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夠接受,誰就得利益;如果不能接受,不能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那就是《地藏經》上所說的: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。」既然是造作罪業,來生必定還是在六道裡輪迴,無論修持怎麼好,如果不能出三界,都是沒有成就的。(950508早餐)
乙、明對治煩惱
 
◎      從前李老師在世時常說:「修行人要改心。」心改善了,行為自然就善良了。如果只有行為上改,心沒有改,那就是外表上的裝模作樣,內心裡還是妄想、執著,依然是無濟於事,要緊的是要改心。(9501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學佛不能成就,原因就是沒有定、慧;換句話說,就是迷惑顛倒。這是經上常講的「可憐憫者」。因為起心動念有分別、執著、妄想;與人相處時,還有貪、瞋、痴、慢,還有嫉妒,造的是三惡道業因。這樣的行為,不論是參禪、學教或是念佛,皆是無法脫離輪迴的。(9501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真修行,要記住惠能大師的話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」要見自己的過,不見世間過,這是惠能大師教給後人的兩句真實話。若不在這上面真正下功夫,此生就與過去生一樣,注定要空過。為什麼空過?因為忍不過。沒有忍,哪來的定?六波羅蜜就像是上六層大樓一樣,第三層如果上不去,就沒有辦法進到第四層,充其量也只有布施、持戒,忍就沒有了,修學怎能成功?所以六度修學的次第,有了忍辱、精進,才得禪定,有了定慧才管用。有定慧的人,心量就大,就能與自性相應。(9501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觀察,如果人人都能見自己過,不見他人過,世人就能和平共處,世界哪裡還會有鬥爭?社會一定祥和,世界就大同!(9501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今天這個看不慣,明天那個看不慣,這是造輪迴業。(950104早餐)
 
◎      修行的總綱領,無非是破二執、斷煩惱而已。小乘人是為破我執而破我執,其方法比較笨拙。以深深的定功伏住煩惱、執,使之不起現行。證得初果之後,要天上、人間七次往來,才能出三界。大乘的方法非常巧妙,它教我們發菩提心,轉煩惱成菩提,是用轉變的方法。(950125早餐)
 
◎      如果自己覺得跟大眾相處格格不入,那是自己在生煩惱,並沒有在學佛。學佛就是要把這些枝枝葉葉圓融起來,將之化解。這些境界是從自己內心所產生的,因此就要從自己內心去化解,所以佛法叫「內學」。佛法不是求人,是求自己,人人都能向內開發自性,這個團體才叫「僧團」。(950125早餐)
 
◎      佛法的戒律是用來要求自己,而不是要求別人的,這是極高明的作法。不像世間的法律,是用來約束大眾。所以要學六祖惠能大師的「常常見到自己過,不見世間過」,心就真的轉了,向內觀照。(950125早餐)
 
◎      眾生的「大病」—不見自己過,專見別人過。專見別人過,就會增長煩惱,就沒有辦法向內觀照。如果我們只顧內照,不管外境的誘惑,這個「照」是智慧,就能把煩惱、習氣化解。(950125早餐)
 
◎      鋒芒顯露的人會遭嫉妒,遭嫉妒這也是正常的現象,因為人是凡夫,嫉妒、瞋恚是無量劫來的習氣,要是沒有這些習氣,那他就是佛菩薩再來的。(950126早餐)
 
◎      無量劫來,我們不是沒有遇過佛法,也不是沒有認真去修學,為什麼還是落到今天這個地步?就是被「我」、「我所有的」害了。(950129早餐)
 
◎      大乘經典的高明,特別是大乘的般若,就是叫你起心動念為佛法,為一切眾生。可是世間人總是害怕、恐懼,怕的是自己衣食沒有著落,生活會有困難,這就是我執—對「我」與「我所有的」執著。有這樣的念頭,就不是學佛人,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。(950129早餐)
 
◎      《金剛經》說得很好: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這真正的意思是:如果我們念念之中還有「我」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