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經義記 太虛大師講述
2011-1-26 20:02:25


太虛大師講述
十四年夏在寧波天童寺講
釋題
一  釋經題
 
甲  出題名
1 別題
(一) 出今本
今所講之四卷本,為藏中現存三譯之最古者,乃六朝時劉宋元嘉年間,有天竺三藏法師名求那跋陀羅,此云性賢、或功德賢者來華之所譯也。但相傳此四卷楞伽,乃達磨傳慧可以印心者,故宋明來獨流通此,今亦用之。所標別題,則曰:楞伽阿跋多羅寶。即分為三:
楞伽  楞伽、若作釋迦毗楞伽寶而釋,乃赤寶石。向作山名或城名解,譯不可往及不可入。山城中之寶,或寶所成之山城,要之、皆依說經之處立名。此名乃為三譯之通名,應作不可往之山,或不可入之城名解之。
阿跋多羅  阿跋多羅、或云是下入義,即入楞伽之入字。但向來皆作無上解,今亦從之。
寶  寶字、或云即指楞伽寶言;今以無上及寶,皆釋美於法之辭。
(二) 會異譯
入楞伽  北朝元魏時,有天竺三藏法師菩提流支,此云覺愛,譯此經為十卷,別題曰:入楞伽 。少阿跋多羅寶五字,而加入字;不可入而能入,於能入之行,有深意存焉。
大乘入楞伽  李唐武則天時,有天竺三藏法師實叉難陀,此云學喜,三譯此經為七卷;文義明暢,廣略適中。別題曰:大乘入楞伽。較魏譯加大乘二字,簡別中下乘法,即宋譯為上寶之義。
2  通題
通題、即經字是。梵音修多羅,或修妒路,或素怛纜,本是線義,取能貫穿文義,攝化生機之意;為如來所說或所印證故。引申之、有三世十方恒常遵法之義,與此方之經字相符,故譯為經。或云契經,加契理契機義。華嚴、阿合諸部,通得此名,不同入楞伽等別在此經。對彼別題,此為通題。若對三藏,簡別律、論,標此是經藏攝,非律、論攝,則通又為別矣。
3  合題
合三譯題,即為:大乘入楞伽阿跋多羅寶經;華言:大乘入不可入無上寶經。今本無上法寶,即含大乘義。楞伽、為所入城,舉所入即合能入義。故下彰題義,仍照今本說之。
乙  彰題義
1  譬喻辭
此譬喻辭,即指楞伽二字;以說法所依之楞伽城,為喻所說之法也。然城依於山而山在於海,海有風浪,城為夜叉所居,佛從海出而入城現通說法,有如是等重重相關之事,且分十六段明之:
一、眾生心海  經云:『藏識海常住』,則城山所依之海,即喻眾生根身、器界之集起心也。此心為真妄因依,圓成實之真與遍計執之妄皆依之,亦為聖凡、染淨根本依,故首明之。
二、六塵境風 本無有境而現有六塵境者,以從來未悟唯識無境之末那根本無明力故,不了唯心,乃分別六塵以執取為實有,鼓盪心海。經云:『境界風所動』也。
三、七轉識浪 無明境風,鼓盪心海,隨境界緣,意等諸識相續而起,如海中浪。經云:『種種諸識浪,騰躍而轉生』是也。
四、二我執山 七、六、二識,不達唯識無我,於阿賴耶見分及五蘊和合假,執為人之實我;又於根塵等法,執為法之實我。人、法二我之山,乃巍然高聳於心海、境風、識浪之上,愈高愈大,所以下小上大,作不可往相。又、憨山觀記傳:摩羅耶山但影現於風雨昏黑之夜。亦顯二執之山,乃無明邪見之妄現,本空無實。夫二我本空,原無可取,而夜叉王往來其中,亦為不可往而往義。
五、生死縛城  二執山上有生死縛城,此山不倒、則恒住此城不捨。斷分別、俱生我執盡時,則離分段生死;斷分別、俱生法執盡時,則離變易生死也。
六、乘四顛倒  夜叉王等,於二執山生死城中,無常計常,無樂計樂,無我計我,不淨計淨。乘此四倒,往來出入於本空寂不可往入之山城中也。
七、煩惱夜叉  彼山城中夜叉王眾等,即為煩惱所起三界有漏心心所聚,引發雜染業之報通等,殘害佛性眾生,輪轉生死相續,往來於山城中也。
八、佛法興世  佛從海中龍王宮出。龍宮、喻阿賴耶中如來藏心,在佛果即為不思議善常之無漏性,在眾生即為本有無漏佛性及夙熏無漏善根海。佛悲願及眾生機感故,佛從海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