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中的譯名則有好幾種,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稱的就是鳩摩羅什的舊譯──觀世音,玄奘則新譯為觀自在。

前面說過,《心經》的原型,在《大般若經》裡本來是佛陀向舍利子說法,可是到了西元四、五世紀《心經》成立之時,密教正流行於印度及西域各地,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,廣大靈感,應化無礙的威神之力,早已成為密教信仰的中心,所以就把觀世音,即觀自在菩薩,奉為《心經》的說法主了。

菩薩是依德立名的,依般若觀慧而已得自在的菩薩,即名觀自在菩薩。這位菩薩以甚深的般若(智慧)來觀照五蘊,知道五蘊本就是空的。由於證悟了空性,一切的苦難對這位菩薩而言都超越了。

我們佛教徒有很多人會念〈白衣大士神咒〉,此咒的後面是這樣說的︰「人離難,難離身,一切災殃化為塵。」怎麼有這樣大的力量呢?是因為咒中稱念了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緣故。本經的觀自在菩薩,就是觀世音菩薩,所以我們一心念《心經》也能夠「人離難,難離身,一切災殃化為塵。」但是,話又說回來,如果念的人未能徹底了悟空義,那麼災難只是暫離開,以後難保不會再來。

觀自在,觀什麼自在?只要用修行的方法觀照,就能夠得自在,從《楞嚴經》裡我們知道,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耳根圓通,也就是因聽聲音而入三昧,因聽聲音而解脫自在。這個「觀」,可以用耳朵、眼睛、鼻子,也可以用身體。不過從修行的方法來講,用耳朵來「觀」,最容易讓我們去煩惱證菩提。

我在指導禪七的時候,如果有人打坐著魔,不由自主的哭笑吵鬧,通常我都教他躺下來,把眼睛闔上,心裡什麼都不要想,只用耳朵靜靜地聽,聽四周的聲音,遠處近處各種聲音,不需多久,他就會安靜下來。所以用耳朵聽,是最容易使心安定的修行方法。

菩薩,是梵語「菩提薩埵」的略稱,中文的意思是「覺有情」,又譯為「大道心的眾生」,即「已發了大菩提心的眾生」。菩提心有大有小,發小菩提,是但求自了,只求自己解脫的小乘人;而發大菩提心,則是發廣度一切眾生的願心,以助眾生得解脫、成佛道為目標,並非只求個人解脫的大乘行者。

事實上,唯有不顧自己,只關心別人,只度眾生,不為自利,才是真正自在解脫的法門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去除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。人的煩惱都是從自我中心的意識而產生,真正發大菩提心,不為己而為眾生的人,才能真正得到解脫,而且是得大解脫。所以諸位要學佛,就要發大菩提心。

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

這兩句經文是說︰修行甚深的般若法門之時,照見我及我所的五蘊法,畢竟是空的。

梵語「波羅蜜多」,是「超度」、「到彼岸」的意思。用現代語來講,就是「超越」。「般若」也是梵語,中文譯為「智慧」。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,就是以深廣的智慧來超越煩惱的障礙。

智慧可分三等︰1.世間的智慧;2.出世間的智慧;3.世出世間的智慧。

世間的智慧,係指凡夫的聰明才智,亦即以自我為本位而發展出的各種學識經驗和價值判斷,這種出於「我執」的產物,不能徹底究竟,也無法獲得解脫。

出世的智慧,是指小乘聖者的智慧,能證人無我,能出三界苦,已得解脫樂;不過尚未證得法無我,所以執著離世間而入涅槃,只能自求了脫,不能普度眾生。

至於世出世間的智慧,乃是大乘菩薩的智慧,既證人空(即人無我),也證法空(即法無我),得大解脫而不離世間,這才真是大智慧、深智慧,這也才能稱之為「般若」。

菩薩修行,有所謂「六度」法門,又稱作「六波羅蜜多」。即一布施、二持戒、三忍辱、四精進、五禪定、六智慧。這六度裡,若無智慧度(即般若波羅蜜多)貫串其間,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,所謂「五度如盲,般若為導」就是此意。故智慧為菩薩修行的終極目標,唯有修得智慧,才能度脫一切苦厄,而這個智慧的著眼處,就是先要把五蘊看空。

什麼是「五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