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稱名號。即得往生。故殷勤示之曰。又復當知等云云。文約兩義。以釋其疑。一者名實相稱。二者法藏本願。一名實相稱者。四明云。圓極之果。所有名字。一一不虛。究竟成就。蓋其所召。皆真極故。故大經云。世諦但有名。無實義。第一義諦。有名有實義。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。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。故一稱嘉號。萬德齊彰。彌陀萬德慧日。既以俱體齊彰。眾生黑暗罪瑕。自然當念消乎塵劫。罪性本空。虛而不實者。既銷。則稱名功德。福等虛空者。自生。一稱佛名。功德尚然。況一日至七日。一心不亂。執持名號。則無罪而不滅。無福而不生。臨命終時。往生淨土。斷斷乎不唐捐矣。良由下。第二示法藏本願云云。蓋諸佛本願。毫無虛假。以彌陀因中。發四十八願已。即便經歷曠劫。修行以填願海。願海既滿。無量法財。一時發現。是故今取極樂世界。攝受有情。而娑婆眾生。已信是事。仍發往生之願。以投願海。復修稱名之行。以增行山。萬流歸海。同一鹹味。須彌攝物。共一帝青。自然而然。原非勉強。是故解文末後。合二義以結斷疑根云。既承彼佛因中願力。果上光明。執持名號。功德無量。臨終見佛。決定無疑。
○五、訂此經訛脫三。初、出古本。
《疏》靈芝疏載襄陽石本。於一心不亂下。有云專持名號。以稱名故。諸罪銷滅。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。
○次、訂訛脫
《疏》彼石經本。六朝人書。竊疑今本。相傳訛脫。
《鈔》解中既云。今傳訛脫。凡讀習者。應依古本而增正之。
○三、況顯持名。
《疏》況我彌陀。以名接物。耳聞口誦。無邊聖德。攬入識心。永為佛種。頓除億劫重罪。獲證無上菩提。信知非少善根。實謂多功德也。
《鈔》凡諸佛應身接物。有乎四益。一、以形益。現身是也。二、以光益。放光是也。三、以聲益。說法是也。四、以通益。現神足是也。惟阿彌陀。四益之外。更加之以名接物。以其有本時所發誓願故也。餘之四接。其攝機也狹。惟以名接物。其攝機也廣。既彌陀以名而接物。故眾生得以耳聞而口誦。豈惟一稱嘉號。而萬德齊彰。且又無邊聖德。攬入識心。永為佛種。除罪證道。不可思議。其善根功德。豈小小哉。竊原淨土法門。其所開示一也。惟所修之方。厥門雖多。要其所歸。不出二種。一曰正修。二曰助行。於正修中。其法有二。一、觀想。二、持名。專心作觀。則文載觀經。專心持名。則文載此經。若觀想與持名。兩者並行。則文載般舟三昧經。今欲明其義。則有五種不同。一、名實不同。名即佛界假名。實則佛界五陰。與夫國土。觀五陰實法。則觀經所示佛菩薩。三輩往生等九觀。觀依報國土。則觀經所示日水地樹等六觀。若般舟經所示。但觀佛身正報。實法而已。今經所示。但持假名。故曰聞說阿彌陀佛。執持名號。是則依此經修。但以稱佛名號。六字音聲。而為所緣之境。無以觀佛相好。以濫經宗。所謂一稱嘉號。萬德齊彰。舉假名而全收實法。故知此經所示。乃提綱挈領之法門也。二、緩急不同。如觀經所示。十六妙觀。始修日觀。必待成就。然後改觀。觀水觀冰等。緩緩而進。辦在一生。此經所示。持名方法。極其長期。在于七日。其次或六或五。乃至一日執持名號。一心不亂。并觀經下輩往生。大彌陀經臨終十念。即得往生。故知此經所示。乃以急勝緩之法門也。三、難易不同。觀經修觀。以凡夫之人。心想羸劣。故先示日觀。西向以攝其心。待心靜細。然後觀水觀冰。乃至像觀成就。然後觀佛真身。此必久修成熟之機。乃可行之。今經所示。初心凡夫。但是有口能稱。有心能念。皆可修之。故知此經所示。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。四、純間不同。十六觀門。初心修者。跏趺入定。然後可觀。出定歷緣。非其境界。若執持名號。不間閒忙。不拘動靜。行住坐臥。皆可修之。故知此經所示。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。五、攝機不同。若依觀經所修。惟被上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