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讀
政治家發表了一篇演說,就有政治人物以及人民加以解讀;兩國公報、協約等,也會有多種不同的解讀;一句古詩、一句成語,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;尤其現代人對很多的事物,解讀千差萬別,解讀的正反不一,所謂「差之毫釐,謬之千里。」
宗教家、政治家對宇宙人生有各種不同的解讀,科學家、自然學家,對大地山河也有不同的解讀、有些人對歷史人物的功過,會有各種不同的解讀;對歷史上所 發生的事件,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。像順治皇帝,不願做帝王,願過淡泊的僧侶生活,歷史上就給予不同的解讀;過去婦女裹小腳、宮廷太監等,這些在古代認為 是正常,現代人卻認為不道德;而現代人只顧自己的前程,將父母寄養於養老院,且認為理所當然,用古人的標準解讀,這是大為不孝的行為。
現代人對於教育、經濟等,有很多不同的解讀;飛機失事,需要尋找黑盒子解讀;甚至e世代的人,語言都有新的解讀,例如:人長的很醜說他是「恐龍」;人 家去聽音樂,說他去「洗耳朵」;沒水準的人就說他是「潛水艇」;「超暴」就是很好笑的意思,這些,都是e世代人才解讀得懂的語言。
人與人的相處,所有的語言、心意,都要有很好的解讀。用好心好意去解讀別人的問題,可能都是光風霽月;假如用不友好的心理去解讀,一切都可能暗淡無 光。法官的解讀把人命掌握生死的邊緣;父母厚望的教訓,兒女也會解讀成恩怨的差異;歐陽修喜愛品酒,建了一座「醉翁亭」,他的部下解讀成歐陽修是醉翁之意 不在酒,是在山水之間也;蔣經國解讀不出李登輝的思想為人,李登輝終於拋棄了國民黨,這是蔣經國意料之外的。
有宗教信仰與沒有宗教信仰的人,就對素食有不同的解讀;不同的政黨人士對社會的問題就有不同的解讀;男人、女人對各種問題也有不同的解讀,不同的年 齡、不同的種族、不同的國家對同樣的問題都有不同的解讀。解讀問題需要智慧,佛陀靈山會上拈花,大迦葉微笑,這就解讀了佛陀傳燈的本意;南泉禪師因東西二 堂爭貓,乃提貓兒說:「大眾道得即救,道不得即斬卻也!」眾人無以對之,泉即斬貓;趙州外歸得知,乃脫履安頂上而出。泉云:「子若在,即救得貓兒!」公案 中的問題就看你如何去解讀了。所以人有人的解讀方式,花草樹木也有花草樹木的解讀方式,這世間,這人生,所謂迷悟之間就看個人的「解讀」了!《人間福報》 2003年3月28日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