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凌波居士序
二OO一年春天,我寫信給菲律濱隱秀寺的自立長老,請長老賜寄稿子,以充實「弘法資訊」月刊的篇幅。長老慈悲,賜給了我一部《佛說阿彌陀經講記》的講稿,由我在「弘法資訊」月刊上連載。長老謙虛,在信上說:「這部講記的稿子,是由本寺信徒施淑好和蔡仁耐兩位善友,按照錄音帶和筆記整理出來的,再經我刪改和補充而成。這是十幾年前對本寺一般初機學佛的老婆婆們在共修後所講……,奉上給貴刊作為補白之用,千萬請您不要客氣地加以斧正和指教。」並且還在信後說:「現在我虔誠的請您惠賜一篇序文……」
自立長老這封信,使我既慚愧又惶恐。長老的佛學及文字修養高過我多少倍,他對於文章一向是「一字不苟」。過去多年,弘法月刊登載長老許多稿子,他常於稿子寄來後,往往為了更正一句話或一個字,會寫一封航空快信、或打一通國際長途電話來。以長老的佛學修養、及他對文章認真的態度,找我這個對文字粗枝大葉的人(這是我的由衷之言,我的文章常有疏漏之處)來更動他的稿子,或為他的講稿寫序,豈不使我既慚愧又惶恐。
《佛說阿彌陀經講記》,於本年五月在弘法月刊開始連載,每一期我都細讀──我是刊物的編輯,讀後才能計算版面、字數,及從何處截斷,下期續登。在我讀過幾期以後,愈讀愈想讀,何以故呢?原來在我所讀過《阿彌陀經》的講本中,以自立長老這一本講記最詳盡,也最通俗易解。老實說,我開始學佛讀到的第一本佛經,就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也可以說,《阿彌陀經》是我學佛的啟蒙課本。四十年前──一九六O年我初接觸佛教,到臺中菩提樹雜誌社買佛書,因緣殊勝,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也在座,他給我開示,還賜給我一本他註釋的《阿彌陀經摘注接蒙、義蘊合刊》,這以後,我每天都背誦:「……從是西方、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、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」
在李老師那本注釋本中,有《阿彌陀經接蒙》,《阿彌陀經義蘊》,還附有《阿彌陀經名數表解》。我初學佛,對於佛學名詞幾乎一無所知,熟讀李老師那本《阿彌陀經摘注接蒙、義蘊合刊》後,使我走上了學佛的大道;特別是熟讀了《阿彌陀經名數表解》以後,才使我跨入了佛學的門徑。不過,容我大膽說一句不恭敬的話,我的恩師雪廬老人那本註釋本,只適合知識分子閱讀;而自立長老這本講記,當真是一本「一般初機學佛的老婆婆們」也聽得懂、看得懂的註解本。老婆婆們都聽得懂、看得懂的講本,豈不是能使更多的人得到經典的利益?並且,長老的這一本講記,講解得最詳細,把經中大大小小的名相,都作了最詳細的講解。例如,對於譯經者鳩摩羅什大師,對於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六字經題,都以數千字來詳細講解,這是別的講本所無的。
我學佛四十年,自愧俗務繁雜,在修持上少有進益;但是四十年來我修學念佛法門,由早年的晨昏定課,到近年的隨時散念,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聖號,伏滅了我心識中多少煩惱,改變了我習性上多少缺點。我因念佛而獲得的法喜之樂,不是任何金錢代價所能買得到的。因此,我常在各處講堂、課堂上,對同修、同學們講念佛法門的利益。我說:念佛有三種利益:最低層次的利益,念佛可以攝心。原來我們的一顆妄心,像猿猴、野馬似的,剎那不停的跳躍奔馳,我們以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聖號,把這妄心拴在木樁上,使他安靜下來,這就是攝心的利益。中等層次的利益,是念佛禮佛可以三業清淨。我們的動作、語言、思想,稱為身、語、意三行。而行為的後果就是「業」,即身、語、意三業。我們在佛堂念佛的時候,身體拜佛,是身業清淨;口念佛號,是語業清淨;心中憶佛,是意業清淨。一時念佛得到一時的三業清淨,終日念佛得到終日的三業清淨,常年念佛得到常年的三業清淨。一個人如果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4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