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江市佛學演講 文珠法師講述
2011-1-20 10:55:53

文珠法師講述
因果與輪迴
各位: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協會,在宗教局各位長官同意協助下,請本人出席演講佛學。今天的講題是:因果與輪迥,可分以下三點說明。
一、因果與輪迴的意義
因是原因,果是結果。世間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,果必由因,因之與果,如影隨形,絲毫不爽。例如,個人受到別人尊重,原因是行為光明正大,處事公正,待人有禮;個人的事業成功,原因是做事負責認真,有商業道德,有創業精神;做家長的受到子女的敬愛,一定是以身作則,教導有方的好家長;被學生敬佩服從,一定是諄諄善誘,誨人不倦的好老師。在社會受到群眾歡迎,被國家賞識的人,必然是熱愛國家,關心社會的好公民;在世界上受人歌頌讚歎與景仰的人,必然是對人類有貢獻的偉大人物…。總之,世間事無大小,必有原因。縱觀宇宙之大,品物之盛,內則個人身心的演變,外則社會國家的形成,小至個人穿衣吃飯,無一不受因果支配,無一能超越因果範圍。即使是一般學說,亦不能離開因果的法則。
比如:倫理學,推究事物原理,然後判斷其定義;政治學,審察犯罪動機,以判定其犯罪輕重;醫學研究病因,診斷其病勢安危,何曾不涉及因果關係?被視為萬能的科學,亦不外研究宇宙現象界的因果法則。可以說:科學家埋頭苦幹,不斷研究,不斷分析,不斷演繹與歸納便是因,導致物質文明,醫學昌明,以及種種發明,就是果。誰說科學不談因果?又怎能說:在科學時代講因果是迷信,是落後?
或有人因才貌出眾,品學兼優,竟然懷才不遇,終生寄人籬下,窮得要命;但有人目不識丁,獃頭獃腦,或品德不修,橫行霸道,卻扶搖直上,財運亨通,終成巨富。因而懷疑因果,不信因果,甚至說:「殺人放火金腰帶,修橋補路無屍骸。」殊不知因果報應,通於三世。所以說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然則,今生金腰帶的富翁,該是宿世修福善業成熟所致,與今世殺人放火的惡業無關。而沒屍骸的悲慘下場,亦是宿生惡業所追,今世修橋補路的善行,當感來世的福報。因此,佛教根據因果定律,三世循環,認為人的貧富貴賤,禍福得失,皆是人自作自受,絕非天賜神與,所謂:「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。」可以說: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,也是自己無上的恩人。明白此理,對於眼前的際遇,幸與不幸,都應該坦然接受,不應該怨天尤人。
但為了改善我們的命運,創造未來的幸福,在逆來順受的同時,必須努力改過,積極向善,自求多福。古人說: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。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」又說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;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。」或說: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若然不報,時辰未到。」此皆是勸人明白因果,止惡行善的箴言。
何謂輪迴?輪迴,指眾生在六道中,輪迴往返。六道,即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六條道路。天,是在人之上,有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之分。欲界共有六層天,其中居民樂多於苦,身有光明,相好莊嚴,飲食如意,壽命特別長,但仍然是憑藉物質生存的世界。包括男女愛欲,及物質情欲,因名欲界。
色界的眾生,純有色身而無愛欲及情欲,不但正報莊嚴,美妙殊勝,依報國土、宮殿、亦莊嚴華麗。已斷除男女愛欲,無需飲食營養,僅憑禪悅為食。同時根據禪定境界的深淺,分為四級,名四禪天,共有十八層。
無色界的眾生,既無正報的色身,亦無依報的國土宮殿。已脫離物質及情欲的束縛,唯有精神界存在。亦是依據禪定境界的深淺,分為四層。綜合三界共有二十八層天。
人,是指人類而言。人的世界,苦樂交參,或苦多於樂,亦有自然界種種災害,以及人事界種種煩惱牽制。內有生理上生老病死苦,與心理上種種憂悲苦惱的衝擊。例如:求不得,愛別離,怨憎會,以及五陰熾盛,種種苦事逼迫。當然,人亦有享不盡的富貴榮華,有說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