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佛與醫學 道證法師編述
2011-1-8 11:14:04


道證法師編述      本書內容,歡迎助印流通,請勿擅改、增減內容。為尊重書中人物肖像權,本書中之照片,請勿移作他用   
 
序幕
前言
拜佛是自覺的律動,最高的享受
有人一聽到「拜佛」,就斥為迷信的舉動,其實是對「佛」的內涵,和「禮拜」的道理全然不了解,所產生的誤會。拜佛並不是對外在神明的盲目崇拜、祈求,而是一種深入開發內在自性潛能的合理律動,不但有益身、心健康,而且可以訓練高層次的覺照能力。如果再由它「令心喜悅、舒暢、安定」的功能而言,它也是最高妙的享受和娛樂。假如能有一些基本了解的話,相信任何人都會贊成、推崇這種優秀的身、心、靈活動。
禮敬之表達方式,各有差異
各國的文化背景不同,表達禮敬的方式也有差異,比如:有的以「拱手」、有的以「鞠躬」、有的以「磕響頭」來表達。
◆在西藏、拜佛常用「大禮拜」方式,甚至在冰天雪地,他們也虔誠全身直仆,趴貼在地,雙手也向前伸直貼地。
◆在印度有九種表達禮敬的方式,稱為「天竺九儀」,即—
(1)發言慰問。
(2)俯首示敬。
(3)舉手高揖。
(4)合掌平拱。
(5)屈膝(印度以「右」代表正道,所以在經典中,常見以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豎左膝來表達禮敬)。
(6)長跪(兩膝著地,足尖支地)。
(7)手膝踞地。
(8)五輪俱屈(五輪又稱五體)即頭首、二膝、二手五個部位,都屈曲。
(9)五體投地是最敬禮,又稱為「頂禮」、「頭面禮」、「接足禮」。意即以我最高之頭面貼地,來敬禮承接對方之足。也稱五輪投地,亦即頭、兩手、兩膝都觸地。
‧以上九種是由輕到重,依次序列(這是根據大唐西域記中的記載)。
五體投地,法雖有異,各有深義
在我國各道場、寺廟、一般多採用「五體投地」的方式來禮佛,而雖同是五體投地的方式,實地動作上亦有(1)先右後左,及(2)左右同運二大類不同—
(1)先右後左:因印度以「右」代表正道,故以右膝先跪,手亦先右後左,依序著地,代表尊重正法,願使眾生得正覺道。
作法:正身而立、合掌垂首(手輕撩衣下擺)、初右膝、次左膝、兩肘、依序著地;再伸兩掌,掌心朝上,觀想如觸接對方之足,並以頭額觸地一拜。(佛光大辭典六五八二頁)
(2)左右同運:即兩手對稱同時按地,兩膝亦同時跪地。此法是以左右手分別表示「止、觀」,「定、慧」,「權、實」,「慈、悲」,故左右同運,表示「定慧等持」、「慈悲雙運」、「止觀雙運」等義。
所以,這二類方法,是各有道理、各有深義的,我們要虛心學習、深入體會。
「學習拜佛」的正確心態
由上所述,可知禮拜有種種不同方式,我們在不同的道場,可能會學習到不同的方式,每種方式都有它的特色、含義,和優點。在這裡,我們必須特別強調—如果到道場中,參加團體共修,就必須尊重領導者的教導,也要尊重別人的方便,和團體的整齊劃一,那麼就要遵照該道場採用的儀式來進行。因為能夠尊重別人,也就是禮敬諸佛的表現,和恒順眾生的實踐,我們要虛懷若谷地學習、吸收別人的長處,才能不斷地改進自己、修正自己,這才是修行,才是拜佛、學佛謙敬的精神和正確的態度。我們在此所介紹的方法只是敬供大家作參考而已。
勿以不良心態,障礙自己
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別人所用的方式,和自己原先所學的不同,或和自己固有的「習慣姿勢」有異,就產生種種抗拒不容的心理,自生懊惱烏雲;(不僅拜佛如此,做任何事皆然)。或把精神浪費在「懷疑」,而無法深入領會個中好處;或因某些動作,自己一時學不來就灰心退縮,或筋骨一向缺乏運動、比較僵硬,而做不到就打退堂鼓;甚至妄自批評,生「輕慢心」。這都是自己用不良心態、障礙自己,和「禮佛」的精神內涵,是全然不相應的;和開發自心佛性美德也是背道而馳的。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