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了生」為主旨,菩提心、智慧、方便為首要
全部佛法,無疑是圍繞「了生死」這一核心問題而展開。古人對青少年,雖然有「莫待老來方學道,孤墳多是少年人」的警策,但死,對來日方長的青年人來說,畢竟非迫切之事,要青年人成天把「死」字貼在額顱上,念念為求死後的究竟歸宿而精勤修行,顯然不易生起堅固道心,即使能由此生起道心,也容易使人喪失生活的熱情,不利於青年的健康成長。聽說有個高中才畢業的姑娘,學了淨土法門後,便不准備考學、工作,整天關門禮佛念佛,計劃過一兩年及早往生,弄得她的父母好不傷心。如此學佛,當然不是經論中所示淨土法門的正道。人,既然已降生到這世上,在父母和社會的撫養教育下長到一二十歲、二三十歲,便負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和義務,應好好走完應該走的道路。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,前程似錦,國家和人類的美好未來,有待青年去創造,弘揚佛法的重擔,全賴青年來擔承。如果說,老年人學佛,不妨以「了死」為要,以解決死得好和死後的歸宿問題為重心的話,青年學佛,則應以「了生」為主旨。這裏所說「了生」,意謂參透人生的意義,提高精神境界,珍惜此生,過好應有的合理生活,創造最高的人生價值。實際上,只要能真實「了生」,「了死」的問題也就自然解決;若不能「了生」,連現前人的生活都過不好,即使孜孜念佛求生,責任未盡,資糧不備,恐怕也難遂往生「了死」之願。
人,渾渾噩噩、隨波逐浪地過一輩子不難,但要說到明明了了、合情合理地過好有意義、有價值的人生,——亦即「了生」,可非簡單之事。這須對人存在的根本問題和人心世態有深徹的觀察,對人生的意義有明睿的認識,有正確的人生觀和過好合理生活的智慧、技巧。自進入文明社會以來,人生意義、人生價值等問顧,大概是初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都會認真思考,而不容易得到正確答案的。在這人欲橫流、價值觀念混亂的現代,唯有佛法,堪以提供究竟的人生司南,在青年時代便能認準佛法這個究竟歸依處,從而能避免許多上下求索的困惑苦惱,避開誤區,少走不必要的彎路,是大善根福德因緣,應當慶倖,應當珍惜。但學通佛法,善於運用它來指導生活,來「了生」,還須通過認真的思擇、觀修。
根據經教所示和自他修學的經驗,筆者認為,青年,尤其是在家青年,學佛的重心,不應在嚴格吃素,不應在課誦唱念,不應在持咒念佛,不應在坐禪入定,不應貪便宜求即身成佛、神通自在,不應亟亟求往生淨土,而應把重心放在「了生」的大本上,通過學習、觀修,真實發菩提心,獲得正確生活的智慧,掌握過好生活的方便。這其實是立志、處世、立身三大問題。
一、真實發菩提心
理想、志向是人生艦艇的動力和方向盤,從根本上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取向、人格形象和生命價值。樹立遠大理想,立定明確的志向,是青年做好人的第一著。
現在不少青年,缺乏遠大理想,卑者大概只以自己安逸快活為生活目標,對西方物質生活方式垂涎三尺,無能者向父母索取以供自己享用,有能耐者不擇手段地撈錢、找門路出國,其所追求者不出滿足佛學所說五欲的範圍。這種低層次的人生理想,自古以來即遭東西方許多高人的鄙棄,如愛因斯坦便稱追求財產、虛榮和奢侈的生活為可鄙的「豬欄的理想」。較高者聲稱以馬斯洛所說自我實現為目的,為滿足個人的愛好、展現個人的才智和獨特性而努力,其實質亦不出鞏固小我、假我的圈饋。從佛法看來,這都是不正確的人生觀,不能使人得到真實的受用,辜負極為難得的寶貴人生。有高一等者,或以追求真善美,或以為全人類謀幸福為理想,這種人已是十分難得了,但要向他進一步追問:究竟什麼是真善美?科學是絕對真實嗎?既是真實,為什麼還在不斷發展翻新?恪守自己所處時域的倫理信條是至善嗎?既是至善,為什麼古今中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