長老邀請,由台灣“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”支持,由國台辦、國宗局批准,中國佛教協會選派、組團,至“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”以交流、進修為主的一個佛教青年僧人團隊。此團是目前為止,大陸佛教界第一次向台灣正式派出的進修團體,也是五十年來大陸佛教界居台時間最長的一個團體。
  “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”的前身為“中華佛學研究所”,它是由聖嚴長老於2007年4月8日成立的第一所納入台灣高等教育體系的宗教研修學院,其目的在於培養兼具人文素養、國際視野、科技整合能力與新型弘法能力的佛教人才。到達法鼓山後,我們受到了熱情的接待,在學習、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周到的照顧,聖嚴長老更是多次帶疾會見進修團成員。
  兩個月短暫的台灣生活,我們除了選修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的多門課程,全面參與法鼓山僧團的修學生活外,也對法鼓山僧伽大學的本科學生做了數場講座。同時,還利用空閑時間參訪了台灣的一些大學、佛學院與“古寺名山”。
  交流學習之際,使得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台灣的民眾,聽到他們的聲音,從而對台灣的一些社會現象有了更多的感悟,同時對台灣佛教有了更深的了解。期間的見聞感想可謂豐富良多,更有莫大的收獲。
  也正是這些急於和大家分享見聞感受的心情,讓自己在忙碌課業、外出參學後,不敢懈怠,用心記下生活中的瞬間與點滴,於是便有了大家手中的這本《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》。
  《參學記》的內容,除了個人的學修情況,還包括台灣的風土人情。語言文字只能說差強人意,但感情感悟卻是至真至純。筆墨有限,不能將台灣社會方方面面囊括其中,但就個人能力而言,已是盡心為之。
  佛法認為,語言文字不過是名言假相,戲言而已。不過,戲言也有戲言的妙用!
  期望借此《參學記》,能將自己的經曆留下,為當代台灣佛教多留一份傳世資料,畢竟它們都是最真實的一手材料。
  近三十年來,台灣佛教經曆了一個巨大的飛躍。目前他們在不少方面走在了大陸的前面,期望通過自己見聞的感受,能為大陸佛教的發展帶來些許可資借鑒的經驗。
  兩岸雖然血脈相承、文化同源,可是目前去一趟台灣,真是困難重重,遠比出國更難。長期的分離,造成了兩岸深深的隔膜,就未來的統合而言,這是個令人憂心的現狀。也期望通過這個《參學記》,能為兩岸的和平與交流帶來一些契機——哪怕如毫發般微細。
  若如此,就不枉它名為《參學記》!略述因緣如上,權且為序。
  人常說,愛之愈切,責之以深,正因為對養育了自己的這一方鄉土、對給予自己法身慧命的中國佛教有著太深厚的感情,不忍她們有絲毫的瑕疵,所以《參學記》中會出現個別對大陸佛教或某些社會現象的批評之語,這一點讀者諸君須注意。當然,我的言語也可能會有錯誤與不足,若如此,敬請大家批評指正!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