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漸修,無有定法,最後同證菩提,無有差別。在實踐過程中,當專修一法而不能相應時,也允許改修他法,以適應根性,而免虛耗時光。實際上,佛菩薩、善知識並無實法與人,但因病施藥,方便對治。所以六祖說:「吾若言有法與人,即為誑汝。但且隨方解縛,假名三昧。」這與金剛經「說法者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同一旨趣,同一法味。總之,如果我們能以「菩提為因,大悲為根,方便為究竟。」(大日經)離指見月,不生執著,可得法益而解法縛;一旦我法雙空,並空亦空,則無盡煩惱自然化為大光明寶藏了。這樣,一切固執法見,捨本逐末,甚至爭論勝劣、高樹慢幢等現象,不是「可以休矣」嗎?
綜觀上述所引壇經內容,可以這樣說:六祖是以「真如自性」作為本體論;通過「般若觀照」來達到「頓悟自性」,作為實踐要領;而以「若見一切法,心不染著」的無念,「外離一切相」的無相,「於諸法上念念不住」的無住,作為認識論的基本要求。六祖所建立的頓教法門及其思想體系是獨具特色的,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,亦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鮮明標誌。
(三)
由於六祖頓悟成佛說的異軍突起,他的開示記錄—壇經,言簡義豐,直指心源,成為禪宗的無價之寶,幾乎所有禪宗學人無不重視和傾心。它是六祖開宗傳法的重要文獻,也是唯此一部稱之為「經」的祖師言教。但是壇經文字雖較通俗,由於「見性」不是思量分別的境界,原非文字言語所能表達,故不僅註釋或譯白很難做到恰到好處,即使是壇經的各種版本,由於歷代輾轉傳抄,也詳略不同,互有出入,因而亦有令人頗為費解的地方。如有僧舉臥輪禪師偈:「臥輪有伎倆,能斷百思想,對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長。」此偈的要害是以斷滅為究竟,六祖認為這樣修行,是增加繫縛。因此他針對性地出示一偈:「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,對境心數起,菩提作麼長。」這裡的「作麼」可作「怎麼」、「做什麼」解釋。如果我們對偈的後二句依文解義,死於句下,認為「對境心數數起來,菩提怎麼能長呢?」好像六祖與臥輪同一觀點,主張心不起,才能長菩提。這與原意實有很大出入。六祖原意似乎應該理解為:「對境雖數數起心,但境來則應,境去則空,毫無黏著」,所謂「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。」也不像臥輪禪師所說「菩提日日長」,而是「菩提怎麼長,也不去理會它。」或者說:「菩提自性本無增減,怎麼會有長不長呢?」但這些境界,只許心領神會,在短短四句偈中,確也難以充分表達,正像六祖所說:「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」啊!林凡音居士有鑒於此,繼佛陀的遺教的編寫和觀無量壽佛經的譯義後,邊學邊用,又發心以白話譯義方式,譯述了六祖壇經,使之進一步通俗化、明朗化,以適應初學禪宗者的需要,使能由「文字」引起「觀照」,由觀照而達「實相」。對一些容易引起誤解的文句,則加以詮釋。如六祖臨滅度時所示的最後一偈中,有「寂寂斷見聞」一句,特予說明:所謂「斷」是轉化、息下污染自性的虛妄見聞,卻不斷正見正聞,以免引起誤會,墮入「斷滅空」。實際上,「寂寂斷見聞」也正是寂寂惺惺,了了見聞,而不著見聞的意思。譯義的完成,將有助於消除人們對明心見性的神秘感和畏難思想,有助於領悟自性是佛而徹底擔荷,當仁不讓;特別會有助於糾正當前普遍存在的務外、著相、求有所得的流弊,使作為佛法心髓的禪學易為廣大學者所接受和掌握,林居士廣結法緣,悲願無盡,不勝隨喜讚嘆!
當然,由於領會層次有深淺,譯義本身也會有不夠恰當的地方,希望關心禪學的大德、長者,各抒高見,匡其不逮,共同為續佛慧命這一神聖事業做出努力!謹綴此文,共添法喜。

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