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之目的
2012-8-7 17:57:45
 
人生是什麼
 								 
   							       釋尊在《佛譬喻經》中,以一段有名的譬喻,向我們開示「人生究竟是什麼?」這譬喻是這樣的: 						 
         							在一個寂寞的秋天黃昏,無盡廣闊的荒野中,有一位旅人蹣跚地趕著路。突然,旅人發現薄暗的野道中,散落著一塊塊白白的東西,仔細一看,原來是人的白骨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旅人正疑惑思考時,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,隨著一隻大老虎緊逼而來。看到這隻老虎,旅人頓時瞭解白骨的原因,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但顯然是迷失了道路,旅人竟跑到一座斷崖絕壁的頂上。在毫無辦法之中,幸好發現斷崖上有一棵松樹,並且從樹枝上垂下一條藤蔓。旅人便毫不猶豫,馬上抓著藤蔓垂下去,可謂九死一生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老虎眼看好不容易即將入口的食物,居然被逃離,可以想像牠是如何懊惱地在崖上狂吼著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好感謝啊!幸虧這藤蔓的庇蔭,終於救了寶貴一命。旅人暫時安心了,但是當他朝腳下一看時,不禁「啊」了一聲,原來腳下竟是波濤洶湧底不可測的深海,怒浪澎湃著,而且在那波濤間還有三條毒龍,正張開大口等待著他的墮落,旅人不知不覺全身戰慄起來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但更恐怖的是依靠救生的藤蔓,在其根接處出現了兩隻白色和黑色的老鼠,正在交互地啃齧著藤蔓。旅人拼命搖動藤蔓,想趕走老鼠,可是老鼠一點也沒有逃開的樣子。而且每次搖動藤蔓,便有水滴從上面落下來,這是樹枝上蜂巢所滴下的蜂蜜。由於蜂蜜太甜了,旅人竟完全忘記自己正處於危險萬分的死怖境地,此心陶陶然地被蜂蜜所奪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釋尊開示這愚癡的旅人之相,便是所有人類的「人生之實相」。那麼釋尊這段譬喻意味著什麼呢? 
         							釋尊「無常之老虎」的法語,是在開示我們的人生真實之相。 						 
1.孤獨的心靈  						 
        							旅人:這旅人即是指我們自己。 						 
        							荒野:無盡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們無盡寂寞的人生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我們從生下來時,就成為旅人而在作人生之旅了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既是旅人,應知目的地。如今我們是以何目的,而出生到人間來呢? 
         							如若不知,豈不就和這愚癡的旅人一樣了。 
        							秋天的黃昏:秋天的黃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。何故我們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? 
         							因為我們是孤獨一人旅行之故。雖說有親屬、家族、朋友,但並沒有可以互相傾吐心中一切,互相理解的心靈之友。即使是夫婦,終此一生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人生的孤寂,原因就在這心靈的孤獨。難道你未曾有過孤獨的感傷嗎? 
        							白骨:路邊的白骨是指我們人生旅途中,家族、親屬、朋友等的死亡。我們活到現在,應該看到很多白骨,那時我們有何想法?有何感觸?我們可曾注意到緊逼而來的「無常之虎」呢? 						 
        							老虎:饑餓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們自己的死亡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,因此,我們非死不可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死,對我們而言是最恐怖的事,所以釋尊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現在這無常之虎猛然向我們逼來,但由於我們以為這是非常恐怖而且不吉祥的事,所以平時不想去思考它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而且如果我們因為佛教的正視死亡、談論死亡,而感到陰森森,並且厭惡的話,就是對佛教完全誤解了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、逃避死,但死必然會來到,這種逃避的心態並不能解決死的問題。唯有與死正面對決,而獲得解決,才能得到絕對的安心與幸福。因此佛教才提到死的事。 
         							作為旅人的我們,本能地想從死逃開,一有病就到醫院,或以
下一页 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