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佛,即念一切諸佛也。一生一切生者,極樂即法界藏土,融攝一切佛土。故生極樂一土,即生一切佛土也。一香一華等者,舉一瓣香,即法界藏香。故一人一處拈香,供養彌陀。即一切處拈香,供養諸佛也。奉獻一華即中道妙華,故以一華供養彌陀,即奉一切華,供養諸佛也。能以一妙音,讚歎一佛。即以一切音聲,讚歎諸佛。乃至行人稟法受教,向彌陀懺悔己之業障,即是向一切諸佛懺悔一切眾生業障。彌陀垂手與我摩頂授記,即是一切諸佛垂手,與一切眾生摩頂授記。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一切眾生,一切依正,一切六塵,莫不遍攝遍融。是為增上緣因。行人念佛時,念念與此理相應,即名法界緣起三因圓融。此即所謂遍緣法界也。若偏讚西方,不能融通餘方。偏念彌陀,不能融通諸佛。豈得謂為至圓至頓至妙至勝之法門耶。
(三)誡勸後賢。
《解》淺位人,便可決志專求。深位人,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。若謂西方是權,華藏是實。西方小,華藏大者。全墮眾生遍計執情。以不達權實一體,大小無性故也。
淺位人,即六凡眾生,未證聖果者。以雖屬凡夫,本不出法界體外,便可決定志願,專求極樂。所謂下下根亦能臻其域是也。深位人,即出世三乘,及登地菩薩。圓根眾生,了悟西方,不離華藏。故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。但得生西方,何愁不入華藏世界耶。所謂上上根,不能越其閫是也。若華嚴合論中,判華藏是實,西方是權。華藏是大,西方是小。斯乃李長者之錯誤,積迷之習氣未去故也。全墮眾生遍計執情者,約三性判其所執之非。一遍計執性,謂愚夫愚婦周遍計度所執我法,以為實有。即我法二執也。二依他起性者。依他眾緣和合而有,如幻如化,非有似有,有即非有。此即權實大小之幻相也。三圓成實性者,圓滿成實之法性,亦即一體無性之實性也。不達權實一體,大小無性者,不了權亦法界,實亦法界,權實無非法界。故西方橫具四土,同居即是常寂光也。大小無性者,華藏雖大,亦無自體。眾世界和合而有,故大無性。西方雖小,橫具四土,故無小性。李長者不達西方橫具四土,故計以為小。又不了權實大小皆依他起,皆如幻化,無有實體,唯一圓成實性。但順情妄執,故稱之謂遍計執性也。經文初略引標題竟。
(丁)二徵釋經題
《經》舍利弗,於汝意云何,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。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是經、受持者,及聞諸佛名者,是諸善男子、善女人,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舍利弗,汝等皆當信受我語、及諸佛所說。
於汝意云何,是佛徵問舍利弗,以測其解悟如何。何故名為下,是自徵經題。蓋既有能詮之名,必有所詮之義。須彰其義,方克奉行。舍利弗下,自釋其義。意顯上來十方諸佛,皆勸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。此經上半卷明信願持名聞思修三慧功德殊勝,固已知之。但云何名為諸佛所護所念,猶未明了。故釋迦說出聞經受持及聞佛名之勝利,而得為諸佛所護所念,而得不退轉位。眾生聞之,固當信受是說也。
疏中分三(初)釋護念二。釋果覺三。結勸信。(初)又二(初)正釋。
《解》此經獨詮無上心要。諸佛名字,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。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。又聞經受持,即執持名號。阿彌名號,諸佛所護念故。
此文初略標經所詮,有三義,一無上心要,二諸佛名字,三無上萬德。無上心要者,能念之心性,起信願行三資糧也。諸佛名字者,所念之彌陀名號也。彌陀名號,體即法界,能攝一切名號,故為諸佛名字也。無上萬德者,能念心性本具萬德。所念諸佛,智德圓滿,斷德究竟,法身體顯,澈證萬德。以我心具萬德,念佛無上萬德。以佛無上萬德,明我心具萬德。能所不二,故稱無上。詮者,顯也。此經文字為能詮顯,無上心要等為所詮顯。所詮既以萬德為體,能詮亦當以萬德為體。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