撞一日鐘,我的責任是什麼?職務是什麼?工作是什麼?所處的環境如何?位於哪一個時間點上?都不能跟這些脫節。我要把握我現在的生命、現在的環境,負責任、盡義務,也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場,把握當下。這樣的話,我是非常積極的,不會空虛,不會落空,也不會失望。
  
  人所以感到失望,是因為夢想未來,結果未來跟夢境不一樣,所以失望。活在當下是最快樂的,如果放棄現在,老是回憶過去或幻想未來,那現在就會落空,這是非常悲哀的一樁事。
  
  單:現代的青年什麼都相信,又好像什麼也不相信,我們該當同情我們的青年。因為他們生活的這個大環境經常在變,不斷地接觸新事物,什麼樣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有,讓人眼花撩亂,無法形成中心思想,甚至包括社會與學校教育等都是。實際上,人們過的是一種唯物無神的生活,所追求的都是讓經濟發展、物質生活提昇,青年們從小在消費主義的環境裡長大,只要有錢,什麼東西都能要得到。而且現在的家庭孩子少,每個孩子就像個小王子、小公主一樣,要什麼有什麼,從小只想著如何滿足自己,很少想到別人。
  
  我們的青年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,因此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,總是追求個人的滿足,凡是能使自己滿足的就相信,不能使自己滿足的就不相信。從前有句廣告流行語: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?」正好可以代表這一代青年的價值觀。
  
  但是,當他們所追求的都得到時,卻還是感覺非常空虛,好像什麼也沒有。這是因為人不光有肉體,還有靈魂,僅是滿足物質生活的貪慾,而缺少精神、靈性的生活,當然會覺得空虛。所以,無論是宗教界人士、教育界人士或是為人父母者,都應該重視如何使我們年輕的一代,在追求物質生活之餘,也能夠找尋精神的價值、靈性的生活,這樣的發展,才能夠成為一個「完人」—健全的人。
  
  現在的青年好像對社會不滿意,有很多的埋怨,卻不想辦法去改善、改造。所以,我要奉勸年輕的一代,與其詛咒黑暗,不如點亮蠟燭!不要去看政治、社會、教育的黑暗面,只要把自身的小蠟燭點亮起來,就有改變的契機。就像在一個黑暗的大廳,人一走進來很可能就被桌椅絆倒了。假使你把小蠟燭點亮起來,就可以辨別方向,不至於跌倒。
  
  譬如選舉時,我們經常批評許多候選人的缺點,最後可能就索性不去投票,反正沒有一個是中意的。假使是抱持這種消極的態度,那些人可能還是會當選,因為自有支持他的群眾。其實可以按照自己的觀察和判斷,投給將來可能對社會、選民的服務和貢獻比較大的一位。沒有十全十美的候選人,至少將票投給缺點少而優點多的人。
  
  現在我們的家庭、社會和教育,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是非之心。因此我也希望年輕的朋友,能夠慢慢建立是非之心。所謂是非之心,就是我們的良知,如王陽明先生所說:「千聖皆過影,良知乃吾師。」父母應該要讓孩子從小在家庭裡學會分辨什麼是好、什麼是壞,讓他的良知常常清明。而學校的教育也不能光是傳授知識,還要培養他真正的判斷力,讓他在現代社會這麼多新奇的事物、環境,以及層出不窮的問題之中,能夠判斷什麼是正確和不正確的?什麼是善和惡?讓他有獨立思考、獨立判斷與獨立選擇的能力,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。所以,我希望年輕的朋友除了物質生活之外,還能夠追求精神價值、靈性生活,並且能夠有一個明辨善惡的良知。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