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。故所修之機。狹而不廣。稱名之法。不擇賢愚。不揀男女。若貧若富。若貴若賤。皆可修之。故知此經所示。乃攝機極廣之法門也。是則此經所明境觀。只須惟約執持名號。為所觀境。若事若理。悉以此而解說修行。不必更約觀佛相好。而雜附之。
○三、感果二。初、分科
○三、感果二。初、感聖迎接
○二、釋經二。初、感聖迎接二。初、列經
《經》其人臨命終時。阿彌陀佛。與諸聖眾。現在其前。
○二、釋義二。初、隨品所感
《疏》靈芝云。聖眾現前。亦有多種。或真佛化佛。觀音勢至。隨其品位。委在觀經。
《鈔》真佛者。彌陀之應身也。此有二種。一勝應。二劣應。化身。則從應身。又變化其身。而來接引。準例觀音勢至。亦有真之與化。隨其此方念佛功行。破惑伏惑。以感何身而接引之。
○次、破斥謬解三。初、序謬
《疏》或謂臨終見佛。以為魔者。或云自心業現。實無他佛來者。
《鈔》世間禪門淺悟。教苑謬承。多作此說。
○二、斥過
《疏》斯蓋不知生佛一體。感應道交。自障障他。為過非淺。
《鈔》凡是見佛。須論感應。若平居參禪。或修空觀。既宗掃蕩。佛亦不立。苟有所見。悉為魔境。或功用顯著。心佛自現。亦須觀空。弗生著相。今既念佛。求生極樂。臨終見佛。此因妙感。復由生佛本是一體。感應道交。法爾如是。若不明此。妄論邪談。不惟自障。兼亦障人。於此法門。大成罪過。
○三、引      證
《疏》法藏本願云。眾生發願。欲生我國。臨命終時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。現其人前者。不取正覺。
《鈔》彌陀夙昔既有弘願。眾生又能依願求生。此正生佛天性相關。感應道交。不可思議。
○二、正念往生二。初、牒科
○二、正念往生
○二、釋經二。初、列經
《經》是人終時。心不顛倒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。極樂國土。
○二、釋義二。初、明佛力攝持
《疏》乘彌陀願力攝持。不為平昔妄想攀緣。傾動其心。正念現前。故云心不顛倒。
《鈔》娑婆眾生。雖能念佛。浩浩見思。實未伏斷。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。原非自力而能主持。乃全仗彌陀。乘大願船。而來拔濟。雖非正念。而能正念。故得心不顛倒。即得往生。
○次、明自他兼濟
《疏》因前念佛。罪滅障除。淨業內熏。慈光外攝。離苦得樂。一剎那間。故云即得往生等。
《鈔》經云。至心念佛一聲。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夫生死。未來所受之報障也。重罪。往昔所造之業障也。業從心造。過去世時之煩惱障也。八十億劫。言過去所起煩惱。所造惡業。極長之時分也。如是長時三障。一稱佛名。而能頓滅者。此由行人念佛智慧之日。合佛慈悲智慧之日。二慧日光。重重相照。故無煩惱之暗而不燭。無罪業之幽而不照。亦無生死之縛而不解。離苦得樂。即得往生。豈虛謬哉。是則雖由慈光外攝。而又全憑念力至心。寄語行者。尋常稱名。七日之期。而功始一日。一日之期。而功始一時。一時之期。而功始一念。果能一念至心。而滅除眾罪。則一時二時之功。當何如哉。一日七日之功。又何如哉。成山之功。始於初簣。求生淨土者。尚勉之哉。故普智大師引涅槃經云。譬如少火。能然一切草木。如少金剛。能壞須彌山。所以觀經下品中說。火車相現。尚得往生。皆由慚愧之心。信力堅固。方能滅惡。若觀世人。為善心輕。為惡心重。誠恐善未敵惡。何以得生淨土。請以現事驗之。對佛像。則不如接大賓之恭謹。學經法。則不如求財利之勤劬。毀他。則氣麤語滑。讚彼。則氣緩語沚。或以惡之。則覆善揚惡。好之。則掩短美長。凡此用心。方沉惡趣。欲以少善消多惡而求生者。難矣哉。
○四、結勸二。初、牒科
○四、結勸
○二、釋經二。初、列經
《經》舍利弗。我見是利。故說此言。若有眾生。聞是說者。應當發願。生彼國土。
○二、釋義
《疏》淨業功勛。願為最要。是故如來。再三勸勉。
《鈔》淨業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