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戰國時代,百家爭鳴,老子和莊子是放曠逍遙哲學家的代表。尤其莊子 曉夢迷蝶 的典故,一直是許多人不斷探究的問題。有這麼一則關于莊子的故事:

    有 一天,莊子夫婦外出旅行,在幽靜的鄉間小路愉快地散步。兩人走到山坡上,看到一個婦人拿把扇子,對著新墳大力地扇動。莊子很好奇,上前問說: 大嫂,你為 什麼在這裡扇著墳上的泥土呢? 婦人嘆了一口氣說: 你們有所不知,我們這裡的風俗,女人死了丈夫以後,一定要等到墳上的土幹了以後,才能改嫁。我在這裡 扇風,讓墳土快一點幹。 莊子聽了以後,哈哈大笑說: 大嫂,不用扇了,你心裡的墳土早就幹了,你可以改嫁了。 婦人聽了莊子的話,喜出望外,丟下扇子, 向莊子道謝後,踩著輕快的步伐離去。

    扇風的婦人高興地離開後,莊子的夫人不以為然地對他說: 你是個讀書人,受到眾人的尊重,你 不教導那個婦人遵守禮教道德,反而卻要她早一點改嫁? 莊子幽默地回答: 太太,禮法只能約束一個人的身體,不能維系住一個人的心。那個婦人心中的墳土早 就幹了,現在不改嫁又待何時?

    這則故事原是隱喻世間男女恩愛無常,沒有永恆不變的愛情誓約。以另一個角度看,我們想要成就某件事,光是努力地扇風,希望泥土快幹,何不心裡先準備妥當,因為苦候機會上門,不如迎向機會。

    只要你心裡冷濕的泥漿幹燥了,就是吉日良時的 破土大典 ,便可開始建築堅固的地基,使它層層相疊,成就生命的高樓風景,逍遙地迎晨曦、送夕陽。

    心時時準備好,就像蓄滿電力、加足燃料,隨時可以上路的汽車,追逐遠方的夢想,飽覽生命的山光水色。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