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州(治所在今安徽懷寧縣)白雲守端禪師,楊歧方會禪師之法嗣,俗姓葛,衡陽人。守端禪師幼時即事翰墨,長大後依茶陵鬱禪出家。後往楊歧方會禪師座下參學。
  一日,楊歧和忽然問守端禪師:“受業師為誰?”
  守端禪師道:“茶陵鬱和尚。”
  楊歧和尚道:“吾聞伊過橋遭攧(dian,跌、摔)有省,作偈甚奇,能記否?”
  守端禪師于是誦茶陵鬱山主悟道偈雲:
  “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關鎖。
  今朝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。”
  楊歧和尚一聽,便笑,然後站起身來就走。
  守端禪師對楊歧和尚這神秘的一笑感到非常驚愕和迷惑,通宵沒有入睡。
  第二天黎明,守端禪師便直趨丈室,咨問此事。
  當時正值歲暮,當地民間盛行毆儺(nuo,中國古代民間,每年臘月都要舉行驅除疫鬼的儀式)。
  楊歧和尚問守端禪師:“汝見昨日打毆儺者麼?”
  守端禪師道:“見。”
  楊歧和尚道:“汝一籌(相當于“一等”,必定、相必)不及渠(演儺戲的人)。”
  守端禪師驚詫地問道:“意旨如何?”
  楊歧和尚道:“渠愛人笑,汝怕人笑。”
  守端禪師一聽,言下大悟。
  守端禪師悟道後,繼續留在楊歧和尚會下,執侍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離開。後遊廬山,經圓通居訥禪師的舉薦,住持承天寺,一時聲名籍甚。次後又移住法華龍門、興化海會等道場。守端禪師每至一處,皆學眾如雲。
  守端禪師接人,雖然不似德山、臨濟那麼峻烈,但是其平實的機語中,卻如鐵壁一般,全無你商量的餘地。請看他的幾則上堂法語——
  1、上堂:“乾坤之內,宇宙之間,中有一寶,秘在形山。大眾,眼在鼻上,腳在肚下,且道寶在甚麼處?”良久雲:“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。”
  2、上堂:“古者道,將此深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。圓通則不然,時挑野菜和根煮,旋斫生柴帶葉燒。”
  3、上堂:“忌口自然諸病減,多情未免有時勞。貧居動便成違順,落得清閒一味高。雖然如是,莫謂無心雲是道,無心猶隔一重關。”
  4、開堂示眾雲:“昔日靈山會上,世尊拈花,迦葉微笑。世尊道,吾有正法眼藏,分付摩訶大迦葉,次第流傳,無令斷絕。至于今日,大眾,若是正法眼藏,釋迦老子自無分,將個甚麼分付?將個甚麼流傳?何謂如此?況諸人分上,各各自有正法眼藏。每日起來,是是非非,分南分北,種種施為,盡是正法眼藏之光影。此眼開時,乾坤大地,日月星辰,森羅萬象,只在面前,不見有毫□之相。此眼未開時,盡在諸人眼睛裡。今日已開者,不在此限。有未開者,山僧不惜手,為諸人開此正法眼藏看!”乃舉手,豎兩指曰:“看!看!若見得去,事同一家。若也未然,山僧不免重說偈言:
  諸人法眼藏,千聖莫能當。
  為君通一線,光輝滿大唐。
  須彌走入海,六月降嚴霜。
  法華(守端禪師自指)雖恁道,無句得商量。
  大眾,既滿口道了,為甚麼卻無句得商量?”喝一喝曰:“分身兩處看。”
  5、上堂:“釋迦老子有四弘誓願雲: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法華亦有四弘誓願:飢來要吃飯,寒到即添衣,困時伸腳睡,熱處愛風吹。”
  6、上堂:“古人留下一言半句,未透時撞著鐵壁相似,忽然一日覷得透後,方知自己便是鐵壁。如今作麼生透?”復曰:“鐵壁,鐵壁。”
  此外,守端禪師另有頌雲:
  “他人住處我不住,他人行處我不行。
  不是為人難共聚,大都緇素要分明。”
  以上所選的這些法

下一页 上一页
返回列表
返回首页
©2025 七葉佛教書舍-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、禪宗書籍
Powered by iw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