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《安士全書》教我們先做好一個人
 
佛教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可以走上解脫之道。但是,不管是學哪個法門,都需要打好基礎,這就是先要做好一個人,不能做好一個人,就談不上出世,所謂出世不離入世。太虛大師說「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現實。」所以做人很重要。怎麼做好人呢?最重要就是要戒殺和戒淫,因為殺和淫是生死輪迴的根本,所以《安士全書》就專門寫了《欲海回狂》和《萬善先資》兩部書。這是修行下手的根本啊!印光大師在序言中說:「欲使斯民推忠恕以篤胞與,息刀兵而享天年;守禮義以敘彝倫,好令德而遠美色。因著戒殺之書,曰《萬善先資》;戒淫之書,曰《欲海回狂》。良由世人殺業最多,淫業易犯。以故不憚煩勞,諄諄告誡。」作者花大力氣來寫這兩部書,是不是有點輕重倒置呢?沒有!印光大師說得好:「前三種雖明修行世善,而亦具了生死法。後一種雖明了生死法,而亦須修行世善。」即要想往生淨土,還需要修行世善。
《萬善先資》的中心主題為戒殺,從戒殺出發,提倡人類的慈悲和平。      戒殺是中國三教文化的重要內容。儒家認為君子仁民愛物,慈心不殺,先從小事做起。《論語》記:「子釣而不綱,弋不射宿。」待物如此,待人可知。孟子說:「君子之於禽獸也,見其生,不忍見其死;聞其聲,不忍食其肉。是以君子遠庖廚也。」他見齊宣王不忍牛之觳觳而就死地,就稱讚齊宣王「是心足以王矣!」他認為行王道,先當仁心不殺,「獸相食,且人惡之。」即禽獸互相吞食,人且厭惡它,何況人類互相殘殺?孔子說「始作傭者,其無後乎!」即是說第一個造作木偶土偶來殉葬的人,一定會斷子絕孫的!孟子解釋說「為其像人而用之也。」因為偶像是人形,卻用來殉葬,非仁也。孟子說「仁者無敵」,能王天下。而欲仁於天下者,首當戒殺。「如有不嗜殺人者,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!誠如是也,民歸之,猶水之就下,沛然誰能禦之?」(《孟子‧梁惠王》)佛教把戒殺列為重要戒律,非常重視戒殺。《楞嚴經》說:「殺心不除,塵不可出。」《普賢行願品》云:「眾生至愛者身命,諸佛至愛者眾生,能救眾生身命,則能成就諸佛心願。」《智度論》曰:「諸餘罪中,殺業最重。」《婆沙論》曰:「若一日一夜持不殺戒,於當來世中,決不遇刀兵災。」
《欲海回狂》極談邪淫的危害性,旁徵博引,指點迷津,向迷者點破:食色,性也;邪淫,萬惡之源也。孔子說:「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婦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」佛陀說:「淫心不除,塵不可出。」攀緣聲色,心被物轉,失去如來清淨本性。《欲海回狂》發掘聖人的說法,彙集三教典籍之精華,引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和故事,從現象到本質將邪淫的危害和盤托出,苦口婆心,發人深省。
所謂邪淫即是指超出正統夫妻關係之外的淫亂。例如與有夫之婦或者有婦之夫發生關係,都屬於邪淫。其他如強姦、手淫、亂倫、同性戀等都屬於邪淫之列。佛教在家信徒的居士五戒,包括戒殺、戒盜、戒淫、戒妄語、戒飲酒。其中戒淫一條,即是指戒邪淫。因為在家信徒,都有妻室兒女,夫妻不可能沒有性關係,所以佛教把夫妻之間的性關係叫做正淫,把夫妻之外的性關係叫做邪淫,正淫是允許的,邪淫是不允許的,要戒除。
《欲海回狂》旨在以出世的精神幹入世的事業,出世與入世不相脫離,所以此集內容,正如安士先生所說:有為保家而發者,有為保身而發者,有為獲福消災而發者,有為修身養性而發者,有為超生死出三界而發者。譬如藥草店中,萬物皆備。惟在自識其病者取之罷了。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