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太虛大師講述
2010-12-11 23:26:44


太虛大師講述 
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院 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
默  如   
大乘法中有此一部,名題本生心地觀經,就這經題一看,便知道經中的殊勝意義。
大乘是從比喻上來顯示佛法的。乘是車乘。大乘,這輛車乘大到何種程度?小的車乘,自己一箇人開車,把自己一箇運載到要去的地點罷了;這輛大車乘大極了。不是運載的「人的多數」,而能運載的是「無數的人」。所要運達的行程不是有數可紀錄的,而將是到達到無限無邊際的超世間的越空間深遠的妙境中去的,這便是大乘。
大乘教法,計有十二分教:長行、孤起、重頌三分教,是經文的體裁;餘九分教中,有說法的儀式,也有收攝經中的內容的。本生和本事的二分,前者是詮說佛陀之往事的,後者是記載菩薩之因行的。此經中之本身,是揭發大聖佛陀的已往的三世之故事。
本經共分十三品:一、序品;二、報恩品;三、厭捨品;四、無垢品;五、阿蘭若品;六、離世間品;七、厭身品;八、波羅密多品;九、功德莊嚴品;十、觀心品;十一、發心品;十二、成佛品;十三、囑累品。頭尾的兩品,是序分、流通分。其餘中間的九品,是正宗分。在正宗分的第一報恩品,是說出「有恩必應報答」的,著重在對社會上的一般在家的信眾;第二至第五品,主要是對出家眾的說法:厭捨品,是說厭捨俗家趣向佛法之途徑的,強調出家的功德無為自在,在家迫窄猶如牢獄;無垢品,說明四事供養,是有垢性的,於飲食衣服臥具湯藥,能夠不起貪著的意念,僅是能夠維持最低的生活,那末,身心的垢染性自然會無有了;阿蘭若品,強調修行的人,宜住於阿蘭若的寂靜處,依止於靜處,非但有益身心的修學,三乘出世的功德,發定、啟慧、證果,莫不於阿蘭若處而得;離世間品,說明世間苦惱災患的嚴重性、危險性、恐怖性、煩惱性,擺脫這些擾亂、牽纏,就要離避世間才能修行清淨法;厭身品,這一品是闡發的聲聞行。身是分段的個體,生死的張本,要超出世間,需修四念住:首先觀察不淨之身段,對之起厭,而達到身滅證無為果才能了脫生死;波羅密多、功德莊嚴的二品,這是大乘所修的法門。前品是明十度而是菩薩的修行;後品明功德莊嚴而是菩薩的績效。觀心、發心、成佛的三品,分別啟發大乘菩薩的境、行、果的。全文十三品,略敘如此。
本經中如何敘述佛陀的本事?佛於人天大眾俱集鷲峰因緣成熟時,從胸臆毛孔間放出金色的光明,照射到大千世界,天宮、龍宮、地獄餓鬼同蒙照及。于此光中,現出佛過去世,最初發心,坐菩提樹成正覺,雙林入滅,其中三無數劫的修行慈悲喜捨、八萬波羅密行;又於光中示現現在降生淨飯王宮,捨去王宮上妙娛樂,越城騎馬入山,苦行、度生、說法、降魔、行難行之事;又于光中,影現如來滅後安坐在寶塔中,般若塔、法華塔、無量寶塔。如來三世的所有業行,皆得示現在此金色光中。
本經中如何說明觀心的心地法門?這一法門,叫行者觀其自心的。心是無形相的,所以用地來比喻心,而且,心有類似於地的,所以把心地合成一名。心地觀,是字的倒裝,實際上,便是觀心地。叫行者如法的觀照自己的心地:一、正觀心地:心同、地同。地有能生義,心亦有能生義,一切叢林植物皆從地生;一切善惡等法六凡四聖的果體,皆從自心生起的。地有所依止義,心亦為有依止義,地能為礦植動物所依止,心亦為五蘊六根十八界世出世間漏無漏法所依止的;二、觀心幻妄:心體幻化不實,由於虛妄偏執,演出染污形態,經中約以二十六種比喻來說明之;三、觀心空寂:心無所在,非內、非外、非中間住;四、心即法界:心體離言,超脫空有,當體便是一真法界。
本經立名為本生心地觀經,竊以為有二種意義:
一、本經計共十三品,從人天的世間法說來,說到二乘厭身的出世間法,再說到大乘六度行,歸結到佛乘的境行果,逐漸

下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