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着。不多時病愈。此十八歲時事也。
  
  父母逼我大婚。慈命難違。無法迴避。只得事前與女商約。結婚時。名爲結褵。不染世緣。各行佛道。該女早已爲我化歸三寶。茹齋誦佛。豈知該女道心。更為貞切。早有不落紅塵之志。反勸我終身為道是求。至期虛與同房三日。我坐蒲團。女坐椅杌。陪母閑談。母住房勸慰。定要我等安睡方出。如是者三日。母知世俗無緣。怏怏而去。我等各歸佛堂。修性念佛。此十九歲時事也。
  
  至是父母兄弟妯娌。悉勸回頭。吃齋念佛。我每夜佛堂。領眾修行。除父不能盤膝外。其餘皆長夜。不倒單者多年。至余二十二歲時。被叔祖父。逼同到任年餘。因公牘中。極刑過多。功微過重。目難忍覩。辭職歸里。雖在官場。佛珠尤未曾須臾離手。每日佛聲不斷。至閱法華經。普門品云。若人受諸苦惱。聞是觀世音菩薩名字。即時觀其音聲。即時解脫。靜思猛省。念釋迦牟尼佛數句。即時觀聽佛之音聲。其時身心清淨。萬念潛銷。方知此事。最尊最貴。最上第一。要辦此事。非出家不可。如是蓄意。趕辦行裝。我見母親。既已皈依三寶。兄弟妯娌。全家信佛。外有皈依者。數百人。對於世間。孝道禮義。略盡少分。所憂者父親。雖逐漸信佛。尚未戒口。是我終身鬱悶遺憾事也。
  
  由光緒三十一年。六月初一日。向雙親告假。朝谒南海。預到普陀出家。將登海岸。見僧人有口含紙烟者。身穿綢褂者。手把陽傘者。腳穿白襪者。奇形異色。不一而足。當時心生冷落。急將用款。在前後寺打齊供眾。作功德畢。即往梵音洞捨身。此捨身事。後文補敘。此時遇有五位。穿衲襖科頭赤腳苦行禪師。觌面相談。長嘆曰。還有真修行人在焉。遂願出家。自即潛購剪刀一把。私往三聖堂南山麓。將發剪下。搓團置埋泥裏。又將鞋襪摔棄。先辦一件破袍子穿上。科頭赤腳。了盡我生平之願。五苦行比丘。偶一見面即吐舌曰。汝那裡落髮。何不與知。該五人不離方寸。至六月二十五日。私自過海。擬行頭陀苦行。彼五人聞之。不忍獨去。遂一同過江。我不願彼等同路。求他給一方便鏟、棕蒲團、木瓢、筷子。瞞他遂向深山奔躲。離開後。竟絕食三日。在山打餓七九天。上下四天。共十三天。未吃飲食。由此一餓。家情俗念。徹底忘清。出家後。自願往寶華山受戒。單瓢化食。擬趕華山。不料夜歇水邊。僧帽瓢筷便鏟等物。被行船縴繩經過。齊刮下水。杳然無(足+宗)。次日覓一竹棍。化一瓦盆。一路求食。有五天未食者。有三天未見粒米者。日夜奔馳。將到寶華山邊。無力上山。又無衣單。即取青藤一條。將破衲襖捆好。當作衣單。平路背行。堵則扒走。多天未食。氣力毫無。挨至客堂拜下。無力起身。該知客師未識來意。向臀股(摔-率+衰)一腳。如是倒睡在地。無力起扒。知客大師。連吵帶吼。着照客扶起。及問戒費有否。答無。又問號條有否。答無。衣單有否。答無。又問來做甚麽。答我來受戒的。知客哩納過。隨送一小房內。舉眼一看。門縫挂有草紙一張。請照客借一筆硯。即書云。普陀離俗意欲奢。實爲生死到寶華。多蒙師眾收留我。參明本性脫塵沙。貼內牆上。因苦到此地。感激之意。隔二小時。有巡照師來房。先將字條看過。復將我頭細看一周。到客堂隨來二知客。先看我頭。再看字條。問云。你是新戒是老戒。我不知新戒老戒爲何物。故未即答。又將我移住碾磨坊。知客見我頭上有幾個巴子。定是山下大馬溜子。欲來打劫。新戒那能說得這幾句話。你們大家留心謹防。定不是好人。可憐我此時。還末知這四句詩偈送命。又在碾坊牆上。續題四句曰。寶藏重開透性天。華嚴海會度深泉。仙佛普利無邊際。山放光芒奠大千。用寶華仙山四句為題。不半天有知客見到。即囑碾磨頭。與大眾云。此人定非好人。請你們看看。此四句。究是新戒能寫出來麽。眾人加倍用白眼看我。遇笨重過穢事。直令我做。我在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