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荀子》說: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,而君子為甚。故贈人以言,重于金石珠玉;觀人以言,美于黼黻文章;聽人以言,樂于鐘鼓琴瑟。 言語之要,可見一斑。
話說有一位講話總是誇大其詞的王員外,身邊有個喜歡迎合主人的家僕。每次王員外說謊,家僕總會想盡辦法替主人圓謊,好讓主人有台階下。
一 次,王員外與朋友聊天,說著說著又扯起謊來: 哎呀!昨天晚上一陣強風把我家那口井吹到鄰居家了! 對方不以為然: 你也太誇張了吧! 家僕馬上接 口: 這可不是謊話。我家的井靠近鄰家的籬笆,昨晚的強風把鄰家的籬笆吹到我家的井邊兒來。你說像不像井跑到鄰家去一樣。
又一 回,王員外對客人說: 我曾經看過一個獵人射下一只大雁,這只大雁落下來的時候,頭上還頂著一碗米粉湯呢。 客人直說不可能,家僕立刻說: 可能,可能。 我家主子在院子吃米粉湯,忽然落下一只大雁,恰恰好栽到碗裡頭。你想想那畫面,看來不就像大雁頭頂著一碗米粉湯嗎? 客人側頭想想,說: 倒也像!
過沒幾天,王員外到親戚家拜訪,才坐下來,又開始吹牛: 我家有頂大蚊帳,它能把天地蓋得一點縫隙都沒有。 身旁的家僕聽了,不禁瞠目看著主人說: 主子!這話太誇張了,您叫我怎麼圓呀!這回您自個兒想辦法吧!
一個愛說謊的員外,在喜歡為他圓謊的家僕所架設的 台階 上,扯出愈來愈誇張的彌天大謊,最終還得自己承擔後果。
說話要得體,話說得太滿、說得太過頭就會失真。如果平時的言談只為了討人歡喜、投其所好,常常虛偽不實,久而久之,信用也將大打折扣,這樣不只是自欺欺人,也是自損人格。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