〉、〈有尋有伺地〉、〈無尋唯伺地〉〈無尋無伺地〉、〈三摩呬多地〉、〈非三摩呬多地〉、〈有心  地〉、〈無心地〉、〈聞所成地〉、〈思所成地〉、〈修所成地〉、〈聲聞地〉、〈獨覺地〉、〈菩薩地〉、〈有餘依地〉及〈無餘依地〉。
二、〈攝決擇分〉:解釋十七地的深隱要義,有三十卷。
三、〈攝釋分〉:分類統攝四部阿含的經義,通說一切《阿含經》的內容,有二卷。
四、〈攝異門分〉:《阿含經》中以不同的名相,表達相同內容的解說,有二卷。
五、〈攝事分〉:解釋三藏之要義。其中大部份是解釋《雜阿含經》的修多羅,少部份解說毘奈耶及論議。有十六卷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的內容大要,可分為兩大部份。第一部份:介紹小乘,共有三十四卷。第二部份:介紹大乘佛教,從三十五卷開始到第五十卷。由五十一卷的〈攝抉擇分〉開始,就是解釋前面的五十卷,其中也包括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教義。
小 乘佛教的部份:〈五識身相應地〉中學習什麼是心,〈意地〉說到六道輪迴;會合二地大意,即教授苦諦義。什麼是苦?就是你的虛妄分別,另外沒有苦。其後〈有 尋有伺等三地〉〈三摩呬多地〉、〈非三摩呬多地〉、〈有心無心地〉等,使我們明白世間是苦,教我們厭離;又說到禪定,更是我們所需要的,應該學習的。  進而正式介紹小乘佛教,有〈聞所成〉、〈思所成〉、〈修所成〉三地,乃至〈聲聞地〉;從初入佛教開始,一直到最後得阿羅漢,將小乘學者修行的方法及次第,  說得非常完整而微細。其中〈修所成地〉是〈聲聞地〉的縮影,更精簡地說明轉凡成聖的方法。所以,佛教徒希望掌握修行次第的精要,應該學習〈修所成地〉。
從 三十五卷開始到五十卷是大乘佛法,內容大要是以發無上菩提心為始端,次後修六波羅蜜,得無上菩提。此中解釋六波羅蜜之禪波羅密、般若波羅蜜,特別深奧。第 三十六卷的〈真實義品〉,詳細解釋唯識三自性--遍計所執自性、依他起自性、圓成實自性,及大乘唯識的殊勝觀行--四種尋思、四如實智,這是大乘佛法所修 的聖道,一定要在奢摩他中作如是觀,借重定來加強心的力量方能悟入,這在大乘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!
參考註解
玄 奘大師從印度回到中國,翻譯《瑜伽師地論》以後,有很多人學習這部論,所以當時與此論有關的著作非常多。但是,現在我們在藏經裡能看到的注解中,完整無缺 的只有唐朝新羅的遁倫法師編集的《瑜伽論記》,他是匯集各家注解來解釋這部論的。另外,有窺基大師的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,只解釋到〈本地分〉的五十卷。此 外,還有一些殘缺的著作,其他都佚失了。印度也有大德注解《瑜伽師地論》,即最勝子的《瑜伽師地論釋》。在《瑜伽論記》上提到,它原來有五百卷,但玄奘  大師只譯出一卷。
近代還有一部注解,是清末民初北京三時學會的韓清淨居士所編著的《瑜伽師地論 科句披尋記彙編》。可惜此書當初打字印刷時,校對有問題,內容略有缺漏。韓清淨居士是有名的唯識學者,對於唯識非常熟悉,他將《瑜伽師地論》詳細分科,使 論文的綱領次第井然,義理容易顯現。又有《披尋記》將論文前後互相印證以解釋《瑜伽師地論》的文義,對於學習者的理解很有幫助。所以,我們學習《瑜伽師地 論》時,可以採用韓居士的科判,並參考《瑜伽論記》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及《披尋記》。
編者按
玅 境老和尚於一九七三年在美國加州奧克蘭成立法王寺後,開始深入研習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攝大乘論》等唯識經論,有感於《瑜伽師地論》對修行的境界與理論說得 詳細,在創辦法雲寺禪學院時,即帶領學眾深入研讀此論。而其中第二十卷的〈修所成地〉是〈聲聞地〉的綱要,精簡完備地開示了修行的次第。若有新生入學,和 尚即囑付應先學習〈修所成地〉,令其能儘早理解修道次第,能於日用中起行。其後台灣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