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教,並不像其他的神教一樣,在衰敗下去,相反的,卻漸漸地興盛起來!當然,這是因為它有一套完善的哲學理論,更有合乎科學,甚至啟發科學的事實!因此,今天在這裏,我希望各位應知應行的第一件事是:「佛教青年應有崇高的志節:也就是要立大志」!
立志,在這裏大略可分為兩方面:第一是對自己說的;那就是要立下學佛、成佛的大志;第二,那是對他人說的;也就是要立下救人、救世的決心!
各位都知道,佛教最大的特色,也是最值得稱讚的地方,是在它的「度化眾生」!這種利他心懷的宏大,不是其他道德、宗教所能比擬的!因為,一個佛教徒,非但要度化自己,度化人類,而且,他還要度化其他的畜生、餓鬼等等。我相信各位對有利自己這方面的志向,已經堅定不拔地立下了;因此,在這裏,我只希望各位再立下「度化眾生」的大志!而事實上,佛陀,以及其他大菩薩們,已明白地告訴我們,自己要成佛,非得先度化他人不可!所謂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。以及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這兩句話,已給我們很明顯的啟示!因此,說到真實處,立下救人、救世的大志,也就等於立下學佛、成佛的大志了!而各位青年朋友們!我今天所要強調的,也正是「度化眾生」這點!假如各位能立下這個大志,那麼,這混亂的世界局面,或許可以扭轉過來,而人類將不再是徬徨著,而是充滿著對生命的祈望了!
第二點,我希望各位知道並實行的是:佛教青年應有「為學」的精神;也就是,要有「求諸自己,並利他人」的精神。
佛陀說:「天上天下,惟我獨尊!」。我們知道,這句話,非但說明了人類的真如本性最為光明,最為尊貴;而且,它更給了我們一個現實的啟示,那就是,我們的一切行為,不管是謀生或處世,不管是學佛或救人都必須「求諸自己」的力量!當然,要想不依靠他人,必得先充實自己,使自己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;因此,我要提出「為學」這一點來。
另外,我要再強調的是:我們非但要有「為學的精神」,而且,還要把我們所求得的學問知識,傳授給他人!因為,本著前面所說的:「要成佛,必先度化他人」的精義,我們是非得這麼做不可的!一切的學問,不是為利益社會,利益眾生,那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!因此,我說:「要有為學的精神,即要有『求諸自己,並利他人』的精神」!「求諸自己」和「並利他人」,這二者是不可分離的;同樣,「為學的精神」和這二者又是不可分離的!
在這裏,我們應特別注意的是,為學,非但是要學習佛法,而且,其他世間的學問,也都必須知道;當然,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和專長,選擇一門,做深入的研究。這種世間的學問,約略可分為:一、論理學(或邏輯學);二、語文學;三、醫學;四、科學;這在佛法中所說的,就是:因明、聲明、醫方明和工巧明等四種,假如再加上「內明」,也就是佛法的話,那麼,就合稱「五明」了。這四種世間的學問,我相信一提出來,各位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了!要宏揚佛法,要振興佛教,要度化眾生,非得用這四種學問做媒介不可!
第三、佛教青年應有純潔的操行;也就是,要有良好的行為。
各位青年朋友!我相信這一點的重要性,是不必再說了!假如一個佛教徒,做不到這點,那真太愧對佛陀了!而各位也知道,宗教之所以和其他學問不同,最大的區別,也就在這裏!
當然,我們最先想到的良好操行,一定是「五戒」;那是:一、不殺生;二、不偷盜;三、不邪淫;四、不妄語;五、不飲酒。這五個戒律,合稱為「人乘因」;也就是說,守住這五條的人,才真正有資格做個「人」!我相信各位對這五條都很熟悉,因此,我也不必多進一步,我要提出的操行標準是:「六度」;即:一、布施;二、持戒;三、忍辱;四、精進;五、禪定;六、般若。在這裏,我要特別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