煩惱。五、無明,上二界眾生耽著禪定,而於真性無所明了的煩惱。見《俱舍論》卷二十一。
【五下分結】指順益下分界的五種結惑。乃對五上分結而立五下分結,全稱五順下分結。即三界中的下分界(欲界)之五種結惑,繫縛眾生,令其不得超脫其界。五下分結即:一、欲貪,於順情境上生起貪著之心而無有厭足。二、瞋恚,於違情境上生起瞋恨之心而不自已。三、有身見,於名(心)、色(色身)、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妄計為身,執著我見。四、戒禁取見,取執非理無道之邪戒。五、疑,迷心乖理,狐疑不決,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,背覺合塵。
欲界眾生由於上述之欲貪與瞋恚二結,遂不得超離欲界,若有能超離者,由有身見等後三結,終亦還下於欲界,故偏立此五種,稱為順下分結。見《俱舍論》卷二十一。
【五心】意識與前五識任何一識俱起,同緣外境,發生了別作用時,順次生起的五種心念,曰五心。即:一、率爾心,謂眼識初對外境時,於一剎那所起之心;此心卒然任運而起,故尚未有善惡之分別。二、尋求心,謂欲審知明了外境,即推尋求覓而生起分別見解之心。三、決定心,謂既已分別所緣之境法,則能審知決定善惡。四、染淨心,謂於外境生起好惡等情感之心。五、等流心,果似於因曰等流,謂於善惡之法既已分別染淨,則各隨其類而相續不已;於善法則持續淨想,於惡法則持續染想,念念相續,前後無異。五心之中,率爾心多為一念,其餘四心則每每多念相續。見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一。
【五因】以地、水、火、風等四大種為能造之因,以諸色法為所造之果,其因與果之間具有五種關係,為:一、生因:由四大種能生起諸色法,譬如母之生子。二、依因:所造之色法既生,則隨逐於大種之後,譬如弟子之依於師。三、立因:任持四大種所造之色法,譬如大地之任持萬物。四、持因:以力持之故,使所造之色可相繼不斷絕,譬如食物之持續身命。五、養因:增長四大種所造之色法,譬如雨露之長養草木。此五因於六因之中,為有力之能作因所攝,而不攝於其他同類因等五因;於四緣之中,則為因緣所攝。見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三。
【五同緣與不同緣意識】第六意識分為明了意識與獨頭意識兩類。明了意識又稱五俱意識,此五俱意識又分為五同緣意識與不同緣意識兩類,即:一、五同緣意識,此指與前五識俱起,且與之攀緣同一對境的意識,例如眼識見青色時,意識亦同緣青色,故知五同緣意識的作用與前五識皆同屬「現量緣」。二、不同緣意識,謂雖與前五識俱起,且為五識所依,然以具有自在攀緣之作用,故可廣緣十八界諸法。例如眼識見煙時,意識於同時即緣及火,其作用屬於「比量緣」;又如眼識見繩時,意識於同時即緣及蛇,其作用屬於「非量緣」。
以上所說,係大乘唯識家所持的論點;而小乘俱舍宗等則持不同觀點,因俱舍宗不認可「二心並起」的狀態,即五識不與第六識俱起,故認為於前五識生起之次一剎那,第六識方能產生分別前境的作用,是知俱舍宗僅認可「獨頭」,而無「五俱」之說。
【五地斷障證真】十地中難勝地的菩薩,修習平等加行,悟真俗二諦無差別智,無有能勝,即斷下乘(聲聞乘、緣覺乘)涅槃障,證類無差別真如(生死涅槃,其類平等,無有差別)。參閱「十地」條。
【五作業根】五種造作業之根。又稱五作根、五業根,指數論學派二十五諦中第十四至十八等五諦。即:一、舌根,又作語具、口聲,有言語作用。二、手根,有執持作用。三、足根,又作腳根,有行步作用。四女根,又作人根、小便處,有戲樂與生子之作用。五、大遺根,又作大便處,有除棄糞穢之作用。見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一。
【五位百法】這是諸法的分類之一。俱舍宗立五位七十五法,而唯識宗則將一切法分為五位百法,即:一、心王法:又稱八識心王。八識為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