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站: 七葉佛教中心  支持書舍的建設: 請點這裡  書本報錯: 留言板
你好,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
印光大師
《印光大師精要法語》講記 淨宗法師著

印光大師,淨宗十三祖,學貫儒佛各宗,專修專弘念佛,《文鈔》一部,風行全球,利濟無量眾生;但因《文鈔》廣博,有百萬字之巨,一般人難以卒讀,握其心要。淨宗法師取其於「淨土宗義」、「念佛勝易」直接明瞭、豁人心目之最要開示,共四十八條,一一冠以標題,稍加組織,集為〈安心篇〉。又因初機之人,在實際修持中往往有一些普遍而共通的具體問題需要解答,所以又集三十餘題為〈實修篇〉,合前總名《印光大師精要法語》。

此講記係2007年三月底於廣東丹霞山錦石岩寺所講。

日期:08/15/2012 11:07:08 作者:淨宗法師 點擊:62096
印光大師法要 智隨法師著
一部《文鈔》,風行天下,凡淨業行人,及有識之士,無不視為圭臬。然而《文 鈔》之磅礡,實非初機淺學所能通入。故欲得其要,亦非易事。以致流通雖多,仍是研修乏力。如是實有負大師應化之苦心也。今甘冒愚誠,選其精要,編輯《靈岩 遺旨》、《靈岩法要》、《靈岩故事》叢書,從廣略二途、理事兩面,別顯大師之思想,以此普利一切,暢大師無盡之悲心。
日期:08/15/2012 10:11:56 作者:智隨法師著 點擊:59048
印光大師淨土開示84題 印光大師開示

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"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,唯除五逆誹謗正法","諸有眾生,聞其名號,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,住不退轉,唯除五逆誹謗正法"。

頂禮光明善導大師,頂禮靈岩印光大師。今不揣淺陋彙編淨土法門一些基本問題,回答全部摘自文鈔所載印光大師之開示,詳細開示請閱文鈔原文。

日期:08/14/2012 12:26:11 作者:印光大師開示 點擊:16276
臨終三大要 印光大師著
這三要者:第一,善巧開導安慰,令生正信。第二,大家換班念佛,以助淨念。第三,切戒搬動哭泣,以防誤事。果能依此三法以行,決定可以消除宿業,增長淨因,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。‧‧‧
日期:02/01/2011 08:52:24 作者:印光大師著 點擊:12511
旅行者言—印光大師生西紀念 李圓淨居士著
聽說粵漢鐵路通車,就動了去廣東的念頭。我的旅行計劃,打算從上海乘輪船往漢口,換粵漢通車到廣州,還鄉之後,再由廣州經香港循海道回到上海來。這箇繞圈子的旅行計劃,在一月之內畢其全程,見聞卻也不少,因途中好和人談天,倒是耳食者多。今日雨窗無事,才把他記了下來。‧‧‧
日期:01/13/2011 23:53:29 作者:李圓淨居士著 點擊:6798
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 印光大師著
悲哉眾生!從無始來,輪迴六道,流轉四生,無救無歸,無依無託,若失父之孤子,猶喪家之窮人,總由煩惱惡業,感斯生死苦果,盲無慧目,不能自出。大覺世尊愍而哀之,示生世間,為其說法,令受三歸,為翻邪歸正之本,令持五戒,為斷惡修善之源,令行十善,為清淨身口意三業之根,從茲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‧‧‧
日期:01/10/2011 13:24:02 作者:印光大師著 點擊:14411
求子之道 印光大師著
求子之道。人多背馳。汝欲得身體龐厚。性情賢善。福、慧、壽、三。通皆具足之子。須依我說。方可遂心。世人無子。多娶妾媵。常服壯陽之藥。常行房事。此乃速死之道。非求子之方也。幸而得子。亦如此秕稻種之。或不出、或出、亦難成熟。
日期:12/14/2010 15:33:17 作者:印光大師著 點擊:28762
天下太平之根本 印光大師著
余輯印光大師文妙闢程朱語竟。復從事於家庭教育者,蓋拯世亂之方,厥惟斯二闢程朱文,治之於已然,勉夫上根人也。若夫三根 普被,戒之於未然,則幼須資家庭訓誨,長則自趨良善,免入邪途。否則幼無善教,長陷非類,小之遺害家庭,大則流毒社會。故知靖亂之術,闢程朱為要,而家庭 教育尤更要也。
日期:12/14/2010 13:54:46 作者:印光大師著 點擊:17772
  • 1/4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»
作者簡介

  印光大師(1862-1940),我國當代淨土宗高僧,蓮宗第十三祖。陝西郃陽人,俗姓趙。名聖量,字印光。別號常慚愧僧。少治儒學,喜讀程朱之書。曾排佛,遭目失明,繼而猛省,轉研佛典,以至誠所感,目疾獲愈。年二十一至終南山南五台,歸依蓮華洞道純長老出家。光緒八年掛搭湖北竹溪蓮華寺。未久,受具足戒於陝西興安雙溪寺。二十六歲赴淨土道場紅螺山資福寺念佛,自號「繼廬山行者」以明志。後往浙江居普陀山法雨寺二十餘年,朝夕唯閱藏念佛。兩度閉關。民國元年以文稿刊於佛學叢報,署名「常慚愧僧」,名震遐邇。民國七年,為募印「安士全書」而常至上海,遂駐錫太平寺,各方投函請益者甚眾,師皆慈悲攝受。

  印光畢生弘揚淨土,其行事堅守「不當住持,不收徒眾,不登大座」之三大原則;且淡泊名利,刻苦儉樸,恆示人以老實修持之道。年七十,閉關於吳縣報恩寺,初不欲見客,後始對大眾開示。曾修輯普陀、清涼、峨眉、九華等四大名山之志書。又於吳縣復建靈巖山寺,由真達和尚主其事,為我國淨土宗第一道場。民國二十九年,示寂於靈巖山寺,世壽七十九。荼毗後,得五色舍利花及舍利珠無數。師一生操守弘毅,學行俱優,感化甚廣,被譽為民國以來淨土第一尊宿。有《印光大師文鈔》及《印光大師全集》行世。

網站搜索
搜索:
標題內容作者