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了「解」人生真相之後,所獲得的正知正見。這種正知正見,不但可以糾正人類思想的錯覺,修正人類不良的行為,令人認識人生,了解自己,進一步還可以解脫生死的束縛,獲得永恒不朽的真理生命,是屬於一種正確的人生觀。
關於人生的問題:人的生命究竟是從何而來?人為甚麼有生必有死?人的生存意義,與生存目的又是甚麼?很多人都不知道。古人不知道,現代人也不知道;哲學家不知道,科學家也不知道;但,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,卻知道得很清楚。
因為釋迦牟尼佛,昔日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的時候,徹底取消人世間的一切雜念,妄念,惡念,同時啟發了內在最高層次的原始智慧,能夠透過宇宙萬有的現象界,深達宇宙諸法的本體,照「見」宇宙人生的真相,理「解」凡是有生命的動物,都具有這種原始智慧的功能。這種原始智慧的功能是甚麼呢?那就是眾生本來的佛性。可惜眾生迷惑無知,由於一念無明妄動,致使原始純真無妄的佛性,變成亦真亦妄的阿賴耶識。
再由阿賴耶識的不覺,引生第七末那識的妄覺,因為第七識妄覺的執著自我,遂演變成眾生第六意識的錯覺,迷真逐妄,認假作真;終日分別人我是非,心生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見種種煩惱,身作殺、盜、淫、妄等種種惡業,由業感果,招致業報的生命體,這就人類最初生命的來源。
當我們接受果報生命體的同時,又再造作或善或惡的業因,因再感果,果再造因,如是因果循環,於是形成無窮無盡的生死洪流,這就是眾生有生必有死的主要原因。
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,回復原本具足最高層次的原始智慧(根本智)後,不但照見宇宙人生的本體,還發現宇宙萬有的現象界,都是在因緣條件和合之下而生,亦是在因緣條件分散時而滅,所謂:「有因有緣世間集,有因有緣集世間」。但由因緣聚合而產生的世間事物,都是生滅無常的,無論是眾生內在正報的身體,或是外在依報的物質世界,時刻都在轉變流動中。有情的我,有生老病死;無情之物,有生住異滅;世界,也有成住壞空。世間上沒有任何一樣有形象的東西,不是在無常生滅演變中生長,又在無常生滅演變中消失。故佛說:「諸行無常」。
因緣和合的現象界,不但是無常的,而且是無我的。由於眾生所執著的自我,只是在四大五蘊和合時而生,在四大五蘊分散時而死,在生死流轉中,根本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。所以佛說:「諸法無我。」
但在無常、無我的現象中,卻有一個永恒不死的真我存在。這個真我,在物質世界說:是諸法的原理,宇宙的本體;在有情世界說:就是眾生的佛性,真理的生命。宇宙萬物雖然是在不斷的轉變,生滅無常,但佛性卻是永恆不變。眾生的色身生起時,眾生的佛性不會隨之而生起;眾生的色身死亡時,佛性亦不會隨之而消滅。此不生不滅,不變不異的佛性,就是真理的生命,亦即是佛所說:「涅槃寂靜」的真我。
眾生因為不知四大五蘊組合的色身中,有個真我存在,迷執新陳代謝的色身為自我,執著無常變壞的事物為我所擁有;於是為了自我的不斷擴展,為了自我所擁有的物質不斷增值,不得不積極爭取,努力搏鬥;不能發揮人性中互愛互助的精神,反而你爭我奪,你虞我詐,互相侵犯,互相敵對,互相殺戮,遂使人生舞台如戰場,人生的苦惱,也就隨之俱來。所以佛說:人生真實是苦(苦諦)。
追究人生致苦之因,無非是為了貪求自我的享樂與佔有,順我則貪,違我則瞋,劣我則慢,勝我則妒,如是內心積集了貪瞋、嫉妒,傲慢、疑惑,種種煩惱(集諦),策動於行為,造作種種罪惡,形成感果受報的業因。如是由因感果,果再造因,因果相類,因果相隨,三世循環不斷,遂演變成生死洪流,輪迥不息。故佛說:「集是苦本,苦因集有。」這就是眾生生死輪迴的主要原因。由於人皆有貪瞋痴,所以人皆與苦結了不解之緣,無論人的生命長短,一生都是在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