們不願意浪費時間在心靈層面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即使從非常實用性的角度來看,以心靈為目標的物質主義,比起純粹為物質的物質主義,更具有長遠的利益。
  最讓我不解的是,我們花了這么多努力,卻只去獲得只能享用於此生的物質回報。如果唯一的價值只是讓自己、眷屬和朋友有錢有勢的話,那么搶劫、詐欺、販毒等各種可怕的事情,如果不是怕被逮捕,還有什么做不出來?設若連這也不怕了,那么我們何必還需要倫常、道德、善行、慈悲,甚至對國家的忠誠?因此,如果所有人想的只是這單一、相對短促的一生,結果可能是社會瓦解。難怪我們在報道中讀到,在中國許多人販賣贗品,不只是衣服,還包括藥品、嬰兒食品等不良甚至危險的貨品。這都是只想到眼前、短視的後果。我們不必考慮來生,人類只要考慮到下一代的福祉,就會對整個世界帶來極大的利益。即使來生不存在,業報也不存在,你就如植物般地活著,我敢毫不遲疑地說,即使你的目標只是滿意和諧的此生,佛陀的智慧還是可以幫助你,或至少對你無害。
  有一回我在緬甸的一個購物中心,看到一位比丘對著一小群人,正在給一個簡短的開示。我的翻譯者不太會說英文,但從我所了解的,這位比丘是在教導類似不要殺生或盜竊的基本善行。在這個世紀當中,追求物質的強大力量,已經讓這種出家眾的身影變得稀少了。能維系實際支持並供養出家眾的傳統,會帶來世界的和諧。珍視這種系統,本身就是和諧的行為。  最後,我想說的是,除了幾個不太長的朝代,幾世紀以來,極度實用主義的中國人采用了儒家,而非佛家或道家,以至於道家幾乎了無蹤跡了。這是很令人傷心的事,因為即使是《道德經》的只字片語,都是無價的。我對儒與道所知有限,但是我的猜測是,儒家所提供的是常識,因此實際的中國人喜好儒家;而道與佛提供的卻是超越常識的智慧。它不能帶來即刻的獲利,但是如果中國人能看到擁抱智慧的長遠利益,我有信心中國人會再度擁抱佛教。畢竟,這是一個與文殊師利及觀世音兩位大菩薩有深厚淵源的民族啊!
  宗薩蔣揚欽哲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