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趣攝之;濕生阿修羅,畜生趣攝之;化生阿修羅,天趣攝之,故「欲界」但名五趣雜居地。
色界者:「四禪四地」,此色字,不是色欲之色,乃是色身之色:因欲界第六天,知欲可厭,修離欲定,此定修成,上生色界。初禪名離生喜樂地,離欲界之生,得初禪喜樂,此定即名離生喜樂定。此定中尚有覺觀,乃加功進步滅除覺觀,得生二禪,名定生喜樂地,定名亦同。此定中尚有喜心浮動,乃加功進步,滅除喜心,得生三禪,名離喜妙樂地,定名亦同。此定中樂想浮動,乃加功進步,滅除樂想,得生四禪,名捨念清淨地,苦樂雙捨,不但無「苦」,併「樂」亦亡,定名亦同。四禪各三天,共十二天。第四禪天中,更有「無想外道天」,外道因中,修無想定,得生此天,壽命五百劫;生此天已,修定半劫,即得入定,在定中四百九十九劫,以為得阿羅漢道,實則未得自謂已得,未證自謂已證;到最後半劫,定力已散,毀謗三寶(佛、法、僧),墮入地獄。四禪天中,更有「五不還天」(一無煩天、二無熱天、三善見天、四善現天、五色究竟天。),乃是第三果阿那含聖人所居。不還者,因斷欲界九品思惑盡,故不還來欲界受生,名曰五不還天。自初禪至此,共十八天,稱十八梵天,屬色界。
無色界,有「四空」「四地」併色身亦無。一者空無邊處地,由第四禪,厭色為礙,乃以定力滅色歸空,定力成就得生此天。二者識無邊處地,因空境太寬難緣,由是捨空緣識。三者無所有處地,因識心大多難緣,由是捨識緣無所有,將七識(末那)粗分,伏而不行。四者非想非非想處地,因觀識處,有想如瘡,無所有處無想如癡,乃觀非想非非想。識心粗分已伏,故名非想;細分仍在,名非非想。如燈將殘,半滅半明,此四天名「無色界」,合上「欲界」「色界」名為三界。
三界之內的依報正報,無不是苦果,不但「三途」是苦,即「人」「天」趣中,上至非想非非想處,總不出「三苦」,謂:「苦苦」、「壞苦」、「行苦」。「三惡趣」眾生,是苦而又苦,是為「苦苦」。「人趣」有生、老、病、死四苦,及愛別離苦,怨憎會苦,求不得苦,五陰熾盛苦,亦「苦苦」攝。「天趣-」六欲天至第三禪天,雖有天報之樂,樂不長久,亦有終盡,名為「壞苦」。第四禪天以上與四空天,雖無苦樂二受,而有捨受,猶未離苦,有行陰念念遷流之苦,名為「行苦」。行者,即遷流之義,剎那生滅,念念不住,如流水相似。佛說:「苦諦」,即是說三界之內五趣眾生,依報正報,無不是苦果,令眾生知苦生厭,發心修行。
(二)「集諦」:是三界內生死苦因。三界依正苦果,並非無因而生,果不離因。如世間種子之與結實,「種子」為因,「結實」為果;若無種子,安能結實!?生死苦因:就是粗細煩惱之惑,積集在眾生心中:依惑而造業,依業而受報,報即是苦果,依「集諦」之惑,招感而成故。「集」是招感性,是能招苦果之苦因也。此苦集二諦是三界內之苦因苦果。
(三)、「滅諦」:是出三界外之樂果。「滅」非真諦,滅卸煩惱苦因,會歸真諦,故名「滅諦」。而得方便有餘涅槃(不生不滅義),證阿羅漢果,輪迴永卸,超出三界。
(四)「道諦」:是超出三界外之樂因。「道」即所修之道,共有七科,合為三十七道品:一者四念處,二者四正勤,三者四如意足(亦名四神足),四者五根,五者五力,六者七菩提分,七者八聖道分。此三十七品,即修行之法,可以對治「集諦」煩惱之苦因。依此循序而修,自可離生死苦,得涅槃樂。此滅道二諦是出三界之樂因樂果。佛為「小乘」人說此「四諦」之法。令其知「苦」、斷「集」,慕「滅」、修「道」,斷「三界」內分段生死,證阿羅漢果,是為聲聞乘教義。
二、中乘教義
中乘教義,即「緣覺乘」。「緣覺」者:修十二因緣之法,覺悟無生,得證辟支佛果,故名緣覺。十二因緣有十二支,亦名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