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這八個字搞清楚,這八個字要是不清楚,佛號就念不好,功夫不會得力;不但不能轉境界,依舊被境界轉。被境界轉就是繼續要六道輪迴,若能轉境界就決定往生,所以這八個字非常重要。(950202早餐)
 
◎      何謂菩提心?如何去發?《金剛經》說:「生心」。生心就是發心,生是生起,意思與發起相同。江味農居士在《講義》裡說,「生」比「發」的意思更深、更圓滿。(950202早餐)
 
◎      一向專念,「一向」有狹義、有廣義。狹義的說,就是念念嚮往西方極樂世界;一個方向,向西方淨土,這樣能往生,這是屬於事,能得事一心。廣義來講,「一」是一真法界,趨向一真法界。凡夫、二乘、權教菩薩不懂一真法界,不入一真法界,所以妄想、執著、障礙重重。(950202早餐)
 
◎      能見到一真法界,就成佛了,就是禪家講的「見性成佛」。一真就是真性、真心。佛說,一切萬法唯心所現,十法界依正莊嚴(多元次的時空)是唯識所變。能朝這個方向一心專念,會得理一心不亂,這叫會念佛,功夫容易得力。(950202早餐)
 
◎      功夫得力的現象,就是妄想、煩惱、分別、執著會一天天減少,智慧也會隨之增長,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,自自然然能放下。他能慈悲,他肯念佛,這都是功夫得力的現象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這些現象不能現前,就是還有很深重的迷惑、顛倒,因此功夫不得力。(950202早餐)
 
◎      往生的人,實在說,只有兩種人:一種是上根利智的人,他對於事實真相能通達明瞭,所以他不懷疑、不夾雜,淨念相繼而往生;另一種是愚人,就是一般講的老阿公、老太婆,他什麼都不知道、都不懂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死心塌地的念到底,這種人也能往生。而當中這一部分的人,他既不是上智,又不是下愚,這就難了。因為他有分別、有知見,這就是障礙。我們應該冷靜的想想,自己究竟屬於哪一類?(9502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學上智難;學下愚,只要真正肯學,是可以學得來的;就是要把一切都放下,最重要的就是名聞利養要放下。「利養」包括五欲六塵,「名聞」包含權力、地位,我們一概都不沾邊,只是一味的老實念佛,服務大眾。(9502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倓虛法師在《念佛論》後面說到,出家人中有個修無師,那是下愚之人,什麼也不懂。青島湛山寺的張氏,她丈夫是拉黃包車的,一天不做工就沒有飯吃。每星期天湛山寺有共修法會,她都到廚房幫忙洗碗,做這些苦工,人家往生多自在、瀟灑!那就是愚人。愚人能往生,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也能往生,當中這一截的人就太難了。難,都是自己造成的障礙—爭名奪利、貪圖利養。(950203早餐)
 
◎      念佛的人,口念佛號,心裡不斷妄想,這是不能成就的。必須口念心也要念,心口要能相應,功夫才能得力。「得力」就是能把妄想、煩惱伏住。伏久了就得定,就成就三昧。定久了就開慧,智慧一開,即轉煩惱為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,這就成就了。功夫只要得力,妄想煩惱能伏得住,就可以帶業往生。這是這個法門比一切法門殊勝的所在,只要肯用功,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得到的。(950205早餐)
 
◎      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?要念到心清淨。心清淨就是功夫成片,可以帶業往生。怎樣才能做到心清淨?一定要有看破、放下的功夫。看破是學問,放下是功夫。放下什麼?放下一切妄想、煩惱、知見。真正要學六祖惠能大師的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心就清淨了。(950214早餐)
 
◎      念佛不能成就,就是因為不老實。不老實就是不會過日子、不會生活,糊裡糊塗的生,糊裡糊塗的死,這實在是非常的可憐,如經上常講的「可憐憫者」。(950508早餐)
 
◎      有了般若智慧之後,明白了人生的真相,就會老老實實、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。誰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