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勒菩薩所問經要義 淨空法師講述
2011-1-31 9:34:58


淨空法師於達拉斯宣講 
黃念老的《大乘無量壽經解》,引《大寶積經》中彌勒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,「如佛所說,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功德利益,若有眾生發十種心,隨一一心,專念向於阿彌陀佛,是人命終,當得往生彼佛世界。世尊,何等名為發十種心」。這十種心非常重要,即是發菩提心的具體落實。於是我就將《大寶積經》的這段經文查出。全經共有兩卷,經文很長,我仔細看了兩遍,覺得非常重要,世尊將現代學佛的四眾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所犯的毛病,一一指出,的確是現代修學救命的一部經典。
學佛犯了嚴重的過失,自己不曉得,還以為將來一定能往生。若臨命終時,業障現前,問題就非常嚴重。上次講述《金剛經》,多半偏重在理論與原則上;而這部經的好處則是全落實在細行上,於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都為我們指明。為什麼宣講這部經,我深深感覺是三寶的加持。
《大寶積經》在大乘佛法是一部大經,全經共一百二十卷,這是第九十一卷「發勝志樂會」,第二十五會。《無量壽經》的五種原譯本,其中唐譯本就出自《大寶積經》第五會。宋朝王龍舒居士會集《無量壽經》時,只有此本沒見到,所以他的會集只依據四種原譯本,很遺憾的是未見寶積經。我們很有福報,經典齊全,甚至會集節校等九種版本,都可以讀到。今天,我利用此次短暫的聚會,將這部經的內容作重點的報告,此經對現代修學人關係重大。經文一開端,說明當年世尊的常隨弟子們所作示現。
『是時眾中,多有菩薩。業障深重,諸根暗鈍。善法微少,好於憒鬧。談說世事,耽樂睡眠。多諸戲論,廣營眾務。種種貪著,為所不應。妄失正念,修習邪慧。下劣精勤,行迷惑行。』
讀此一段經文,想想自己,以及四周的同修,是不是如佛所說,犯了這些毛病。他們皆是受了菩薩戒的菩薩,「業障深重,諸根暗鈍」。這句是總說,所說的皆是原則,細說的還在下面經文。「善法微少,好於憒鬧」,善根少,喜歡憒鬧。「憒」是糊里糊塗,「鬧」是熱鬧。喜歡談論世事,迷於五欲六塵,財色名食睡之中。
「多諸戲論」,凡是無益於道心的言論,都稱作戲論。「廣營眾務」,廣是繁多,營是經營,喜歡經營一些世法。譬如建道場、做法會,都稱作廣營眾務。「種種貪著」,染著境緣,增長貪嗔癡慢。「為所不應」,佛在經中教導我們不應該做的事卻天天去做。
「妄失正念,修習邪慧」,佛是覺悟;他們是迷而不覺,世智辯聰,與佛不相應、與法不相應。 《金剛經》講得好,「離相離念」,「三心不可得」,「諸法緣生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這是諸法實相。他們誤以為眾生與諸法都是實在的,這是錯誤知見,這就不相應,屬於邪慧。
「下劣精勤」,他們在生活中,似乎也很精進、很勤奮,可是所做的都是迷惑行。「後五百歲」是世尊滅度兩千五百年以後,正是指我們這個時代。所以,我們讀到這部經,確實感到寒毛直豎。佛若不提醒,總以為自己修行得還不錯;展開此經對照自己的心行,才知道毛病百出。
彌勒菩薩見到會中這麼多業障深重的初學菩薩,非常感慨的說,這些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。佛門有句話說,「初發心者,成佛有餘」。初發心的人非常勇猛,真有道心。同修們發心皈依、發心受在家五戒、菩薩戒。初發心出家,那時心是真誠的,真的是成佛有餘。若能保持不退轉,那還得了!可惜保持不久,所以又說: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二年,佛在天邊;學佛三年,佛化雲煙」。加速度地退轉了!有幾人能保持不退轉?這是佛門四眾弟子修行的現象,彌勒菩薩見了,生起大慈悲心。
『此諸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。』我們要特別留意這句話,此即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。若非成熟,不可能發心皈依、受戒,不可能發心剃度出家。這確實是善根福德因緣俱會。『皆已退轉』,業障深重,內有煩惱,外有惡緣,使我們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