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伏身心,謙敬柔軟
學習拜佛,首要降伏自己憍矜、怠慢的心態,調柔一向緊張僵硬的身心。心能寬、空靈、謙敬、慈悲柔軟,身也自然能輕鬆,又端正、靈活而氣血通暢。心如果緊繃、固執於某種習慣,身也會僵硬失去靈活的彈性,產生老化,功能退化和種種疾病。
拜佛是恢復健康的律動(整脊療法)
佛是覺悟者,也是身、心的「大醫王」。拜佛是合乎醫學原理的律動,透過內心和大醫王的交流結合,發起自然療能,加強免疫功能,自我調節產生身、心、世界的大調和,所以能消除病因,治療疾病。
(附註):
禮佛本應服裝整潔—
┌若出家眾宜搭衣(縵衣、袈裟)。

      └若已受戒居士、亦宜搭禮懺衣。或遵守團體規定,著統一制服。盡量避免服裝不整,
        亦不宜戴帽、或著太短衣褲、露背露腿。而本集中為方便初學者明白各動作之要領,
        避免寬袍之遮擋,故各禮佛照片拍攝時未著海青或長掛,謹此致歉,願大家自修時,
        能各盡禮敬之心。十分恭敬,十分利益。
由禮佛之事修,契入深理
我們在此介紹的拜佛法,基本上是遵照恩師 懺公(上懺下雲法師)在大專學生齋戒學會中所傳授的方式(是屬於前面所言「左右同運」的五體投地),並配合解剖生理的原則,來作粗淺的說明。願大家初步學拜佛時,先在動作上能得身心柔軟舒適之利益,進而悟入深理。也就是初步上能符合解剖學、生理學、物理學之原則,(避免因「身業障礙內心安定」),進而,再由拜佛之「事修」,契入實相之「理」。也願大家勿因自己方法不當,違反生理原則—動作緊張吃力而自己製造出疲勞痛苦。(有人因此,又歸罪於拜佛,到處向人說自己因拜佛而如何不適,好像十方佛都對不起他,這是雙重的不明理,甚至又造口業,令別人錯以為拜佛會不舒服很辛苦,其實是他個人搞錯。)
禮佛是「消業障」,並非「苦肉計」,勿會錯意
拜佛是消業障,可消除疲勞,及身體平日因姿勢不當(身業不良)所累積的障礙,也可拉開緊縮處,消除瘀滯,疏通阻塞之處。鍛鍊身心無障礙,並不是「苦肉計」—有人以為拜得越吃力痛苦,跪破膝蓋、磕破頭,就越能博取佛菩薩的「同情票」,後來卻因太吃力酸痛而無法持續,又退心後悔,因太苦難忍(也捨不得自己皮肉苦),就找一堆理由說—「我因拜佛而如何不舒服,醫生叫我不要拜佛」,這又是沒信心,不明究理之表現。其實絕不會因「拜佛」而不舒服,是因「不會拜佛」又「妄想多」才不舒服。
末學初學時也是「會錯意」、「不得要領」,拜得很吃力辛苦,以為拜佛很疲勞,後來才知是自己弄錯。
「學習禮佛」疲苦之因
學習拜佛,最初的疲勞辛苦來自於
一、方法不恰當,姿勢違反生理健康之原則。
沒把握自然物理重心,沒善用自然力,而自己錯用力、白費力。(其實拜佛能「得力」並不「吃力」)
二、自己某些關節、肌肉,原先就有瘀滯之廢物,或有老病灶(就如水溝,原有汙泥堆積)又久年缺乏運動(相當於水溝一向沒清理),如此情況,一清掃時,當然沉滯之汙泥會揚起,而使溝水出現一時過渡性之混濁,只要持續以清水沖刷,自然汙泥能排除送走,恢復清淨。大家都了解,清掃時溝水的混濁是「原先的汙泥」所致,並非因「清掃」而有。若說因清掃才混濁就是觀念不清。同理,拜佛若方法已正確,而覺得某些部位特別在拉開時覺得緊繃或酸痛,那是年久累積的「汙泥」所顯現,表示該處原有瘀滯或老傷,這並不是佛害我們,也不是拜佛才引發的痛苦。相反地,打掃時的一時混濁,是清淨之前兆,大家應有信心再清刷下去。願大家能觀念正確,事理分明,切莫看不見自己的毛病,都歸罪於佛。
平日缺少運動的人,即使只走一小段路,也覺腿酸,隨便搬個重物,就說腰酸背痛,當然拜佛也有一堆埋怨,其實這是肢體缺乏訓練、活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